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安古镇
丙安乡基本情况
丙安古镇位于赤水市中部的丙安乡境内,距赤水市区24公里,遵义至赤水公路干线新线西侧。
丙安乡是一个山区林业乡,最高海拔1256米,最低海拔250米。境内山大坡陡,沟壑纵横,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1%。盛产杉木、楠竹、笋子、石斛、竹器等。丙安乡旅游资源丰富,瀑布流泉随处可见,原始森林面积宽广,瓦店沟、荔枝溪、天堂沟、石笋、天生桥、异性石等奇沟怪石惊险绝伦。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和经济落后,丙安古镇深藏于这绿色的峡谷中已历数百年,其秀色鲜为人知,价值也难以体现。随着习--赤(习水至赤水)干线公路的开通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今年,丙安古镇开发总规已完成,详规已通过省建设厅专家评审组的鉴定,其开发价值不言而喻。
丙安风景名胜区是赤水八大景区之一,是待开发的旅游胜地。丙安古镇风景以其超凡的风格独树一帜,置身丙安古镇会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浓烈的“心旷神怡”之感。
神奇古朴的古镇迎客瀑堪称赤水河畔第一瀑。宽7米、高14米的瀑布从百年榕树脚下泻出,好似白龙投水,跃飞河上。 惊险古湍的大丙滩下丙滩渡悬流数十丈。滩下水深14米,河水湍湍,立于船头,会感急流震吼,青山飞驰,而头晕目眩,胆颤心惊,却又有惊无险,剌激快悦。
古镇两端朦胧古风的寨子门保存完整。上、下两道寨子门均为宽2.1米,高7米,小巧别致。门前的高石阶是下船而上到古镇的唯一通道,远远望去,寨门悬于半空,把岁月浸染的古城堡装点得淋漓尽致。
幽幽古色的“葫芦”石板街稀有罕见。从地图上看象葫芦的古镇街道,别有风韵。进入寨门,先让你领略狭窄压抑的“一线天”街景,转过急弯便看不街道,仿佛进入了死胡同。但只要你走近再拐个弯,一条7米宽70米长的宽敞石板街展示在你眼前,使你心旷神怡,如入仙境,风骨诗文顿生灵感。
万种风情的吊脚楼独具特色。古镇沿河峭壁悬岩河畔的房舍建筑都是吊脚风格,悬空楼、虚脚楼、无底楼、独柱高脚楼,参差不齐,错错落落,别有风韵。 神秘古玄的清石桥建筑伟大。桥长28米,宽1.4米,桥墩和桥面均为巨型条石砌成,就象埃及金字塔一样,不知前人是怎样砌成的。桥上分别有两条雕刻精巧的石龙和两只石狮,现只存两条石龙,另两只石狮早年被洪水冲毁,现正待修建恢复之中。
这六大景点,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相映成趣,别有风致,令人赏心悦目,情趣盎然。
丙安古镇不仅风景别致,且历史文化内涵丰富。从古到今,许多文人墨客专寻而来,为丙安古镇撰文赋诗,丰富了古镇的文化内涵。如清代仁怀厅同知陈熙晋夜宿丙安写下了“树杪炊烟夕照收,无端风雨落床头。客心摇曳青灯里,一夜滩声撼小楼”的诗句流传至今。
相传丙安原为“炳滩”,后因时常发生火灾,人们认为可能“炳”字与“火”有关,于是改“火”为“水”,以“水”克“火”,此后果真少有火灾。但“氵丙”字从“水”有遭水灾之疑,后人干脆去“水”改为“丙滩”。“丙安”的由来据说是为铭记治理赤水河的大、小险滩恶水,使商船能安全行驶而取的,仅这地名的由来,便告诉你古镇故事之多。
丙安历来为川南入黔的古道上重要场镇,是商贾云集的重要场所,场上客栈、饭馆、茶馆比比皆是,好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自清乾隆年间赤水进行大规模治理后,丙安成为来往盐船、商家停泊过夜之地,集市更加繁荣。
丙安古镇距河滩14米高,三面临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亦兵亦农,是兵家争夺之地。当年太平天国石达开“负气出京”遭清政府围追堵截,逃至川南后,余部选择丙安场为根据地,遗憾的是刚入河谷口即被清政府派兵截住,未能加愿,最终全军覆没。长征时期,红军四渡赤水时,红一军团军团部曾驻师镇上指挥渡河作战,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
开发丙安古镇不仅在旅游文化上有较高的价值,而且能收到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交通长期不便的丙安,在干线公路通车后,信息流通和市场流通加快,农户产品迅速推向市场,丙安乡经济及社会将随着古镇的开发而全面进步。
关键字: 丙安古镇 游记 贵州 赤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