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进函谷与“老子卧像”
由三门峡而函谷关,如果不走高速公路,而沿310国道在灵宝市境内大王路口右转,是一条近路。由于抄近路,当游人乘坐的车由北向南进入弘农涧河河谷,在河东岸公路上疾弛时,便可远远地望见函谷关那高高耸立的关楼了。 这倒是一个极好的观察赏景点。然而由于它既不在通常的进关路线上,也不在关内的旅游线路之中,因而游人极少到此“赏关”,也极少有缘欣赏这另一番“函关情韵”。 一般情况下,游人到函谷关的路线,往往是由灵宝市出发,沿灵函公路往北。现在连霍高速公路通了,函谷关就是灵宝市的“下路口”,人们便又多了一条路径,可以从北面到达函谷关。到得函谷关前,人们或直抵关楼,穿关门而过,或登上巍峨的关楼。引颈东眺,所见者当为关前弘农涧河河谷之开阔、寥远,所发之想也无非是感叹古人设函谷关,以河为带,屏障天然;引颈西望,但见土岭横亘,并不见有何“险要”。由于此时游人身处函谷关高高耸立的关楼之上,与西边山坡一则高差不大,二则太近,对古人以山为城,设关为塞之奇妙确难参透。及至下楼西行,沿函关古道探询,则虽能见窄窄峡谷,巍巍土崖,灌木荆棘,遮闭天日,然不经导游提示讲解,仍难以体味函谷关“深险如函,如在匣中”的“雄关”真谛。 而站在这弘农涧河东岸举目西望,则可将函谷关雄姿一览无余。不仅可见雄关之以河为带,而且可见雄关之以山为城,关楼据于其咽喉的那条峡谷的曲曲身姿也依稀可见。古代描述险关要塞之“披山带河”恐怕就是这种意境吧。观函关雄姿从这里起步,犹先把握其全局尔后细访其局部,可较为容易与古人沟通,剖解“一夫当关,万夫莫克”的神机。今人未曾细细思量,就自然屏障对人类交通的阻遏来说,大山实在是甚于大河呐!千百年前,古人就可以“假舟辑之力以绝江河”,但延至18世纪飞机发明以前,人类“假鲲鹏之羽以越崇山”仍然还只是美好的梦想。愚公移山的传说,既表明古人对于“山”之无奈,又寄托着古人对于战胜“山之阻隔”的渴望。今人毕竟不能以当今之科技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去度量古人呐。站在弘农涧河东岸,就像是站在函谷关的巨型沙盘模型前,的确让人遐思绵绵。从对古代先民利用和征服自然能力的体察和理解出发,从“隔岸远观”的整体把握入手,我们实在是未进关门便开始了对函谷关的“神游”。 游函谷关,不能不说到老子,不能不说到关令尹喜之慧眼识人,不能不说到老子那博大深邃、字字珠玑的五千言道德经,不能不说到老子在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中的地位,不能不谈到老子的归宿。关于老子的归宿,有古籍记载他写完道德经之后“骑青牛西去,不知所终”。在函谷关,游人由瞻紫台而太初宫,而鸡鸣台,由函关古道而关楼,而箭库,话题难免围绕着老子,思绪难免沉浸在老子思想的氛围里,经受着老子思想的洗礼。 登上关楼南向,可以去看箭库。站在通往箭库的第一级台阶上向东望去,巍巍东山,俨然一个活脱脱的“老子”仰卧在苍穹之下: 那高高挽起的发髻,随着仰卧的身姿向下垂披;那宽阔而平坦的前额,流畅的弧线下包藏着无尽的智慧;那微微隆起的眉头,连其间挺拔向上的寿眉都依稀可辨;那廓线分明的眼敛,那微微翘起的鼻尖,仿佛显示着这位智慧老人的幽默和深邃;那紧抿的嘴唇,那宽厚的下巴,下巴上那一缕胡须,维妙维肖,形神兼备。 老子这老先生,真不愧道家宗师,哲人睿思,相反相成,就是在其归宿上,也不忘给后人开个玩笑:光天化日之下,他“虚幌一枪”,骑青牛西去;天机神算间,他销形遁迹,弃青牛而返,化作了巍巍东山,仰卧在苍穹之下,永远守护着他倾毕生心血和智慧写成的道德经,永远守护着这片他所钟爱的土地。别当真,这纯属“牵强附会”的诠释,而不是学术研究的严肃结论。但姑且把它作为那美丽的东山、那形神毕肖的“老子卧像”的一种“说法”吧。愿它为我们的函谷关平添神韵,为您的函谷之游增加乐趣。西望函谷关东山老子卧像。图片右部为头部,中间的小凸起为胸结,以下为身体。
关键字: 三门峡 函谷关 大王 旅游线路 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