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歌在西江舞在苗寨
在西江苗寨,不能不看的是每天两场的歌舞。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场歌舞在广场举行。
下午四点,我们就去了苗寨的寨门。
这时,寨子的男女老少身着艳丽的苗族服饰,已经等候在寨子大门了。
四点十分左右,老阿爹就开始往酒碗里倒酒了。
姑娘们也开始往牛角里倒酒了。
色彩艳丽的腰带也准备好了。
吹笙的阿哥们立于道路两旁。
当游客步入寨门时,
阿哥的芦笙悠扬地响起来了。
苗家姑娘的歌声飘了起来。
一杯杯的酒迎来了远方的游客。
一时间,寨子门前的欢迎仪式热闹非凡。
苗寨人是热情好客,节日或平日,只要有客人到来,全家老爹都热情接待。
主人双手捧来一碗碗香喷喷的米酒,敬客人喝,以示对客人的欢迎。
若遇节日请酒迎客,礼节更是十分隆重。
西江苗人服饰鲜艳夺目,花色品种多。
女青年节日盛装,头戴银乾、银梳,别簪银角,包银围布片,戴耳环,项挂三至四只花纽式银项圈。
还有的着古式盛装,穿大花便衣(衣角、衣肩、衣袖都钉上各式银花片),黑绉裙,外系24条花带和大花围腰。手戴三四只锒手镯,全身打扮得银光闪闪。
西江被人们誉为“芦笙的故乡”。每年农历六月“吃新节”,十月苗年“芦笙节”,男女老少着节日盛装,齐集芦笙场,踏着欢快的芦笙乐曲翩翩起舞。
苗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又因分布地域广泛而支系众多、具有不同风情与特色的歌舞艺术。在贵州,要数居住在黔东南的苗族歌舞更为丰富多彩、活泼粗犷。
苗族民间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
苗族同胞,这个长于狩猎、吃苦耐劳、能歌善舞的民族,创造了具有神秘色彩的原汁原味的歌舞。
寨门前的欢迎仪式一结束,我们就赶紧去的表演场。
到了西江苗寨,看苗族歌舞表演是必不可少的游览内容。
黔东南素有“歌舞海洋”的美誉,各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
苗族歌舞,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委婉动听、抒情优美的“游方歌”,还有质朴无华的“古歌”、“酒歌”、“大歌”,其调式不一,各具韵味,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演出尚未开始,广场上早已人头挤挤,游客们据了好位置等待苗家姑娘的出来,广场上空飘荡着富有特色的苗族歌曲,悦耳动听。
五点整,演出正式开始。
敬酒歌。苗族好客天下闻名,进寨要喝苗家亲酿的米酒是不成文的规定,一杯香醇的米酒下肚,呵呵,酒不醉人人也会自醉了。在霓彩绣衣衬托下,佩戴于头、身之上重达十几斤、精工细作、熠熠生辉的银帽、银簪、银项圈、挂牌、银手镯等饰物,随走动而叮叮作响,使她们个个宛如仙子下凡、龙女遨游。她们手捧着苗家米酒伴着歌舞款款而来。
苗族姑娘们和小伙子们的舞蹈,那巴掌拍的山响而且极富节奏,把苗家男女的热情与奔放表演得淋漓尽致。
芦笙舞,也是苗族舞蹈的一大特色。
这种舞蹈沿袭自远古时代的一个美丽传说。
苗族的芦笙表演让我们感受到民族乐器独特的魅力。
鼓舞的盛装女孩,动作似乎纤弱却不失生动
苗族老人们白发苍苍,须髯飘飘,那歌声里流露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与观众互动的同手同教的相亲舞蹈,极富苗家个性。让我们看到了苗家男女的相爱生活。
一个多小时的广场表演,让我们体会到了苗族文化的多姿多彩。
西江苗寨 (2)
西江苗寨 (3)
西江苗寨 (4)
西江苗寨 (6)
西江苗寨 (10)
西江苗寨 (11)
西江苗寨 (13)
西江苗寨 (16)
西江苗寨 (19)
西江苗寨 (25)
西江苗寨 (27)
西江苗寨 (28)
西江苗寨 (30)
西江苗寨 (35)
西江苗寨 (37)
西江苗寨 (38)
西江苗寨 (39)
西江苗寨 (42)
西江苗寨 (45)
关键字: 感染力 熠熠生辉 能歌善舞 西江苗寨 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