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朗木寺纪行
从唐克回到县城,大部队便回成都。只我和l背上包包向朗木寺进发。
朗木寺在若尔盖西北和甘肃南部交界的地方。是一个镇子的名字,白龙江从东北向西南流过。这里的两个寺庙:朗木寺和葛尔底寺分别属于甘肃和四川。不知道这里的老百姓是否是按照所属地区的不同而找不同的寺庙进行宗教活动呢?
我们到朗木寺的时候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们披着雨衣,踮着脚小心地绕过满街的泥泞,看到几只快乐的小猪仔跟在猪妈妈身后乱嗅乱拱。朗木寺街道窄窄的,房子像积木一样错落在两边。小河紧贴着人家的房前屋后潺潺流过,小城很安详,静静地空气中只能听到路边小溪哗哗的水声和几声乌鸦的呱叫。街上可以看到咖啡吧,有英语写的店牌和告示——“hotbath”,“cofee”……。来朗木寺的游客不多,大都是对藏传佛教兴趣浓厚的背包客,还有就是喜欢安静原味小镇生活的外国佬——在外国的旅行手册上,朗木寺久富盛名,是继丽江后被发掘出来另一个心灵之乡,据说这里的寺庙有欧洲的风格。所以游客很大比例都是外国人。他们在这里就像在自己的家乡。那穿格子衬衫的老外,长腿的金发女孩,他们在街上兜兜逛逛,买水果吃拉面或者在咖啡吧里喝着咖啡写游记或者在邮局里寄名信片。那些手摇经轮的藏族老啊妈和红袍的喇嘛对他们安之若素。
而这里的确是一个适合独自前来的地方。没有成群结队跨相机的游客喧炳宾夺主。你可以用自己的脚走向任何地方,不必担心迷路,因为总有足够热情的人会愿意帮助你。你要准备好足够的好奇来迎接出其不意的变化——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或者晚点的班车或者找不到吃饭的饭馆,这是你理所当然的和当地人聊天和求助以及接触的机会,能够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有趣体验。——充满好奇和新鲜。旅行的魅力,原本就在于此。
我们虽然是背了帐篷和睡袋来的,但这里便宜的房价和安闲的住家气息却让我们舍不得不住。我们住是叫朗木寺招待所的小旅店,院子台阶上长满了罂粟花和瓜叶菊,院中间有一个抽水的水井。晚上听得一夜雨声,哗哗不绝。在这个很让人有归属感的和亲切感的小院子里听淅淅沥沥的雨声让人感到非常的闲适。
披着雨衣出去,在一家洁净的小饭馆比比划划要了4个藏包,店主也在吃饭,有香喷喷的奶茶,我问他这样的茶要多少钱一杯,他豪爽的提来一壶给我们两个人倒上满满的两杯。热热的奶香让我极其满足。真喜欢这样的食物——藏包糌粑羊肉汤炒肉面,他们和这个的城镇气质一致,简陋而充满诱惑。
虽然我们是本着简朴为上的原则,但郎木寺的门票收费的确不高。所以我们纯粹是为着一种成就感和自由感而非要躲开大路,从田间小路上山去。小路泥泞,走起来却颇多乐趣,尤其是上面还有几头叫驴和几只黑猪在恭候我们的到来。
这是甘肃的郎木寺。寺庙里这小屋多为木制的平房或二层小楼,屋顶用薄薄的木板搭成,用木条钉住,再用石块压住,岁月的洗礼把屋顶都变成了灰白。朱红的院门,大白天铁锁高挂,门扉紧闭,不禁让人疑惑,主人都上哪里去了?偌大一个寺庙却空空荡荡的。非但没有碰到几个喇嘛,连游客却似乎都只有我们两个。感觉十分蹊跷。
四川的葛尔底寺面积,修筑都要好一些。人气似乎也要旺些,不时能碰到一些村民和喇嘛,还有修建新的大殿的工人。在一个大殿里我们聆听了早课。他们的早课好象是小学生的早读,有调皮和偷懒的喇嘛,作出一副认真的样子其实根本就没有张嘴。看到两个十一二岁的小喇嘛,两眼扑闪扑闪的瞅着我们。我们和他们招手,他们就冲我们调皮的笑。两个年轻的喇嘛迟到了,想偷偷溜进去被住持抓住了,罚原地磕长头。他们便在一边伏地起身再伏地。做的很认真。后来在寺庙里逛的时候遇到一个逃课的小喇嘛,他和两个小孩子一边吃着李子一边玩游戏机。见到我们就招手叫我们过去,让我们吃李子(小小的,很酸)又请我们去他的寝室吃糌粑,我们问他为什么不去上早课,他很调皮的笑一笑:我头痛。我们忍俊不禁,连逃课的借口都和我们差不多呢!这些小喇嘛就像我们一样,想方设法的偷懒,爱玩和爱吃零食,他们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所像单调而枯燥,充斥着宗教和信仰。
从四川的朗木寺再向里走,是一个峡谷了。我们在峡谷入口处遇到两个居住在峡谷里面的藏民,和我们一同走。大峡谷很雄伟,长着一些高大的树木,有很多陡峭的石壁,和我们一直看到的草原的景色截然不同。一路上有很多石头上写着藏文:吗咪呗没哄。仙女洞里垂挂着很多哈达,比如树木之间挂着的经幡——还有挂在两个山头之间的,我都奇怪这么高难度的挂法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还看到一个很漂亮的蓝色湖泊,水蓝的奇异,似乎深不可测。我们沿着旁边的小道小心翼翼的穿过。往前一会儿潺潺的小溪在几块石头缝里消失,一块长着一簇紫色的野花的石头上用汉字和藏文刻着:白龙江源。峡谷走到尽头据说就是热当坝——若尔盖最美丽的草原。可是我的鞋子走坏掉,于是半途就返回了。
关键字: 唐克 成都 白龙江 若尔盖 郎木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