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通清明会
元通场的清明会,从每年清明前一日起,会期长达十日左右,最长达二十天,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清明前半月,就着手搭戏台,台左社茶棚,台右置地台子(供老幼妇孺观戏)。离台半里搭神棚(供城隍菩萨看戏做行官),神棚左右各搭钟鼓台和乐台。清明前一天,川戏班放“五猖”,凶鬼前面逃,神兵后面追,从戏台开始,经长寿桥,过永利桥,半边街,沿全场,过汇江桥、红瓦店,回到河坝戏台下。清明日(正期),城隍出驾,两乘八人大轿抬着城隍夫妇的行身,前导执事牌、大棍,四队开道锣,接着是四五条龙灯(民国十三年(1924)出的汇江老龙,长达一百零八节,据说一年增一节)。两拨狮灯,随着是“屏抬会”、“阴差会”、“身灯会”,继之是背香囊,捧香盘的信男善女。最后,是佛门子弟压殿,全长约五里,人海人山,呼前拥后,清明河坝热闹如沸。各类副业摊点,各种小食饭店,诸般杂耍玩意,应有尽有,目不暇接。会期结束的前一日,谭家巷的东嶽菩萨要“回娘家”(相传东嶽是元通城隍的女婿),陪同城隍到化钱山偿孤。事毕,回驾城隍庙(即长寿寺)。清明会极富神话色彩,竟管进了封建迷信的妖神内容。但也起到了物资交流,促进经济繁荣的作用。建国后,剔除封建糟粕,每年届时举办物资交流大会,以农用春耕物资为主,受到民众欢迎,规模日益庞大。
关键字: 元通场 历史 清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