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桐·广济寺前个性wc演绎叫解手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据有关资料所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如今,广济寺前那棵槐树不知是不是那个时候的槐树。景区以槐树为背景,每天定时在那儿演绎明朝时期的移民迁移情景,向游客讲述着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到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五年,将近50年的时间里,明朝在山西组织的移民迁移到河南、山东、安徽等中原地区的故事。
于是,我们一群游客静静地坐在那儿看另一群人演绎的迁移故事和背手、解手典故。
故土难离,百姓不迁移。于是,明朝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洪洞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百姓听到这消息,纷纷往古大槐树。第三天,古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拖家带口。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的百姓,明朝官员宣布“大明皇帝勒命,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人们惊呆了,受骗了,被迫登记。为防逃跑,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人脱掉鞋,用刀子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至今,移民后裔的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据说就是砍了一刀的缘故。
背手典故讲的是 ,官兵把迁移百姓反绑起来、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上路。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被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从那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成了一种习惯。于是,背手走路也就有了出处。
解手其实上厕所,讲的是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路上就经常有人要小便,于是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今天,在大槐树风景区,凡想上厕所方便者只有朝“解手”二字处去。因为,在那儿,公共厕所不叫公共厕所,也不叫卫生间,而叫“解手”,其公共厕所的门上也是“解手场”三字。
洪桐大槐树 (29)
洪桐大槐树 (30)
洪桐大槐树 (31)
洪桐大槐树 (32)
洪桐大槐树 (33)
洪桐大槐树 (34)
洪桐大槐树 (35)
洪桐大槐树 (36)
洪桐大槐树 (37)
洪桐大槐树 (38)
洪桐大槐树 (39)
洪桐大槐树 (40)
洪桐大槐树 (41)
洪桐大槐树 (42)
洪桐大槐树 (43)
洪桐大槐树 (44)
洪桐大槐树 (45)
洪桐大槐树 (46)
洪桐大槐树 (47)
洪桐大槐树 (48)
洪桐大槐树 (49)
洪桐大槐树 (50)
洪桐大槐树 (51)
洪桐大槐树 (52)
关键字: 山西 广济寺 洪洞 香客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