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洛阳——关林与龙门
磐磐说他以前经常五点多就起来排队去喝第一锅牛肉汤,我笑他嘴馋,暗想那牛肉汤一定味美至极。但第二天还是没能起来,今天的目的地是关林和龙门。 谁料刚出门就下起雨来,还好不像天气预报上讲的那样有雷雨大风。洛阳的公交车很便宜,上车就是一元,哪怕你从白马寺坐到龙门,几十公里都是这个价钱。也没有感觉到拥挤,不知是不是因为黄金周大家都放假,而来旅游的人又都在旅游巴士里。 关林位于洛阳南郊,因葬有关公的首级而得名。这里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加以扩建。(这样写感觉上是在背导游词。)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舞楼,前台的歇山式和后台的硬山式组合在一起,重檐楼阁,构筑之妙全国罕见。因为有雨,舞楼更掩没在烟雨之中,反而更具风韵了。不禁在心中暗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关林的门票已经涨到30元了,走进去,见香火正盛,人们在焚香祷告,可能是希望关帝能保佑自己学业有成财源广进吧。 我并不迷信这些,但也不敢冒犯关老爷,毕竟他是刘关张三兄弟中最被我欣赏的一个。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树木花草被洗刷得郁郁葱葱,我不禁流连在苍松翠柏碑林石刻中了…… 从碑林出来,和磐磐把明信片形式的门票寄回北京,这将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又坐了几站公交车,龙门就呈现在我们眼前。只见一桥飞架伊河,把东西两山连接起来,雨雾蒸腾,层次分明,远看像一幅水墨画。听磐磐嘟哝了一句“暮霭沉沉”,我故意追问,他却说记不清了,我念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仍是相视微笑,总怕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那一刻吧? 在这里,有必要再背一段导游词:历史上,洛阳曾是东汉、北魏和武周等朝代的都城。东汉时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永平年间建成了号称中国佛教第一名刹的洛阳白马寺。北魏皇帝普遍崇尚佛教,而武则天对佛教更是笃信有加。为了表示对佛祖的虔诚,他们在洛阳大兴土木,龙门石窟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处。 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与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龙门石窟主要开凿于北魏时期和唐代武则天时期,其中规模最大、名声最响的是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的奉先寺石窟,里边的佛像造型雍容典雅、面目传神,所穿服饰纹路清晰、衣褶宛然。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这尊佛像身披袈裟,面容丰满,嘴角微翘,略含笑意,眼帘低垂,其端庄大度、淳厚安详的仪态令人肃然起敬。据说这尊佛像是根据武则天的面容开凿的。(后来磐磐特意把我和佛的头像拉到一起拍下一张照片,他说我有着同武则天一样丰满而微翘得嘴唇。) 下面讲一则关于门票的趣事。龙门石窟的门票是80元一张,其中包括4个景点,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算是所谓的联票吧。每到一个景点打一个孔,其实最精华的石窟艺术是在西山,流连于大大小小的洞窟,窜上跳下,早已人困马乏,然后,过河参观东山的石窟,觉得脚酸酸的。 这时听见身后一对情侣的对话: 男:反正都差不多,咱们回去吧。 女:那哪行,还有两个地方没去呢,一个地方20,两个地方就是40,两个人就是80块,不能浪费,赶快找到那两个景点打孔去! 我和磐磐大笑,随即打起精神,向着下一个“打孔处”前进。 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那是香山寺,人们又是撞钟烧香祷告,不知何时能让那口大钟得到清闲。 最后一个可以“打孔”的地方是白园,是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墓地为基础修建的公园。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都是当年背得烂熟的诗句,一定要前去拜谒一番的。看白园中的翠竹流水,宛然江南。 忽见一道矮墙,上有碑刻,走近一看却全是 日 本 书法家的作品,知道白园是 日 本 出资修建的,但心里仍不是滋味,不知这算不算是盲目的狭隘的 民 族 主 义。 呵呵。
关键字: 公交车 天气预报 牛肉 白马寺 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