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特色山西民俗秧歌
山西各地的秧歌品种繁多,分布也很广,但属于戏曲类的秧歌,如襄垣、武乡秧歌、朔县秧歌、代县秧歌等,本文不去涉及,而留待以后编辑《戏曲音乐集成》时再去整理它们。本卷所编入的是那些属于民歌体的秧歌。其中有的虽然也正逐渐向戏曲方面发展,或已形成一种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地方小戏,但其唱腔却仍然保持着民歌特点并以民歌的面貌在群众中继续传唱。这些秧歌有:祁太秧歌、沁源秧歌、祁县过街秧歌、原平凤秧歌、临县伞头秧歌,其中最为突出,影响也最大的是祁太袂歌(因流传于晋中平川各县,也叫晋中秧歌)等。
祁县过街秧歌
这种“过街秧歌”是正月“闹红火”时秧歌队在街头演唱的秧歌。它的风格特点与“祁太秧歌”基本一致,甚至有些曲调也都相同;所不同的是“过街秧歌”的曲调更为单纯,演唱更加朴实,曲目不如“祁大秧歌”丰富。
秧歌 配图
泌源秧歌
“沁源秧歌”,是在沁源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歌舞小戏,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沁源县是太岳区(晋冀鲁豫所属军区)的中心,该县的“绿茵剧团”,经常利用沁源一带的小调编演秧歌剧,宣传抗日,教育群众,受到广大军民的喜爱,因而用沁源小调编演秧歌剧的活动遂逐渐普及起来,群众也逐渐习惯地把它称之为“沁源秧歌”了,“绿茵剧团”也被呼为“沁源秧歌剧团”了。至今该县剧团仍沿用此名并保持着演秧歌剧的传统。“沁源秧歌”的曲调,被当作曲牌用于某一出戏时,虽然因不同的歌词或不同的情绪 ,必然在其原型的基础上有某些改动,但总起来看,它们还没有改变小调的性质。有的戏是采取单一曲牌形式,即全剧用一个曲调唱到底,有的则采取将几个曲牌组合起来而成为联曲体。“沁源秧歌”的音调,具有热情、豪放的特点。唱腔常衬以“啊、哈、哟”等虚词。其结构特点主要是四句式的,如《赵州桥》等,二句式的极少见。有时为了渲染气氛,活跃情绪,在四句的基础上运用变化反复的手法加以扩展,使曲调更加清新、活跃,从而也更加丰满。
临县“伞头秧歌”
“伞头秧歌”产生、流行于临县,是一种规模大,有气势且极富特色的群众性节日歌舞活动形式。秧歌队少则三、五十人,多则一、二百人,领队者手持一把用彩绸装饰的花伞,被称为“伞头”,这种秧歌也就被群众称为“伞头秧歌”了。“伞头”既是秧歌队的指挥,又是善于即兴编创歌词的好歌手。所唱的曲调虽然不多,但其唱词却是千变万化,见到什么唱什么,走到谁家唱谁家,所到之处随时皆可见机而唱,唱词都是伞头临时即兴编出 。有时两支秧歌队在街头相遇 ,两队的“伞头”就要展开对歌 。所以,作为“伞头”,必须具有机警、灵活、诗思敏捷的特长,因为,他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常常是十几秒、几十秒、最多不过一分钟)之内,就要即兴编出既要针对性强,内容含蓄,又要语言准确且合辙押韵的四句唱词来。这种对唱,有时是在主、客两队(东道主秧歌队与被邀来表演的秧歌队)之间进行的。在这种场合,观众常为那些唱词编得好的“伞头”欢呼喝彩,气氛极其热烈。
秧歌 配图
原平“凤秧歌”
“凤秧歌”是流行在原平的一种集体表演的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表演时男女各半,男的头戴一顶草帽形的小帽,帽顶戴有一条既薄又窄,约长丈余,盘成螺旋形的竹圈,竹圈顶端置一鲜艳的红色绒球,形似凤凰头顶的红翎,故当地群众称其为“凤秧歌”表演时,男的身背腰鼓,女的手持一小堂锣,边敲边舞。随着舞步的节奏,帽上的竹圈前后伸缩摆动,风格别致。经过一段舞蹈后,便开始演唱,演唱的歌曲大都是词、曲都很长的叙事歌,曲调风味特殊,既有民歌的特点,又有曲艺的某些特征。代表性最强、最受欢迎的曲目是《过大年》。
另外,原平还有一种“踩圈秧歌”。它的表演与曲调,基本上和“凤秧歌”一样 ,所不同处是,“踩圈秧歌”的男演员头上不戴草帽形的小帽,更无盘成螺旋形的竹圈。
繁峙秧歌
繁峙秧歌,也叫奋地秧歌、大秧歌,是山西独有的地方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繁峙县境内及其附近地区。繁峙秧歌气氛热烈、曲调浑厚,为当地人民群众所喜爱。
相传,在唐朝时,我国南方已经开始流行秧歌,是劳动人民劳动时哼唱的山歌一类。到明代初年,有一位从南方来到繁峙的移民张信,把南方的这种歌谣曲调带到繁峙、应县一带,每逢乡里赶庙会,闹红火时,这种秧歌调便在街头演出,久而久之,成为习俗。到了清代时,应县白蟒神奋地有个叫张代的民间艺人,开始把秧歌搬上舞台,为群众演唱。到清代道光年间,秧歌已在繁峙县里普及。乡村里,许多村、镇都成立了班社,演出繁峙秧歌。到一九五六年时,繁峙县正式成立了秧歌剧团,吸收了第一批演员,使这个民间的剧种得到扶植、保护和发展。
繁峙秧歌,大部分演出剧目为古装戏,大约有八十多个剧目保留下来,交替演出。 繁峙秧歌已成为群众欢迎的地方戏。
关键字: 山西 祁县 秧歌 闹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