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迷题僰人悬棺
悬棺,中国古代葬式的一种。即人死后,亲属殓遗体入棺,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其俗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
僰人悬棺
在云南,今昭通地区沿金沙江、白水江、关河流域的悬棺不说是绝无仅有,肯定是分布最多、最为集中的地区。就已知情况,盐津县的豆沙关、底坪、棺木岩、灵官岩,威信县的瓦石、石洞、永善县地黄华,不下10余处;岩桩、岩墩、岩龛、岩沟、岩洞等各种悬棺葬的形式一应俱全。尤其是豆沙关悬棺,保存最多、最完好,地势最险峻,被学者称为“上古遗存,天下奇迹”,“悬棺博物馆”。
悬棺的主人,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以前居住在今川南、滇东北一带的僰人,故称:“僰[bó]人悬棺”。
焚人死后,置尸于棺,不用土埋在地下,却是悬挂在悬崖峭壁上,焚人认为,悬棺葬可让亡魂早升天。
悬棺安放的方法,当今史学界经过长期的探索考证,初步推测出五种悬置方式。
制式一:木桩式。在悬岩上凿高、宽约15厘米的方型桩孔,插入木桩,然后置棺其上,由两桩或三桩置一棺,也有一付桩并置两棺的。
制式二:凿龛式。在岩壁上,用人工开凿长方形的横龛,大小宽窄以能够容纳一具棺木为限,棺木横置其中,一侧外露。
制式三:天然洞穴式。利用岩壁上的天然缝穴或溶洞置棺其内,供后人祭奠。其中又分为横置和竖插两种形式。
制式四:岩墩式。在可以躲避风雨的岩墩上,放置棺木。
制式五:架壑式。利用天然岩洞或岩石的缝隙,将棺置其上,而另一头架于陡壁的木桩上。棺木大多用整块楠木挖凿而成,重近千斤,也有用木板制作呈长方体的,头大足小,重约几百斤。棺木内的随葬品大多系明代的生活用品。
棺之所以让人有神秘、魔幻的感觉,成为所谓“千古之谜”,最根本的原因是:悬棺到底是怎样“悬”上去的?在一本叫做《朝野佥载》的书中,提出了一种假设:尸棺先抬到悬崖绝顶,再悬索缘桩往下放。证之于悬棺现场所见,此说难以成立。试想,悬棺多在悬崖的半腰,距顶甚远,且多置放于崖部面的凹陷处,怎么“往下放”?在另一本《岭表纪蛮》的书中,又提出了另一种设想:“筑土为台,运棺其中,事后台卸土撤,而棺乃独标岩际。”说的有些道理,同样以悬棺现场情况参证,其不可操作性就暴露了。“千古之谜”,有些费解,但费解与神魔不是一回事。
关键字: 僰人悬棺 南方 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