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浪底的历史典故及特色民俗风情
黄巾寨
黄巾寨最初的名字叫抱犊寨,由于它山顶平坦,土壤肥沃,当地农民早在秦朝时候就垦为耕地,而往山顶耕地的山道太窄,连一头耕牛都难以上下,所以当地老百姓将小牛犊抱到山顶搭棚喂养,等小牛犊长大后再耕地播种,抱犊寨因而得名。
东汉末年,民生调蔽,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张角领导黄巾大起义终于爆发,为了筹措起义费用,起义军选定抱犊寨为劫持水路(黄河)资财的据点,并改名为黄巾寨。那时黄河上下的官船,凡经此地,多被截掠,官府屡查未果。
原来,从寨门到河岸,陆上无路,起义军将士就是以寨门口一个山洞为通道的,难怪官府查访不出。说来奇怪,此洞从寨门直通河岸,不知是地质形成的自然洞,还是远古时祖先开凿的人工洞。
随着起义军的发展壮大,此据点离作战地越来越远,供给困难,起义军弃寨而去。起义军刚走,就从山西过来七八十名响马贼占据了此寨,他们见财眼红,不论官船民船,凡经过此水路,均被劫掠,寨内财物充盈,时人称为“黄金寨”。而且这些响马贼还不时劫持当地民女,肆意侮辱,民怨甚大。
数年后关公(关云长)路经此地,民人告知,遂登上此地最高的一座山峰观看,此时恰好有两只小船从三门峡会兴渡处漂流而下,只见黄金寨寨门哐当当打开,贼人20余名鱼贯而出,寨门随即闭上。贼上一出寨门向下走百米左右就钻进洞内,不一会儿,正在行驶的小船就遭到从水中冒出的水贼的拦截,掠物、翻船,船主也被推进水里,又过一会儿,这些贼人肩扛背驮,满载出洞,寨门再次打开,贼人进后即关。
关公看得真切,咬牙对身后引他上山的民人说:“为害太甚!天地难容!”
第二天,关公带着随从周仓奔回会兴渡,命人用柴草装满10只小船,并以破布掩盖。选10个当地有名的水手撑篙而下,他则带着周仓回到那座山头,等10只小船接近贼人出没的河段,果然寨门又一次大开,七八十名贼人涌进洞内。
此时关公飞身上马,直扑寨门。但马狂奔不远就将关公连人带鞍摔下,关公被周仓扶起,他来不及拾鞍,就搂着马脖子向寨门冲去。周仓策马紧跟其后,背上关公的青龙大刀一路寒光闪闪。主仆二人冲到寨门前时,寨门已闭。从石门下的缝隙里能看见贼人的脚在走动,关公当即抽刀从石门缝隙将刀插在守门贼人的脚上,门内贼人惨叫一声,脚已被牢牢地钉在了地上。关公喝道:“开门保脚!”守门贼人不得不把石门打开,关公和周仓闪身而进,周仓卡死了守门贼人,关公将石门半开,只留下一个人的宽度,然后举着大力立于门后。
一会儿,贼人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归来。他们进一个,关公大刀挥下,人头应声落地,周仓则立即将尸体搬走。一会儿功夫,七八十个贼人便被杀了个净光。他们的血水从寨门流出,一直流到山脚,至今那条被血染过的路还叫红土路。
当日黄昏,当地老百姓涌进寨中,齐刷刷向关公下跪叩头,一位绅士将书有:“为民除害功比天高”的布匾赠给关公。第二天,关公和周仓将寨内所有的财物都分给了百姓,然后才离去。
从此,关公当年搂马而下的那座山被老百姓知名人称为“搂马山”,不知到哪一朝,人们写成了“鹿马山”。为了铭记关公的奇迹,山腰一个马鞍形的山石,也被后人命名为马鞍石。
渔淋石人头
相传很久以前,柴洼乡渔淋村东石崖顶端有一石人。仡立岸边,目视对岸,河对岸有一姑娘,面容清秀,阿娜多姿,勤劳朴实,聪明伶俐,家里地里活样样能干,且经常助人为乐,善待邻里,村里人对她的德行品貌无不赞赏。渔淋石人目睹一切,甚为感动,便化一俊秀青年,与姑娘接近。当姑娘上山砍柴,他帮着拾柴扎捆;当姑娘回家,他帮着背柴送行。当姑娘上山放牧,他帮着赶牛赶羊;当天空霹雷闪电时,他就送去雨伞;当盛夏烈日炎炎,他就送支草帽蒲扇,他的善行也打动了姑娘的心。久而久之,爱上了这位青年,整天相伴,形影不离。事传到父母耳中,问其详情,姑娘不知,偷偷跟踪,次次落空。后姑娘将青年带回家中,待青年返身要去,姑娘的母亲假意拦挡,趁机将事先准备好的丝线一端缀在青年的衣襟上,青年便带着丝线飘然而去。
后姑娘父亲顺着丝线寻去,竟然发现是一石人成精作怪,于是恼羞成怒,带领族下一伙人,手持铁锤,将石头像砸烂投之荒滩。当姑娘得知这一消息后,痛不欲生,连夜悄悄来到河边借着月光面对南岸的无头石像相对许久投河身亡。至今这一无头石像还站在渔淋村的半山腰上。
黄河鲤鱼的故乡
当初,舜王在柴洼乡治水,晚上出来视察工地时,看风鞍子山脚下总有两盏明灯,见的次数多了,觉得有些奇怪,就想去看看。走到近处一看,原来是两条金色鲤鱼,鲤鱼见有人来就钻进山里去了,舜王要看个究竟,就率领工匠们凿山。凿呀、凿呀,白天凿开了,晚上又长住,舜王把人分成两班,轮换着凿,日夜不停,可是他们在山北边凿金色鲤鱼就从南边出来,他们又转到南边,金色鲤鱼又从北边出来。舜王亲眼看见,两条鲤鱼头并着头,就象个“八”字,就是逮它不住,舜王恼了,拉满马,搭上箭连射三箭,两条金鱼受惊,顺箭底河跳入黄河,向北跑去,今天“神箭崖”的三支箭头和箭底河村的“村名”即由此而来。两条受惊金鱼从清水河赴入黄河,被迫分散。其中有一条想观看伙伴去向,就在岸边立了起来,而后随伙伴而去,在清水河与黄河入口处的村就叫“鱼立”村。后人们转叫“金鱼窝”。
从那以后,金鱼就离开了故乡到黄河中繁衍后代,也就是今天驰名的“黄河鲤鱼”。
汉文帝拜河上公
西汉初期,黄河涨水,有个鹤发童颜的老人从上游浪涛里被翻卷漂流到陕州城附近,让人们打捞上来。从此,这老人就在与黄河相连的苍龙涧岸边,用树枝和柴草打成一个草庵。他终日坐在庵门口,一遍又一遍地背诵道德经。时间长了,人们便称他河上公。
一天,汉文帝出京巡守,途经陕州。行至苍龙涧旁,见一老人闭目静坐庵旁,聚精会神地背诵经文。他侧耳细听,发觉老人背诵的是老子李耳的道德经,心里格外高兴,便让随从停下车辇,轻手轻脚从车上跳下来,恭恭敬敬地来到老人身边,垂手侍立,静听经文。河上公仍继续背诵经文,毫不理睬。文帝侍从见老人不把圣上放在眼里,都拔剑在手,张目怒视,想杀老人。汉文帝连忙制止,斥退侍从,自己则整冠掸尘,然后跪在河上公面前,求道取经。
河上公见此人虚心求教,十分高兴,便搀起文帝,让他坐在身边石头上。此时,文帝作了自我介绍,讲明意愿,敬请老人赐教。河上公见此君圣明,便问他有何所求。
汉文帝说:“自吕后专权,在朝杀戮功臣,暴政于民,国家历尽浩劫,无人致力生产,人祸大于天灾,实在民不聊生。陈平、周勃将军依先王白马之盟,扶孤登基,本欲振兴国家,使百姓富强,怎奈动乱过后,国库空虚,民心不安。特求仙翁指点,治理该从何处下手?”
河上公开导说:“以威创天下可得天下,以德治天下可安天下。为人君者,要顺天意,惜民众,广施恩德,少使苦役。”
汉文帝拍掌说道:“然也,我正是这样去做的。几年来广开言路、轻徭薄赋,禁止肉刑,废除连坐,让民众自由竞争,生产致富。”
河上公说:“好啊!正该如此。”
汉文帝却愁眉不展地说:“本想着对下面宽了,百姓好好生产才是,谁知经济之道是活了,但做人之道却乱了,图财害命的,毁林伐树的,行奸做商的,贪污受贿的,简直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这样乱纪违法下去,国将不国,中兴之治,从何谈起?有心暴政镇压,又恐重陷前辙,至今犹豫未决。唉!叹我汉朝百姓,如此不争强,暴政之下服服唯唯,看着可怜!仁政之下胡作非为,实在可憎。这该怎样去治理他们呢?”
河上公说:“广施仁政,以法治恶”。
汉文帝一拍大腿说:好!我马上回京都下诏示,加强法制、惩罚邪恶。”
河上公拦住汉文帝:“慢着,圣上再听我说几句。倘若治标不治本,必然邪恶丛生,制不胜制。因此,要使民德化,民之有德,其行必正、温、良、恭、俭、让,天下必成文明礼义之邦。”
汉文帝眼睛一亮,连说:“对对对,民之有德,其行必正,天下文明之治,本孤愿也。可是……怎样才能使民之有德呢?”
河上公掷地有声地说出四个字:“施教于民。”
汉文帝恍然大悟,拍掌连声说:“好啊!要重教化,施教于民。孤回京师,即下诏示,建造学馆,自孩童起便入学受教。兴农重商富国强民。仙翁教诲,价值千金,孤人多谢……”他感激地连连拜了十拜。当起身抬头,眼前的河上公已经无影无踪了。忽听鹤鸣长空,文帝朝天而望,只见河上翁坐骑一只仙鹤腾飞云端,飘然而去。汉文帝这时才领悟到原来是位神仙下界来点化他的。他恭恭敬敬、恋恋不舍地望着河上公升天而去。
汉文帝求教道德经的故事,被群众口碑流传至今,人们把他拜河上公的地方,当成了瞻仰的圣地,这个村子就取名叫十拜王村(十拜王村在张湾乡,已改名为新桥村)。
虢公拜神亡国记
2500多年前,陕县一带统属虢国所辖。周武王十三年封虢仲于虢。他知文善武,博古晓今,且体察民情。他同百姓一道,兴修水利,屯兵垦荒,开劈梯田,启工兴商,把虢国治理的繁荣富强。300年后,继位虢公的虢丑,独断专横,一向身居楼台宫阁,闻歌戏舞,从不刻苦学习,更不知民间疾苦。
周惠王十五年(公元前662年)秋七月,一道流星白光落至虢国莘原(现陕县东凡乡)。虢公问史官是何原故,善于拍马逢迎的史官为取悦君主而编造说:“那道白光是先主的神灵自天而降,辅助虢国治理国家,保佑振兴百业,强大势力,征服其它国家。”,虢公听史官这么一说,非常高兴,便依照史官策划,派上万工匠在莘原建造社稷坛,坛上雕塑先主神象,并将先主在世时批阅过的卷宗摘录成册,供放在神象前的香案上,奉为至圣天书。从此,他对国家一切事务就不再动脑子了。一遇国家有事,他就到这里献物摆贡,烧香祷告,然后掀开“圣书”,看看上面怎么样说,便照样去做,“圣书”上没有写的事,就不再去办理了。
一天,管理土田的官吏向虢公启奏说:“咱们虢国的树太少了,应该把山山岭岭都栽上树,这样十几年后,虢国不仅有米粮川,还有花果山,水土不流失,黄河也变清了,将为子孙后代造福不浅。”
虢公听奏后,不知这样做对不对,便去求神拜书。一看,顿时大怒,痛斥土田官:“先主‘圣书’上明明说应把山岭开成梯田种粮,你却要栽树,为何反其道而行之?”
土田官据理争辩说:“先王在世时,连年兵荒马乱,粮食奇缺,兵民饥饿,当然应该屯田开荒种粮。现在粮食仓盈,先主之道已有欠缺之处,应当据实另定良策。”
善于拍马逢上的史官,在旁看到再次讨好虢公取得信任的良机已到,随即落井下石,“你亵渎神灵,背叛先王之道,可恶之极,罪该万死!”
虢公听史官这么一说,更加生气,便下令以“离经叛道”罪将土田官绑赴刑场砍头。土田官在临刑前留下遗言,劝虢公不要再迷信神灵,要集众人智慧,倾听多方面意见,据实治理国家,虢国才能兴旺发达。可惜,虢公全然不予理会。
从此,朝中再也没人敢向虢公提出新的见解了。
一天,镇守边防的武将禀报说:“晋国陈兵黄河北岸,演兵习武,图谋不轨,我国应加派重兵把守下阳(陕州老城西门外,今太阳渡)才是。”
这等军情大事,虢公更无主见。他打开“圣书”一看,沉吟道:“圣书上并无派兵驻守下阳之言,我们怎好擅自妄为。”
武将说:“以前两国和好,自然无需重兵驻守,如今局势险恶,还应以恶抗恶。”
虢公还是摇摇头不予理睬。
此事传到东都洛阳,周惠王连连汉息说:“国之将兴,听命于人,国之将亡,听命于神,虢公受拘不合时宜之‘圣言’则事业毁,虢国亡矣。”果然,两年后晋国就出兵占领了下阳关(周惠王二十二年十二月),在此紧急关头,虢公却逃到莘原先主社稷坛,求神拜书,寻找救国之策,突听杀声震天,晋兵已攻破虢都上阳(今三门峡市崖底乡李家窑村)。
乾隆火烧红崖寺
在观音堂和柴洼乡交界的马头山顶,有一个红崖寺,寺院面积有50亩大,建筑规模宏伟,和尚众多。这些和尚饱食终日,为非作歹,打着佛教的幌子,欺骗善男信女,常常化装为盗贼,拦路抢劫,霸占民女,肆意蹂躏。百姓们告状到陕州,州官视佛教为神灵,不敢受理。告到省府,省府又将公文批到陕州。恶和尚得势,更加气焰嚣张,百姓苦不堪言。
有一村民马宝珠,因其姑母被红崖寺和尚抢去蹂躏致死,气愤不过,上访告状,直到北京。乾隆皇帝得知,亲自出京私访,他只身来到马头山红崖寺,一边拜佛,一边观察。为首的恶和尚见他相貌不凡,便命众和尚将乾隆押起扣在寺院的大铁钟下,自行饿毙。夜间,乾隆皇帝便服纽扣(系夜明珠)放起光来。一小和尚见钟孔发光,钟内有人,便问原故。乾隆说:“我本是算卦的,被无故关押。”小和尚请求算卦,乾隆说:“我算着你能见皇上一面,寺里的和尚多行不义,必自毙,将死无葬身之处。唯有你还有一席之地。”小和尚将信将疑,便将乾隆从钟内救出,送下马头山。临分手,乾隆对小和尚交待说:“你若见寺院火起,便朝东跑就是。”
乾隆朝西走到甘豪街,又饥又渴,就在张点的豆腐铺里吃了一碗豆腐,写下调兵令让张点送到硖石兵营。硖石驻兵马上将马头山团团围住。众恶据险顽抗,乾隆便下令火烧红崖寺,寺院和恶和尚全在大火中焚为灰烬。小和尚则按照算卦交待的,冲出火网朝东跑了数里,一时心火交瘁,倒地死去。乾隆命人在小和尚死的地方划出一席之地,建了一座和尚塔葬之。现在,马头山还留有红崖寺的遗址,东张村县一中校园内还保存有完整的和尚塔。传统戏《火烧红崖寺》的素材即源出于此,其中的折子戏《张点卖豆腐》更是脍炙人口,久演不衰。
黄河小浪底的特色民俗风情
豫西锣鼓
豫西锣鼓以灵宝的亚武天锣、齐天圣鼓、程村女子锣鼓、湖滨区威风锣鼓最为著名。
亚武天锣可行进表演亦可站场表演,它阵容庞大,雄壮激烈,激昂感人,以气势见长。
齐天圣鼓常用于站场表演,乐曲结构灵活,鼓点多变,鼓手在表演中摹拟猴子种种机智灵巧、滑稽可爱的动作,边演奏,边舞蹈,大抵一组猴鼓乐队为15人,猴王一人,打锣击鼓,显得异常活泼热闹,引人入胜;
程村女子锣鼓动作优美,充分发挥女性特长,鼓点流畅自如,热情奔放,多为行进表演;
湖滨区威风锣鼓,气势恢宏,讲究队列变幻,多为站场表演。
百佛顶灯
湖滨区向阳村的"百佛顶灯"为三门峡黄河风情表演中的一个"绝活"。一百名“和尚”身披袈裟、头顶碗灯、手摇芭蕉扇、走着梅花步表演民间绝技。“百佛顶灯”以高、难、险著称,主要靠眼力、颈力,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讲究一个“稳”字。那虔诚、滑稽的神态足以让人感觉到"佛光无边"。
相传,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位于长安、洛阳之间的陕州早受到影响,一时间寺院林立。有一位高僧奉旨到京都(洛阳)讲经,途经陕州,各寺主持、方丈闻讯跪道迎留讲经。因其学问广博,使听者如醉如痴,当京都复旨催促,众人才知误了大事,连夜送高僧入京。时值正月,各寺僧众百余人,手持灯笼,隆重送别,引来不少群众围观。佛教有一规矩,即见俗人便双手合十,口称"阿弥陀佛",可众僧手提灯笼,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止步不行。为难之机,一机灵和尚,从灯笼中取出灯碗来,放在头上顶着,既能照明,又能腾出手来,高僧便口颂:"善哉!善哉!"众皆效之。后来每逢正月,陕州城众僧人便顶着碗灯,在城内讲经数夜,招徕听众,光大佛门。久而久之,顶灯便在陕州城流传下来。
百佛顶灯在元宵节前后表演,供群众观赏。
黄河灯
黄河灯是渑池县独有的传统游艺。清朝期间,从山西省传入渑池仁村镇,当地群众十分喜爱这一活动。黄河灯形式大,走道曲折,易使人迷。灯节期间,摆灯结彩,配之竹马、旱船、烟火等开展活动。用数千根木桩先绑外围再用麻杆、高梁杆筑成。每绑一次需占地30调,也可略有大小。内有灯盏数千个,灯柱用木棒插入地下,露出地面约四尺高,灯柱之间相距五尺,每个灯柱设一盏灯或间隔设一灯,其间空隙有柏枝装饰,形似灯壁,并以各种纸花点缀其上。而灯之间,成为走道,走道有规律的通入灯阵。阵内"道路"曲折,迂回百转,需要找准路线方可进入。若想省美事,抄个近路必将碰壁,更难以出阵,黄河灯阵有入口、出口各一处。社火队和游人均可入阵。
传统迎亲活动
传统迎亲活动是豫西民间一项重要的庆典活动。它的全部过程由娶亲、嫁女、拜天地、入洞房等环节组成。迎亲队列前导是四杆三眼铳,随后是四盏贴有双喜的大纱灯,象征着喜庆吉祥;八面铜锣响彻云霄,五匹高头大马上坐着新郎、伴亲、送姑等显要人物,二班唢呐吹吹打打。唢呐队后是一顶朱红八抬大桥,上坐凤冠霞披、如花似玉的新娘,伴娘和一应知事紧随轿旁,最后是娘家人的米面盒、马伞等陪嫁之物。这一行百八十人,排场、热闹、俨然象一大户人家。
黄河岸边的地下人家
三门峡是黄河中游的一处峡谷。这里的黄河两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渑池县仰韶村南面的盆地上发现的文化遗址,是距今五六千年前母系氏族晚期的一个较大的部落的住地。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中国古文化的典型代表。
几千年的文明史,在三门峡这快土地上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我有幸参加了具有浓郁乡情的三门峡黄河游的活动,参观过古代军事要塞函古关、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作《道德经》的太初宫和著名的回音建筑宝轮寺塔,并乘鱼形游船观赏了黄河景观之后,我驱车来到了河南岸的张家湾村。
黄河两岸的人都有种树的习惯。一般来说,只要远远地看到一片茂盛的树林,往那儿走去就会找到一个村子,然而我在张家湾村只看到许多绿树,却看不到一间住房。这村里的人都住在什么地方呢?
向导带我走上一个小土岗,那上面有一道约1米高的矮墙,从那儿向地下望去,啊!原来那底下竟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面积约有100平方米,四周开的是窑洞,居民就住在这里。
站在这矮墙边向四周望去,地面上有不少这种四四方方的矮墙,那下面便是一户户人家。矮墙可以挡住尘土、杂物和雨水,不让它们跑到地下的小院里。这种独具特色的民居称为天井式窑洞或地穴式窑洞。
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为了适应当地的地质、地形、气候和经济条件,他们自古以来就有住窑洞的习惯,这是由人类远祖的“穴居”发展而来的。窑洞式住宅有多种形式。这种天井式窑洞是在平坦的岗地上,向下凿掘深10米左右的方形或长方形平面的深坑,然后再沿着坑面开凿窑洞作为居室。如今这种“穴居”方式已成为游览黄河两岸农村的一个景观,也是考察、研究黄土高原民俗和窑洞建筑发展演进的实物。
在南边的矮墙外面有一道长长的斜坡。从那里顺坡而下,到达坑底的高度位置后,通过一个过道式的洞口便进入了小院。小院很宽大。
见到有客人来访,小院的主人迎了出来,热情地欢迎我们进窑洞里去坐。沿北面坑面一排建有三座窑洞,那便是主人的居室。我随着主人进入窑洞,看到窑洞很宽敞,阳光可以照进窑洞内,因此室内显得很亮堂,一点也没有身处地下的感觉。
主人姓赵,一家四代九口人。赵的老母亲住一孔窑,赵夫妇带着小儿子住一孔窑,他们的两个女儿住一孔窑,大女儿和女婿带着小外孙住在西边的窑洞里。我走进两个姑娘住的窑洞。那是全院最整洁、最漂亮的一孔窑。窑的四壁和拱顶都抹得很平整,墙壁上糊着白纸,上面粘贴着许多年画;床边靠墙处还挂着白布,显得很素雅。与床相对的另一面墙边摆放着一排组合柜。室内还有她们学习和梳妆打扮用的长桌和椅子,东西不多,整理得让人看了很舒服。两姐妹都已读过初中,现在在家务农。
东面的窑洞是厨房。那里有好几代人使用过的锅灶,有古老的风箱。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还有煤气灶。不过主人说,因为用的是罐装煤气,换一次要跑很远的路,所以他们非到农忙轻易不用。平时用旧式锅灶烧柴、烧煤做饭。我发现这儿的妇女特别会做面食。她们蒸的馒头特别大,我真担心那馒头是不是会蒸不熟。所以我特意掰开了一个,里面还真松软,而且很可口。
南面的窑洞因为阳光照不到,所以比较黑暗。这是堆放杂物的地方。还有两座小窑,分别养着猪和鸡,有时猪和鸡跑到院子里,一会儿就把小院弄脏了。卫生大概是这种天井式窑洞的最大问题吧。
在小院的西北角有一孔窑是粮仓。它与其他窑都不同,因为它的顶上有直通地面的“天窗”。那上面有个打谷场,在收获的季节里,他们在场上晒麦子、豆子。粮食晒干了,就从那道天窗把粮食直接送下粮仓。为了避雨和不使尘土落入仓内,在天窗上盖有小小的遮雨棚。
说到下雨,我立刻想到如果雨水都流到小院里,还不把它淹了?主人告诉我,在小院里的地下有一个十几米深的渗水坑,雨水都渗到那个坑里去了。渗水坑很大,再大的雨也填不满它,而且雨水在坑里会很快地向四周渗透。
渗水坑的上面有盖,盖上铺有厚厚的一层土,在院子里看不到它的存在。只是在院中一块圆形的水泥板下,可以看到有一个方孔,从那儿有通道可以到达渗水坑,住户家中的污水就是从那儿倾倒到渗水坑去的。这可算得上是一个古老的排水方式了。
供水也很简单。在小院里有一眼深井,井与渗水坑离得比较远。这是为了防止污染。
这种天井式窑洞建筑具有省工省料、节约耕地、保护植被、冬暖夏凉等优点。据主人介绍,窑洞内一年四季温度保持在10℃至20℃之间,在炎热的夏天,进到洞内也会凉意顿生,就是在盛夏三伏天,晚上也要盖被子睡觉。而在冬天,尽管外面冰天雪地,窑洞内仍然暖意融融,凛冽刺骨的寒风是刮不到洞内的。
小院内一般都栽有花草树木,使小院增添了生气。居住在这里的人很少有患关节炎、风湿病和气管炎的。他们说,这儿的“地气”养人。
尽管这种窑洞住宅有许多优越性,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向现代化迈进,张家湾村有一些人还是走出窑洞,寻找新的地方建起了小楼,有些天井式窑洞住宅因此正在被废弃。与此相反,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窑洞建筑已引起不少中外游客的兴趣,国内外的建筑专家和学者也很关注它。三门峡市旅游部门已经在这里修建了一批窑洞式宾馆,并开辟了窑洞民俗村旅游的新项目。
关键字: 历史 小浪底 抱犊寨 牛犊 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