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庙
位于嘉义县中埔乡社口村22号,又名阿里山忠王庙,背负大坑山,面临八掌溪,椰树高耸,绿林浓阴,雅静宜人,是嘉义地区著名的游览胜地,四时均有游客前往参礼膜拜,终年络绎不绝。一到吴凤庙,首先映人眼帘的便是一扇燕尾式的红拱门,色彩艳丽斑斓,庄严夺目,上刻“阿里山忠王祠;周围一道朱红短墙,典雅朴实,整个庙貌看起来相当悦人视线。庙旁古榕,郁郁苍苍,气氛雅致。入庙门后,便是绿阴浓密的庙埕,再人正殿,即可见“舍生取义和“仁必有勇匾额。此殿中奉祀吴凤公神位,右边有吴凤公油画像,着红袍红帽,圣颜可亲。左边是吴凤公执剑骑马的塑像。正殿左侧,是吴凤公史迹陈列馆,内收藏有吴凤公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与人签立减免大租的约纸、立界址碑及吴风公所遗3枚石质印章,另四周墙壁挂有吴凤公杀身成仁事迹的画像。和吴凤庙紧挨着的还有吴凤纪念园和吴风成仁地。吴凤纪念园采用大陆南方传统庭园格局,主要设施有拱桥、亭树、小山、人工湖泊等,全区古色古香,清幽雅致。吴凤成仁地为吴凤当年牺牲的地方,立有石碑供后人追悼,扩建后的设施包括亭树、仿古长墙、可露营烤肉的广场,绿意盎然,景致宜人。吴凤公,原是福建漳州平和县人;清康熙年间随双亲移居台湾诸罗县(今嘉义市)竹琦乡。少时,勤奋读书,深明大义,稍长随同其父与嘉义山胞贸易,熟悉山胞语言、生活习惯,时常为山胞和汉人排解纠纷。24岁时,出任理番通事,当时,山胞有祭人头之恶习,吴凤下决心要把它革除掉。经过多年的教育感化,山胞遵从了吴凤的意令,不再杀人。可是时光荏苒,40多个春秋匆匆而过,到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时,山胞原有的40个人头已用完,又要求吴凤准许他们杀人头以祭祖。吴凤劝说无效,便自己穿红衣,着红头巾,让山胞取去他的头祭神。吴凤死后,山胞至为哀伤,且惶惶不安,于是便邀集阿里山48个社的头目举行会议,决定从此不再杀人,并与各番社勒埋圆形巨石,昭示后代子孙,永除恶习。嘉义地方人土也感念吴凤的义烈精神,便立祠奉祀,到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更建庙永祀。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宣统二年和公元1930年,嘉义人士都曾加以整修而奠定了吴凤庙现在的风貌,并决议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二日为吴凤公举行祭典,以示后人崇仰。竹琦乡吴凤的故居,一直保存得很完整,是台湾省史迹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
关键字: 嘉义市 旅行网 深明大义 竹琦乡 纪念园 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