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头看海
金龙万里有龙头,
吐浪吞波更上楼。
燕赵风击云水怒,
蓝空如练死不休。
这是我在老龙头下的礁石上听风看浪时,随口吟出的一章绝句。
长城自关城蜿蜒南下,在南海口急骤转折与海岸平行,在距山海关4公里的渤海入海。长城入海的一端,俗称“老龙头”。犹如一条巨龙,在引颈戏水一般。“老龙头”这段长城,筑于渤海之滨,伏在燕山支脉松岭高地之上,长674米,墙体沿海岸线自然弯曲延伸,享有“中华之魂”的盛誉,它英姿勃发,每日迎风击浪,被称为万里长城一绝。
从宁海城的城门,走进去,是一条上澄海楼的坡道,供守城的将士牵马上下。有台阶的,是官道;没有台阶的,是马道。一步一级的台阶,很宽。据说,除了文人墨客喜欢来此临江赋诗以外,皇帝也喜欢这里独一无二的天海相容的壮观。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个皇帝,一共登临澄海楼九次。其中乾隆帝来得最多,四十年中,先后五登澄海楼。皇帝们来,都要赐宴澄海楼,联句赋诗,极尽风雅。拾级漫步,可以从容的想象朝廷官员穿着宽袖长袍,一步一叩拜,鱼贯而上的样子。
陪皇帝来的官员,当然是在工作,而皇帝呢,则是在享受休闲快乐了。这种“日理万机”之间,仍不忘调节休整,益性怡情的做法,实在值得今天的白领们好好效仿。
站在楼外,望上去,这楼像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高高立在城墙上,俯视着大海,被人称为“绝中之绝”。
楼的二楼正面,悬有一块非常醒目的匾额,题写着四个大字“雄襟万里”,那是今人摹写的,原题者是明代大学士孙承宗。楼的东西壁上还镶有八首明清文人志士的诗作。楼的一楼正面,则悬挂着乾隆45年清高宗御笔亲题的“澄海楼”的匾额,是皇帝派官员从北京专程送来的。
向下看去,那千年不变的老龙头就架设在渤海的惊涛骇浪之上。衔接远山,吞吐渤海,气势雄浑。受不了诱惑,径直走过去,穿过照相留影的长队,俯瞰大海,真有胸襟为之一宽的豪迈感觉。
海面无比的辽阔,深蓝色的海面,将久远的澎湃凝结着,一拨一拨的送到了海岸边。远处有一处栈桥,上面满是各种古装建筑,好像是“八仙入海处”吧。八仙怎么不在这老龙头入海呢?难道是害怕老龙头阻止他们吗?
海岸边,是一大片泛着金色阳光的海滨,密密麻麻的嬉水的人群中,我的同伴们正在与白花花的海浪捉着迷藏。
是呀,不准游泳,在岸边玩玩水,也算是没有白来一场啊。
我快步的冲了下去,融入到了欢乐的尖叫着的队伍中。开心!
小孩子们在沙滩上挖洞,一个小朋友还真挖出了一个小蟹子,哈哈,小蟹子头顶上还戴着一顶小小的螺壳。
我坐上了水中凸起的大礁石,正对着老龙头,侧耳倾听大海的声音,心中雄风激荡,自我沉醉,于是有了开头的那一首绝句。同伴说,这个姿势,最美。
好像有点装精哟。
不好意思,赶紧下来,轻轻地掬起一捧海水,蓝色从指缝里流出,溅落在涌过来的波涛上,感觉就像在做梦一样。
同伴们跑过来,拉起了我的手,一起奔跑到水里。一个浪头排山倒海的翻涌着,朝我们迎面冲过来,吓得我们互相抓紧手,快乐的大叫着,返身就跑,可是,浪头调皮的猛追上来,把蓝色的海水爽爽快快的泼溅在我们的背上。
哈哈,真是太好玩了。
闹够了,导游还带着我们参观了清代守城将士的“龙武营”。
关键字: 山海关 老龙头 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