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湾一期遗存的命名
依据地层关系和出土遗迹、遗物的不同,经整理研究,我们将大地湾遗存划分为五个文化期。第一期文化遗存位于遗址最下层,具有鲜明的特点:房址系圆形半地穴建筑,地穴较深,无灶址;陶器为细砂陶,陶色不匀,陶片分层,以醒目的三足器为典型特征,这些均与以往所见的新石器早期文化有显著的区别。毫无疑问,单独划分为一个文化期有理有据。第五期文化遗存位于遗址最上层,次料较少,但陶器多盛行附加堆纹,房址均为白灰面建筑,与常见的仰韶晚期限遗存区别明显,但与镇原常山遗址下层遗砘极为相似。此类遗砘在天水落石出地区属首次发现,应该确定为一个独立的分化期限。对于遗址中大量的仰韶文化遗存,我们首先确定了两个分期标准,一人是地层关系,一个是出土尖底瓶的型制。在山下阶地各区第4层的遗存、出土葫芦口尖底瓶,划分为第二期限文化;第3层的遗存,出土双唇口尖底瓶,确定为第三期限文化;第2层以及山地各区的遗存,出土平唇口、喇叭口尖底瓶,归为第四期限文化。第二、三、四期文化分别为爷韶文化的早、中、晚期。
大地湾一期限文化遗存是迄今为止渭河流域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所测定的5个碳14年代较为集中,如不计误差,约为距今7800—7300年。此项发现为西北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一批前所未有的新鲜资料,它同河北磁山、河南裴李岗、山东北辛等发现一起被学术界认为是我国黄河流域考古的重大突破。继大地湾之后,渭河流域以及邻近地区相继发现了一批同类遗存,仅甘肃目前就已发现8处,集中在天水、陇南地区,最南端是嘉陵江流域的微县柳林,最西端则在武山西旱坪,还有天水师赵村、西山坪、西和宁家庄、礼县赵坪、盐关等遗址。这些发现无疑表明,甘肃东部、南部是研究我国农业起源和早期限陶器的重要地区,也是寻找新石器早期文化最有希望的地区。如果将渭河流域距今8000—7000年的文化遗存视为前仰韶文化时期,那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可以总结为:前爷韶文化分为两大阶段,由大地湾一期、西山坪一期、北刘下层、白家村等遗存共同构成前段,年代约为距今8000—7300年;后段则为西山坪二期、师赵村一期、北首岭下层等遗存,年代约为距今7300—7000年。它们共同的属性是均早于仰韶文化,两个阶段即为同一支文化前后承袭的不同发展阶段。
对于以大地湾一期为代表的前仰韶早期阶段的命名。学术界意见纷纭。有的主张以最早发现地命名,称之为老官台文化;有的以代表性遗址命名,称之为大地湾文化;有的以遗址既富代表性有单纯为由,称之为白家村文化。我们考虑到大地湾遗址包含多种文化,以此命名会带来难以避免的误解,误将该遗址的仰韶遗存也归入大地湾文化的范畴,所以主张命名为老官台文化。鉴于老官台遗址内包含前仰韶时期前后两段,因此这一命名自然也涵盖了所谓的北首领类型。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不妨暂将上述遗存统称为前仰韶文化,争论各方大体均可接受。
关键字: 大地湾 民风民俗 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