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的哈尼族
墨江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县境内聚居着哈尼、彝、傣、布朗、拉祜、回、瑶、汉等民族,有8种世居少数民族。其中哈尼族占总人口的59%。
墨江哈尼族,主要信仰自然崇拜,崇拜祖先、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进入20世纪初的1919年至1949年,先后有美国传教士贝开文、丹麦牧师晏崇仁和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传教士进入我国传播基督教,为此,目前有碧卡方言的6300余人信仰基督教外,其他仍有20余万哈尼人信奉原始宗教和共产主义。
墨江哈尼族的起源
长期繁衍生息于哀牢山脉中段北回归线上的20余万哈尼族,战国时与其它地州的哈尼族、彝族、拉祜族、景颇族、基诺族等同源于氐羌族群,原游牧于青藏高原。相传,哈尼族的祖先,曾游牧于遥远的北方一条江边的“诺玛阿美”平原,后逐渐南迁,由青海扎陵湖、鄂陵湖到巴颜喀拉山口两河源地出发到青海、川西北高原榫合部。公元前三世纪,和夷所居的大渡河之南、雅砻江之东所源出的连三海周围,或大渡河与金沙江交汇地区,是哈尼族传说中的“诺玛阿美”发源地。后居于此地带的和泥、哈尼分两条路线往南迁徙:一条即早先的和夷自川西南迁经昆明一带,再往南迁至滇东南的六诏山地区;一条自滇西北南迁经大理湖滨平坝,然后又分别南下到今哀牢山、无量山的景东、新平西部、镇沅、景谷、建水、石屏、蒙自,及至元江、墨江、红河、元阳、绿春、江城及西双版纳等地。在墨江定居的哈尼族,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
秦汉时,哈尼族称昆明族、叟族,魏晋隋唐时称“乌蛮”,唐初,滇东南六诏山区出现“和蛮”部落,隶属南诏,与滇东北和滇南的彝族一起,被称为三十七部。其中的因远(今元江、墨江)、强现(今文山、砚山、西畴)、思陀(红河)、溪处(元阳、金平)、落恐(绿春)等七部大部为“和泥”,即今天的哈尼族。其余30部多为彝族先民。哈尼族称谓繁多,今在我县境内有卡多、碧约、豪尼、白宏、哦怒(西摩洛)、阿木、腊迷、卡别、切弟等九个支系,无本族文字。
关键字: 哈尼族 布朗族 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