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市街
??前不久的台湾之行,虽只十几天,却也获得了较深的印象。去之前,与许多人一样,心向往之的多是阿里山、日月潭等风景名胜。但当去过之后,在饱览山水胜景之外,反而对台湾城市的市街似乎印象更深。原因恐怕是风景虽佳,各地相似处不少,而台湾城市的市街倒是颇具特色。大、中、小城市均有值得圈点和引人注目之处。??当我们在台北市观览了三天之后,便乘车进行环岛行,由淡水、基隆而宜兰、花莲、台东,直抵南端鹅銮鼻,再折向西海岸的高雄、台南、台中后回到台北。过去听人说台湾的城市都是传统样式,或者说是都比较“旧”。其实并不尽然,至少在台北和高雄就不全是这样。我觉得,以台北而言,是典型的传统模式与现代新格局的复合型市街。其中包括高达百层据称是当今世界上顶级建筑大厦且不必说,也还有几条宽阔的大街显然是崭新的现代格局,集中了银行、饭店和大的商场等,气象相当恢弘,到晚来更是灯光耀目,如水银喷镀,与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上其它大城市的繁华街市区并无多少差异。但这些只是看看而已,最使人感兴趣的倒是台北部分街区和淡水老街以及台南和台中等城市所保留的传统风味和“陈旧”的样式。??在台北,有不少街道并不宽阔,夜晚路灯也并不十分灿亮,却显得幽静而意味浓郁。大致都是虽长而狭,两侧店面无高层楼宇,至多三五层而已。在离开台北回返的头一天晚上,我陪另两位同行者来到天津街(路)买衣物。店面并不很小,售货女子仅一二人,却管理着这么多的商品货架,门外还堆放着减价打折的小孩衣服和玩具等,使我等看着就有点新鲜。原来,“奥秘”在于顾客不多,极少有拥挤现象。售货员的“国语”一般操得不错。她们态度和气,对顾客买过她的货品有时还道声“谢谢”。使我感到意外的是,她们对来自大陆的同胞一般并无陌生感。“你们从哪里来?”“从北京来。”她们听后平静地点点头,十分自然。当我们问她们去过阿里山、日月潭没有,大都摇头说没去过。给我们的感觉是:那里也许太忙于生计,似乎并不比大陆同胞这几年外出旅游休闲的机会更多。??我之所以宁可将那里的“路”称之为“街”,是因为它们大都是店肆密集的街市而绝少是重在行走的“马路”。尤其是在淡水老街,几乎全是由一家挨一家的大小店铺组成。店面上亮出的字号有什么“山东大饺子”、“宁波糕饼”,还有“北京烤鸭”、“天津包子”哩。至于其来路如何,内容怎样,因未及问,更未品尝,不知其详。更逗人的是,许多传统小吃,不知是用料不便,还是有意创新,许多用的都是代用品。有家卖“糖葫芦”的,竟不用山楂,却是将小西红柿甚至草莓串起来蘸上糖,大声吆喝叫卖。尽管如此,依然有人买得甚欢,挺有意思。??这里有一种现象,乍看时有点不可思议,就是街市上如过江之鲫的摩托车。不论在哪里,除了小汽车就是摩托,自行车只是偶尔看到。即使在淡水老街这样几米宽的狭路闹市也不例外。说这里的摩托有些横冲直撞亦不为过。也许人家这里的行人已经习惯了,我这样的初来乍到者却要十分小心。摩托之多,使我想到大陆的福建石狮、广东东莞约略相似。??任何地方,铺面的格局、店内的陈设方式都自有特色。在台南和台中等地,最典型的是每家铺面有横的店名又有竖直的,多半为黄底黑字的字号。这样的规格几乎是清一色的,因此往往从街这头远望到那头,如同黄色的河道,那高高举起的商店字号就是一个个黄色的浪头。但给人总的感觉是:比较传统,比较“守旧”,多少有些我在几十年前熟悉的街市那种印象。我的记忆里,小时候父母亲惟一的一次带我去县城,在东西关大街大致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如果分开来看,宝岛的东海岸和西海岸市街又有些差别。??相比之间,西海岸的台南等地传统风味更浓。同样是午餐,有一天我们在郑成功战胜荷兰侵略者的纪念地赤嵌楼附近的一家饭店吃饭。我从二层楼临窗下望,街道上的男女行人穿着极其普通,偏重于传统式样,连年轻“女孩儿”也不那么入时,更不怪诞。也怪了,这时我不禁联想起《水浒传》中经常描写的宋时酒楼的意味。什么意味,难以完全说清,反正是一种感觉吧。就在这次就餐中,当地的一位文友可能多喝了几杯65度的“金门高粱酒”,乘兴唱起据称是闽南莆仙戏来,粗嗓高声,却听不懂。尽管如此,也引得楼下窗外的行人不禁驻足谛听。一种浓郁的市井韵味,古典的,现代的,民俗色调的,海峡两岸的,气氛烘染得很足。
关键字: 台湾 日月潭 特色 阿里山 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