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宝山石头城
云南宝山石头城
位于丽江城北110公里处的金沙江峡谷中,因百余户纳西人家聚居在一块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而得名。石头城三面均是悬崖绝壁,势如刀削,猿猴也难攀爬上来。岩石上的居民在四周加筑了一圈五尺高的石墙,使石城更易防御和掩护,整个石头城唯有南面一道天生石门可供出入,关上城门就成了万无一失的安全岛。
宝山石头城建于元朝初年,是当时云南行中书省丽江路宣抚司所辖七州之一的宝山州治所,也是著名的昆明《大观楼长联》所道“元跨革囊”的地方,现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山石头城纳西语称为“刺宝鲁盘坞”,“刺宝”是最早居住此地的纳西首领名字,“鲁盘坞”意为白石寨。《元史·地理志》记载:“其先自楼头(今宁蒗县永宁乡)徙居此二十余世。”南宋末年,忽必烈亲率中路军,乘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翻越太子关,抵达宝山城,进而攻灭大理国,乃至统一了全国。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设置宝山县,两年后升为宝山州,管辖今大具、大东、鸣音、宝山、奉可五乡范围。
宝山石头城东临金沙江天堑,南靠岩可渡绝壁,西依牦牛岭险峰,北据太子关屏障,四周山坡辟为梯田,是古代纳西族由“依山负险、酋寨星列、不相统摄”的游牧阶段转向转耕的历史写照。
宝山石头城海拔2326米,城周梯田连绵,冬春麦浪荡漾,夏秋禾稻飘香,把城堡装点得生机盎然。人们白天出城耕作,夜晚回家休憩,别有一番情趣。这里还保留着纳西族古老的民俗和歌舞,颇有发掘研究价值。宝山石城正以惊险独特的地势、巧夺天工地设计和古朴原始的风貌,展示着神秘的风采。远道而来的旅游者,往往产生别有洞天的强烈感受。
石城民俗
沿石城南面小道,拾级而上进入石城,你会看到城内房屋井然,巷道纵横,宅院相邻,有近百户人家。往来居民祥和,与你闲坐聊谈城外之事,如家人一般。石城里街巷狭窄,但并不闭塞,也无碍交通,人们顺势就地建城,地面不平坦,却是天然石路。石城里民居群落,全部随岩就势,有的柱磉桌凳等均利用天生岩石稍加修琢而成,有的凿厨中巨石为灶,有的把庭院中的巨石凿成水缸,有的甚至将房中巨石修凿成石床,所制作的很多生活用品可谓巧夺天工,支配和利用自然的科学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住在石城里的居民善于农耕,他们把家园建在巨石上,把生活开垦到了巨石之外的土地上,他们垒造梯田,兴建水利,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形成层层梯田环绕着巨石。5月麦熟,10月稻黄,碧绿金黄的麦海稻浪托举着巨轮般的石城,是石头城最美的季节。
忽必烈革囊渡江遗址
石头城北面的陡峭岩峰,纳西人称为“刺伯太子关”,是为纪念忽必烈率领蒙古军队过此险关而取名的,当年千军万马的蒙古军队就是从宝山石头城下的金沙江对岸革囊渡江,南征大理国。
宋理宗淳祐十二年(公元1252年),元太祖成吉思汗遣太子忽必烈攻打大理国,忽必烈率元军由甘肃临洮翻越康藏高原,兵分三路进逼丽江,忽必烈亲率中路军,经宁蒗永宁直抵金沙江边,隔江与石头城相望。当时纳西族首领麦良审时度势,毅然选择了归附蒙古军的战略,他亲赴石头城金沙江边的刺伯渡口,打开寨门,援引蒙古军革囊渡筏。蒙古军队进入宝山,经过一座陡峭的岩峰,据传此岩峰是玉龙雪山的尾巴,雄奇险要,蒙古军顺利逾越后,麦良便将此岩峰取名为“刺伯太子关”,以志元太子忽必烈经过此岩峰。
关键字: 云南宝山 巧夺天工 旅游者 石头城 金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