客服电话:400-099-2065

旅游产品分类

海南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南旅游 > 海南旅游 > 海南民风民俗

海南文化系列之前生今世的溪北书院

新疆旅行网  时间:09-11  来源:  作者:
如果给文昌这座城市找一个浓缩的点代表她的精神内核,我以为,这个点就应该是溪北书院。在这里,正统儒学与宽广深厚的海洋文明相结合,形成了底蕴深厚富有魅力的特色文化,培养出一代代的知识群体,孕育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文昌精神。 在海南省文昌市珠溪河北面,有座清代的建筑——溪北书院。书院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0多亩,南开山口,俗称头门,面阔三开间。两边有砖砌的侧间,上为卷棚顶,铺盖璃琉瓦,门匾上为清末著名书法家杨守敬书写的“溪北书院”四个大字。这座书院是清末著名书法家潘存发起,在雷琼道朱采和粤督张之洞的支持下筹资建造的。从书院建成后至宣统三年间,曾聘任不少学者在此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材。 还没到书院,我似乎已闻到了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扑面而来。斜阳西去,晕红的余辉落到远处旧墙上,似乎在微微喘气。走过去,隐在古朴的朱红色建筑、洁净的马路、幽深曲折的回廊,隐约可寻得些红墙青瓦古朴院墙的影子。村里老人说,这个书院是一个充满贵族书香气韵的地儿,在112年前,它曾经是熙攘的繁荣,而后是历史用灾难的刷把,一次次刷新,直至成了现在被封存的院落遗址。 多少烟云散去,独有这残存呈现老态的旧书院,仍旧在忙忙颠颠地应和现代人猎奇的目光。海南的历史都悬着,大抵就因了这城墙的砖石堆积过深。清人繁密的手印层叠相接,一脉的繁华气韵。 夕阳下的溪北书院是一幅红黑白相互辉映的古画。它被周围的现代化的城市线条映衬更得柔软而鲜明,在繁华的机器声中愈加清晰宁静而美丽,是永远的大红大黑大白色调涂满成片的院墙,勾勒树阴间的屋檐,描摩点染火红色的大门。 现实生活的纷扰已使我们越来越远离了对知识静学、静思的心境,留下的只是每天慌乱和急待的浮躁,就像被搅动的一潭清水,一片浑浊。 打开一扇门,走近历史深处。 进入这扇门后,在喧嚣的城市里奔突不停的心灵骤然安宁下来,一种青春的气息在内心慢慢升腾,古老的风景和凝聚于空气里百年的书香让人很快就沉入一种飞扬而深邃的意境之中。我似乎已经聆听得到百年前上课的钟声碰撞出的清脆的天籁之音。眼前的红黑白古画渐渐生动,古朴的轮廓里,雕刻着隆重的威仪,埋藏着萧瑟的凄凉,淹没着热烈的赤诚,一幕幕人世间的悲喜交加从心头掠过。仿佛舞台上的溪北书院,轮番上演着历史的慷慨悲歌。而这舞台,是前世今生的溪北书院。 红墙绿瓦,一进连着一进,稠密和热闹。古老的溪北书院远远望去,红色的琉璃飞檐,暗红的朱漆墙壁,随墙蔓延攀爬的绿藤,历史沧桑中透露出一种精致秀美。站在书院里,我感受到自院内传来的那种深远绵延的磁力,吸引着我走进历史,于红墙绿瓦下去触摸文昌文化的发源地,去感受时光轮转里永不停息的声声诵读。 大约在一千年前,中国的民间开始陆续出现了书院,他们大多建在远离市井的山间乡野。乡间能见到书的人很少,这样的书院便代表着一种精神的事物。因为它的存在,乡民可以远远地仰望,生命里便流动着无形的文化力量。 顺着石阶继续往前走,门匾上“溪北书院”四个大字为清末著名书法家杨敬书所书,笔力苍劲,雄浑有力。入后门为庭院,过了庭院是一组四合院式建筑。正堂名“经正楼”,原为书院的建筑主体。1921年改建成现在的中西合璧二层楼建筑,面积大约200平方米。现楼内仍用木柱,廊外和楼顶已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前殿和正殿之间以及东西二廊相互连接,中轴线的两侧和正殿的两翼对称地分布着后配殿和斋舍。 殿内设有“讲堂”,这里是书院训导学生的场所。讲堂的墙壁上刻着不同时候留下的笔迹,书院育人的历史就在墙壁里一一真实地展现。青色方砖铺就的地面,已被人踩出了一块一块的磨痕,走在上面,也许你的脚步恰好就与哪位前朝学子的脚印巧妙地重合。我在这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游人们走进讲堂就不自觉地沉静下来,默默地站在讲堂中央老师授课的台前。前辈老师传道时坐过的椅子虽空的,可人们依然会对着椅子静默一会儿才移步离开。 溪北书院是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所建,而在这期间,国家正处于动荡之中。战祸连年,民不聊生,宫学废弃,衣不蔽体的读书人,沿着饥饿与寂寞的漫漫长途走进这样远离乱世的书院。不管怎样,走进书院里的读书人有了一个暂避的场所。他们吃着裹腹的粗食,拥着书,艰难而快乐地活下去,一天一天,战乱渐走渐远,生命因书因信仰而熬了过来。如今,这些曾经走进书院的人早已离开人世,历史也已一代一代远去,留下来的只有这拓本上的一点痕迹,只能依稀地看到曾经存在过的事物的外表,通过它的尘埃掩蔽的斑斑墨迹,感受曾经有过的生气。 在以后无数相对太平的岁月里,人们过着相对安逸的生活,这样的书院成了文化人的天堂,求知者在对书楼的仰望中度过他们精神追求的一生。向往文化的人,他们过着节俭的小心翼翼的生活,却大把花钱修缮这座书院,捐购书籍,维护着文化人对书的那一点点固执的崇拜和奢侈的享受,品咂着书中的甘味,在不倦的劳作、沉浸、癫狂和痴迷中,获取文化的全部快乐和难言的苦涩。他们的生命因之而变得溢溢生辉,人格因之而博大深邃。打开溪北书院的花名册,这些的人其实很普通,可随意将名字串掇起来就是一部厚重的精神史。 一座书院,因为书的缘故而聚散,是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的。文化人怀着景仰的心情团聚在书院周围,用汪洋恣肆的机心和智慧构思文化的鸿篇巨著。无论是书院的建设者,还是书籍的采购者、图书的管理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书写其中的篇章。书院被岁月剥蚀了,倒塌了,书籍流失了,陈旧了,新的文化人又会让书院矗立起来,又会有人不远千里万里收拾失散的书籍,让残缺的事物变得不再残缺,让书籍重回息息相关的生活之中,让快乐重新建立在对书的阅读里。 书院提倡的是扎实治学,经世济用,不逐功名,不走仕途,追求的是人格内在的充实和完美。务实求学的治学态度和琼人大气淳朴宽厚的个性相融合,培育出一批批个性鲜明、气质独特的海南人。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在风云激荡的历史上书写过一篇篇惊心动魄的不朽篇章。 这片古建筑书院,既古朴、清新,又典雅、庄重,处处闪烁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光彩。可以说书院的一碑一亭、一匾一联乃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深含着隽永的文化品位,这无疑是我们海南的骄傲! 走出书院的路上,耳边似乎还能听到百年来响彻不绝的暮鼓晨钟,而自己的周身好像依旧笼罩着浓郁的书香墨气。大门讲堂的距离不过很短,可我走起来感觉好像很长很长,我想是对海南文明脉络的步步摸索和探求吧,因为有历史曾在这里厚厚地凝结过。 拈花有意风中去, 微笑无语须菩提。 念念有生灭四相, 弹指刹间几轮回。 轮回中, 心若一动, 便已百年。 宏大的溪北书院的命运,也似飘零的秋叶一般,在历史的风烟中无奈地翻转,归于寂静、归于尘土。时代交错的愤懑和痛苦,随着日出日落的光影,一缕缕投射出书院日渐衰弱的侧影。书院里的走出的人,无暇回顾书院里的融融往昔,义无反顾的身影离书院越来越远了。他们曾经是这里嫩绿的青藤、欢欣的新芽,笑声和朗朗读书声还藏在青石下面。诗书斑斓、岁月如流。当追求理想、渴望远方的灵魂,最后一次回望书院屋檐上丛生的青草,信念的光彩照亮了他们一生的足迹。他们顽强执着的清冷,滲透了这里曾有过地绚丽的才情。 经过岁月时光的濯洗,世事沧桑,今生的更显得幽静深邃的溪北书院,生活在平凡的人世间,记录着历史的遗迹,讲述着盛衰间的往事。 作家余秋雨曾说:“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上,躲在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不会是纯粹的遗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 厚重的溪北书院,是用一层层的青石砖搭垒起来的。溪北书院个性鲜明的色调里,处处闪动着青砖的光泽。当精细雕琢的花纹在风尘中渐渐面目全非;当新生的树苗在旧址上吐放翠绿、挺拔身姿;当用简短的文字总结跌宕的一生,展示在曾经苦读的窗下;当张望幽深的井底,想像月下孤傲的背影,布满院落的青石砖头沉默在风中,像身下的土地一样意味深长。 源自秉性,永不磨灭的坚韧和奉献,是溪北书院的品质与性格,在前世今生里永恒。
关键字: 天下 文昌 海南 海洋 特色
在线评论

  验证码:验证码    匿名发表

联系我们
  • 新疆中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0991-267100018999981856
  • 0991-231032518999832796
  • 18099695348
  • E-mail:tour@xjlxw.com
  • 地址: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伊宁路89号新丰大厦A座7楼
美食餐饮所有美食

回新第一家鲜鱼汤

回新第一家鲜鱼汤位于三亚市区西

常来鱼煲王

常来鱼煲王位于三亚市建设街65号

长裕养生粥

千百年来,粥一直为国人喜爱并百吃

石梅湾“行云流水

与大海咫尺相连的石梅湾行云流水
海南游记所有游记

海南·天下第一湾

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是我国唯一

海南·山盟海誓相

午饭后,我们去了爱情的山盟海誓地

海南·世界最大的

降温,没有阳光。我们去了南山公园

海南·俄罗斯比基

大东海位于三亚市东面约二公里处
出疆旅游电话: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新疆散客旅游电话: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新公网安备 65010302000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