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风情录(二
文/落雪霏霏
上接《西双版纳风情录(一)》
植物园里的炮仗花一片橘红色,开得很灿烂,不少游人在这里驻足留影。这里还有一片橡胶林,有工作人员现场给游客展示割胶。粗大的树干被刮去了表皮,乳白色的液体就流了出来,滴进了下面的碗里。据说,产胶季节,每棵树一天能收获三碗乳胶,一斤能卖两块七,当地不少人就是靠橡胶树发了财。
出了热带花卉植物园,没走多远,就到了药用植物园。这个植物园刚完成,没多少游人,也不收门票,但崭新的售票厅已经建好。走进去,很多植物都叫不上名字,对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而言,只是看个希奇而已。里面环境不错,尤其是有一大片草地上种植了不少油棕树,高大粗壮,颇为壮观。
穿过药用植物园,就到了一条商业街,行人摩肩接踵,非常热闹。找了个人打听一下,转过一条街就到了民族风情园。一条巨大的横幅上写着“自2007年1月1日起本园免门票”。呵呵,省了30元门票呢,运气不错。风情园显得有些冷清,人不多。一进门抬头就是挺拔高耸的西双版纳解放纪念碑,记录着解放军进军西双版纳的历史。风情园里景点不多,这里有傣族、布朗族、基诺族和瑶族等四个民族的木楼,已经有些残破不堪。还有个民族歌舞表演场,里面的凳子落满了灰尘,怕是许久没演出了。
中午就在住的宾馆附近就餐,特意要了份酸笋煮鱼,据说这是傣味的经典菜肴。感觉还不错,尤其是汤非常好喝,我一连喝了三碗。酒足饭饱,有些困,就回宾馆睡了一觉,醒来看表,已经是下午三点了。出了门,走着走着就到了澜沧江边。
澜沧江是东南亚国家的母亲河,在东南亚称为湄公河,澜沧江发源于青海高原的唐古拉山,经西双版纳勐腊县流出境外。在西双版纳的流程为158公里。古时傣族称“南兰章”,意为“百万大象繁衍的河流”。景洪市区附近有两座澜沧江大桥,一座叫允景洪大桥,另一座叫西双版纳大桥。走到西双版纳大桥上,澜沧江尽收眼底,江水清澈,像一条弯曲的白色绸缎,配上两侧起伏的山峦和天上的朵朵白云,景色非常美。西双版纳大桥是一座斜拉索桥,宏伟壮观。走到桥中心,坐在供行人休息的石凳上欣赏澜沧江两岸风光是非常惬意的事情。
澜沧江靠近市区的一侧的岸边有片树木茂盛的地方,这里叫金沙滩,有很多烧烤店,晚上非常热闹,是品尝傣族烧烤的好去处。可惜现在才下午四点多,太阳还老高呢,总不能一直等到晚上吧?于是打了个的士到了曼听公园。
曼听公园是个值得一看的地方。进门就能看到周总理身着傣族服饰的塑像,背后有个民族歌舞表演场,晚上会有精彩的傣族风情歌舞表演,如果不打算去橄榄坝(勐罕镇)傣族园的话,那就在这里欣赏吧。曼听公园有个放生湖,坐在湖边的草地上,湖光山色,绿草成荫,树木繁茂,热带风情尽收眼中。穿过一座装饰得漂亮精致的小桥就到了西双版纳总佛寺。
西双版纳总佛寺是来版纳不可不看的景点,面积不大,但金碧辉煌的小乘佛教寺庙和内地佛寺的建筑风格迥异,带着显著的东南亚风情。披着橘红色僧衣的和尚随处可见,忽然有到了泰国寺庙的感觉。其实,版纳和东南亚都信奉小乘佛教,属于南传佛教,和我们中原地区的大乘佛教以及藏传佛教是有区别的。当然,我们对这些教义不甚了解,只是从建筑式样以及僧人穿着来区别。
出了曼听公园往宾馆走,路边的傣味烧烤店不少,就随便找了家路边的坐了下来。到了版纳不可不尝傣族烧烤,一些品种是我们所不曾见过的,像炸青苔、炸牛皮,香茅草烤鱼更是一绝!几乎凡是能吃的东西都拿来烤,连西红柿都被穿成一串在火上烤。夕阳西下,照得周围一片红彤彤的,坐在低矮的小圆桌旁,点上几样烧烤,喝点澜沧江啤酒,的确是难得的人生享受。尤其推荐烤青苔,香脆可口,绝对是难得的美味。不过,这些摊档卫生条件稍微差些,您得多包涵!
下接《西双版纳风情录(三)》
请欣赏葫芦丝《芦笙恋歌》
关键字: 植物园 澜沧江 西双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