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俗集结号
缺齿与涅齿
在台湾原住民中有拔牙的习俗。这种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晋人沈莹《临海水土志》中,已有夷州人妇女“缺去前上一齿”的记载,当然今天已不多见了。拔牙就是将左右两枚亚门齿去掉,或将侧门齿备去一枚,也有拔去侧前齿和大齿的。拔齿的目的,有的说是为了去邪,有的说是为了美观,有的说是为了表示对爱情的忠贞,还有传说认为拔齿是为了区分人类与兽类不同,或认为拔齿可以减轻文身时的痛苦。拔牙多在小时候由父母来做。一般在小孩八九岁至十二三岁时进行,也有的在男子猎得人头时以拔牙为记,被视为英雄。拔牙之前,一般都向祖先灵位祈祷一番,以求祖先保佑拔得顺利。
拔牙的方法,各族各地不尽相同。有的在拔牙之前先用木片夹住牙齿,然后以锤子击之,使牙摇动,再用一根树枝的两端缚以麻绳,扣住该拔的牙,拔牙的人紧握树枝用力拔出。有的则先将被拔牙者的眼睛蒙住,而后由几个人一起拔,一个人抱住头,一个人压住脚,再一个人将要拨的牙露出口外,然后用预先准备好的锤猛敲之,该拔之牙即脱落下来。拔下的牙,或抛于门外,或埋于屋檐下,也有的交订婚的对方加以保藏,以示珍重。在拔牙后的牙槽内,涂以火坑烟灰,以止血。为防止其他牙齿挤压倾斜,通常都在投去牙的部位塞上木片或其他硬物。
可见拔牙其实是件很痛苦的事,有的甚至危及生命,但既成习俗,人们也就忍了,并把拔牙看成是人生中必须渡过的重要一关。
另外在阿美人、卑南人、平埔人中还流行涅齿,也就是把牙齿染黑。在台湾南部的各族群中都有嗜槟榔梆的风俗,用槟榔将牙齿染黑,为了避免黑白不一,影响美观,就干脆将牙齿全部弄黑,这就是涅齿的原因。涅齿基本每人进行两次,一次是在七八岁时,第二次是在十五六岁时,当乳牙全部换完,再进行一次全部涅齿。
涅齿的方法各族群也不相同,阿美人用黄杨树皮放在铁板上烧焦后作为颜料染齿;有的烧桑树得墨油,涂抹牙齿;有的用某种草茎上流出的黑液染齿。
穿耳
在高山族男女青年中还有穿耳的习惯,如今只有女子穿耳,男子就很少了。穿耳的目的如同汉人的一样,为了戴耳环。但高山族人穿耳不仅在耳垂上穿孔,而且还要在耳轮上穿孔。悬挂的装饰物不是金、银而是竹管、贝壳和铝盘,竹管上有精细的雕刻,在竹管的一端用丝线穿一串琉璃珠,并结扎在头发上。有的耳饰是大木环,因为太重,常常把耳朵下部撕裂。
平埔人为了扩大耳孔,就不断加大竹节,以至于耳大垂肩,这却成了平埔人心目中的美男子。黄叔(王加敬)在《台湾使槎录》中记:“番几大耳是奇观,少小都将两耳钻;截竹塞轮轮渐大,如钱如碗复如盘。”
各族群都以大耳饰为荣,海螺、铜锡盘、文贝都成了装饰品,有的女子甚至在耳朵上穿了八九个孔。
“风柜斗”的由来
位于“梅乡”——南投县信义乡的风柜斗,满山遍植梅树高达五百公顷,每当腊尽春回,粉白淡绿的梅花开片整座山林,漫天白雪的景象,犹如人间天堂的苏州“香雪梅”所描绘的情境一般。
由于过去梅树是信义乡重要的经济作物,所以乡内的梅树种植面积相当广大,而在风柜斗地区从海拔四百公尺以上,一直伸展至一千二百公尺的山坡上,满山遍野种满的梅树,因此梅花盛开期间,漫步于幽香梅树、绿林与巨石之间,彷佛进入桃花仙境,令人着迷。
当然,要探访一个地方时,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历史过往,首先,就来探究究竟“风柜斗”这个名称是从何而来。
“风柜斗”这个名称由来其实有许多种说法,最为人知的说法是由于此地谷风非常盛行,常常热气流便沿着陈有兰溪而上,造成谷风由山下向山上吹拂,当时当地居民挑香蕉外卖,累了就在树下乘凉,享受一阵阵的“风柜斗”(台语)吹来,久而久之,当地人就叫它风柜斗了。
不过,根据历史的考证,“风柜斗”名称真正的由来,要从清朝开始说起。
清光绪年间,清兵总兵吴光亮奉旨来到台湾开垦八通关古道,当时吴光亮率兵开垦到现在的信义风柜斗地区时,时序为秋天的九月,当时山上有枫树、榉树、榆树等植物,由于季节变化使得这些植物树叶转红,从远处看就像是一座红色的山岗,当时便称之为“红魁”。但“红魁”又如何转换成“风柜斗”呢?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开垦时有许多客家人的族群,而客家人习惯在名词后加一个“头”的特殊口语,所以“红魁”就读成“红魁头”,由于当时开垦的居民大多数不认识字,所以都用客家话来称呼它,念起来的音就类似“风柜斗”了!而总兵吴光亮上奏清廷的名称也是用“红魁头”,因此,经过时间、语言的变迁,“风柜斗”就变成现在沿用的地名名称。
关键字: 临海 原住民 台湾 拔牙 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