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在塘栖
一直都很想去塘栖看看,那个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小镇。塘栖曾经被人们视为江南十大小镇之首,是杭州的北大门,运河码头水陆交通的枢纽,云集了徽、杭、沪、甬四地的豪商富贾,甚至各代朝廷多次在这里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七月的时候读过刘源春的《梦里水乡》,便决定了要去看看。去的那天是冬至,且是周末,不巧赶上了扫墓的高峰期。从k307的杭坡站下了之后就寻找532路,因为附近在修路,532路改道,需从下车的地方靠右走,走到那条路的背后去等车。上车后人特别多,整个公车基本上都被扫墓的人挤爆了。天下着小雨,也算是天时地利吧,幸好在下站的公墓很多人都下了,车空了很多,寻了个座位,昏昏沉沉地坐到终点。到塘栖差不多快10点了。蒙蒙细雨还在下,撑起伞,慢慢边走边看。《梦里水乡》书后简单附了地图,否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走。找到下车的地方,便决定先去运河边。因为是简易地图,很多路都没有标出来,加上是阴雨天,我连东南西北都认不出,只能靠路标和直觉走。沿广济路一直北行,尽头就是广济桥。桥前有石碑,记载着广济桥的历史价值。广济桥乃大运河上唯一一座七孔石拱桥,历朝历代多次被毁重建,现在我所看到的广济桥乃是明朝重建清康熙年间修建的。广济桥全长83米,高13米,上下共有160级台阶,之所以要造这么高大就是因为运河上经常要行官船,船队浩荡,桅杆林立,桥低矮就过不去。等上广济桥,面对着古运河蜿蜒流淌,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佩。一千多年来,人事的变迁早就出乎人类的意料,而这座古桥,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人的一生才得以保存至今。而眼前的大运河又是葬送了多少人的生命才有今天的局面?虽然如此,它毕竟还是造福了后世千万的民众。塘栖以广济桥为界,桥北是古镇,桥南是新镇,单是看建筑的不同就可以明了。新镇的建筑都是后来新建的,明显是现代的建筑风格,而古镇上的房屋历经了风雨飘摇,显得破旧不堪,但正是这样的破旧才有着最直接的历史价值。下了桥往西走不远,有条弄堂叫油车弄,弄口有铭牌标明。弄很小,且越是往里走越窄,起初我是打着伞进去的,到中间的时候,伞就被卡在弄里了,只好收伞继续走。这让我想起了西塘的石皮弄,有异曲同工之妙。弄并不深,但蜿蜒曲折,弄里也有人家,别有一番韵味。从广济桥回到新镇,沿市新街一直往南走,过八字桥就可以看到河廊了。有句古话说:“跑过三十六码头,难见塘栖廊檐头。”可见过去塘栖的河廊是很有名的。现在八字桥南边还保留着一段,我所见到的也就是这一段。没有人去修建它,历史的沧桑真实地刻画在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上,就是那些个河廊下开着的小店,也似乎古老得让人不敢触摸。河廊下穿梭的人群,有衣着入时的女子,有身穿制服的学生,也有蹒跚的老人,满载着历史的背包,凝固的古老历史和流淌的时代潮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也是那样的和谐,新生代的骄儿与旧时代的老者同时生活在这里这个年代。午饭随便找了家小饭店解决。说来比较奇怪,新镇上商店磷立栉比,但是吃饭的地方却不多,我在新镇上兜了一圈,什么服装店啊牙科诊所啊电器店啊都很多,隔一段路就有,就是没几家吃饭的地儿。随便炒了一菜一汤,可以感受到塘栖吃饭的讲究,菜里面料很多,基本上都是三种以上,那个据说是三鲜汤的汤其实里面不止三鲜,除了虾、鱼,还有猪肚、肉圆、鱼圆什么的,这里的肉圆倒是和别处的不同,说不上的味道。吃过饭就准备打道回府了,途中看到了卤味店,就买了半只熏板鸭,塘栖的名特产。其实塘栖还有很多水果,枇杷、杨梅、甘蔗、荸荠,但是我来得不是时候,就免了。其实古镇本没有什么看头,不过是些古老的建筑,名人遗迹,留待后人去发现,深思。而历史就在这思考中流淌。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广济桥)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油车弄)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河廊)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八字桥)
关键字: 京杭大运河 机构 杭州 梦里水乡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