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忠臣古庙”比干庙
应朋友邀请,我们去河南新乡旅游,从新乡乘车到卫辉市城北15公里的顿坊店比干庙村,参观林姓宗祖比干庙。
比干庙也称“忠臣古庙”,创建于北魏太和十八年,魏孝文帝从京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出发,迁都洛阳,路经汲县祭比干墓。他走到比干墓前,为比干的遭遇伤心落泪,写下了《吊殷比干墓文》,并下诏书修建了比干祠庙。
比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因进谏而遭剖心的忠臣,是历代为官者的榜样。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时,带弟子从鲁国出来路过汲县,为比干墓举行了祭奠,让子贡取过宝剑,在墓前石板上用剑刻下“殷比干莫(墓)”四个大字,以悼比干,此字是历史上孔子给世人留下的唯一真迹,现在比干庙展出“孔子剑刻碑”。贞观十九年,唐太宗率领东征大军路过汲县,带众将文臣来到比干墓前,为比干举行了隆重的祭奠。颁布了《赠殷太师比干谥诏》,追认比干为“太师”,谥曰“忠烈公”,还派大臣到比干庙举行祭礼,将《祭比干文》刻石铭记。
在比干庙里,导游给我们讲了“开心柏”的故事。据传柏树有知,甘愿掏出心来献给比干老臣,让长眠地下的无心英雄重返人世,继续伸张正义。还有“没心菜”,据说是比干的七窍丹心化成,三叶无心,护满墓冢,成了比干为国忠贞,耗尽心血的象征。据传,比干死后,他的马从朝歌(今淇县)跑到今延津县小店村,仰天长啸,绝食而死。这些美好动人的传说,成为传世一绝。
武王灭商之后,特意褒奖比干,派臣子给比干墓整修加高以示纪念。又派人寻访到比干的正妃陈氏和儿子,武王封陈氏为“忠烈夫人”,并正式赐姓给比干儿子为林氏。因此,中国的林姓,自从武王赐姓后,一直宗派同源,条贯有序。
关键字: 京都 卫辉市 大同市 山西省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