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岐山与周公庙
(远远望过去,前面是凤凰山,3000多年前“凤鸣岐山”的典故就发生在古卷阿北部的凤凰山上)
(我要去的周公庙位于歧山县城西北7.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即《诗经》记载的“凰明矣,于彼高岗”处,唐武德元年(618)为纪念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修建,距今已1380多年)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儿于,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他生于岐邑,死于丰都(今西安市西),曾辅佐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是周王朝的开国勋臣)
儿时曾从书本上知道一个典故,就是《凤鸣岐山》,青年时代看过一场舞剧,名字叫《凤鸣岐山》。后来从《国语·周语上》读到周朝兴起之时,有凤凰一类的鸟在陕西岐山上鸣叫的记载。《诗经·大雅·卷阿》也有句曰:“凤凰于飞,亦傅于天……凤凰鸣矣,于彼高岗。”也是讲凤鸣岐山之事。岐山由于有凤落于此,文王认为吉兆,便在西岐,封台反朝歌,而故在此定都。后被后人广泛流传。凤因此西周之时将凤鸟视为神奇的吉祥生物,器物之上颇重凤鸟纹。
于是,凤鸣岐山一直在我的记忆里占有一定的位置。我曾买回了《封神演义》这部书读真研读,得知了周文王、姜太公、商纣王等人物......今年有机会来宝鸡,决定去岐山,去周公庙去看一下。
这是一个炎热的午后,我乘车从宝鸡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旅行来到了岐山周原广场。
岐山地处八百里秦川西部,即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部的箭括岭,因其地双峰对峙,山有两岐而得名。岐山是周王朝发祥之地,从周太王迁岐到周平王东迁近400年间,岐山一直是西周的中心。有周公庙、凤雏遗址,并出土大量周朝文物,以青铜器最为著名。公元二三四年,诸葛亮于这里病势,“万古千秋五丈原”,五丈原上有武候祠。
我要去的周公庙位于歧山县城西北7.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即《诗经》记载的“凰明矣,于彼高岗”处,唐武德元年(618)为纪念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修建,距今已1380多年。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儿于,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他生于岐邑,死于丰都(今西安市西),曾辅佐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是周王朝的开国勋臣。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少不更事,由周公摄政。在此期间,周公率军东征,平定了管蔡之乱,稳定了周初政局。同时,他还制订礼乐,建立朝纲制度,为巩固新兴的周王朝作出了卓越贡献。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直为人们所乐道,周公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二十分钟的路程,车子很快就到了周公庙。远远望过去,前面是凤凰山,3000多年前“凤鸣岐山”的典故就发生在古卷阿北部的凤凰山上。《诗经》中曾描述此地为“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因此,后世人称这里为“古卷阿”。“岐邑多胜迹”,此话一点不假。走过去,周公庙门前古柏参天,走进山门院内绿荫蔽日,花草遍地,清泉如镜,有汉、唐、宋、元、明古木多株,还有名贵花木2000多株,雪松等人型树木300多棵。庙区殿宇众多,主要有周三公(周公、召公、姜太公)殿,以及委婉、后稷殿,并有亭榭楼阁等。其建筑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传统风格。据《竹书纪年》载:成王三十三年,周成王曾率文武游于卷阿。可见,早在西周初期这里已是王室贵族的游乐场所。
庙区东北角有一自然泉眼,其泉水数年一涌,数年一涸,水来则时泰岁丰,去则天旱不收,当地人称之为灵泉。 唐宣宗曾下诏给其泉赐名“润德泉”。庙区玄武洞内有唐代所雕汉白玉玄武雕像一尊,其像披发无冠、赤足戎装、手中掌剑、脚踏龟蛇,其玉雕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并且当地胜传摸像可治百病,故游人均以到此摸它为快事。
据介绍,周公庙风景名胜区现存古建筑三十多座,唐柏汉槐多株,植被丰茂,浓荫蔽日,是宝鸡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我国古代建筑群。从古至今,这里一直是人们的游览场所,历史上韩愈、苏轼、康海等许多文人墨客曾来此游览抒怀,留下了140多首游览诗文和30多通碑石。
(庙区殿宇众多,主要有周三公(周公、召公、姜太公)殿,以及委婉、后稷殿,并有亭榭楼阁等)
(走过去,周公庙门前古柏参天,走进山门院内绿荫蔽日,花草遍地,清泉如镜,有汉、唐、宋、元、明古木多株,还有名贵花木2000多株,雪松等人型树木300多棵)
(庙区东北角有一自然泉眼,其泉水数年一涌,数年一涸,水来则时泰岁丰,去则天旱不收,当地人称之为灵泉。 唐宣宗曾下诏给其泉赐名“润德泉”)
(从古至今,这里一直是人们的游览场所,历史上韩愈、苏轼、康海等许多文人墨客曾来此游览抒怀,留下了140多首游览诗文和30多通碑石)
关键字: 凤凰山 凤鸣岐山 周公庙 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