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卤煮
下班前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向老婆请示,要不要做晚饭。当得知老婆要和同事happy,不回家吃饭后,心中大喜,又逃过一次苦役。想起前日看报纸,前门最近就要拆迁,一些老字号小吃从此后就要四散飘零,以后再见恐怕要难上加难了,决定一定要赶在这之前吃一顿,不留遗憾。于是打点行装,立刻出发。
到了前门,拐进廊坊二条后,紧仄的小巷内,人头攅动,和我前两次来相比,这次老外明显的多了许多,人头之中,可轻易的看见一些高鼻碧眼的脸盘晃来晃去。二条是小吃的天下,巷两边饭馆林立,门口多有老板娘坐着和邻居聊天,偶尔有个别老板娘会高呼两声:“北京的老字号”。然而能受此影响,进去的人并不多,从外向里望去,大部分仅有一两桌的客人。前门比较有名的小吃有爆肚冯、小肠陈和月盛斋三家。这三家全部聚在二条,并且相隔不远,月盛斋和小肠陈还是邻居。这是我这次来的主要目标,一定要一快朵颐。
因为,在来这之前看了报道,知道最近这三家生意异常火爆,所以我提前下班,故意错开饭点。可是到了爆肚冯还是大失所望,其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概有30多人。排在最前面的三个人,坐在凳子上,翘着二郎腿,很是悠闲。看样子,短时间内是不大可能进去了。再往前走到了月盛斋和小肠陈。月盛斋已经关门,窗户上贴着“拆迁停业”四个大字。小肠陈门前也已排起了长队,大约有二三十人。挤进里面,狭窄的空间内全是人,仅有的四张桌子,每张桌子都塞着六个人。柜台后的掌柜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场景,完全不为眼前的人群所动,漠然的开着票子。排队的除了两三个有着明显的北京腔外,大部分都是外地人和操着普通话的漂亮的小伙和姑娘。这些人大都三五成群,从他们不知道要先领票,再排队的情况看,多是第一次慕名而来的食客。对他们来说,这是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在前门吃小肠陈了。小店门上贴着启示:“本店3月底拆迁,迁移地址未定。”一个身着黄衣的姑娘问站在门前的伙计,以后他们是否还会回迁。伙计回答可能性不大。然后两个人开始说笑起来讨论为什么“小肠陈”不叫“肥肠陈”,最后哪个憨厚的伙计被漂亮姑娘逗得两颊发红,一个劲的傻笑。一位骑着摩托后面带着位姑娘的小伙,停在门前,问这是那家饭店和头条怎么走后就四顾盼望,并解释道,“就想到这里看看”。好不容易轮到我,端出卤煮后,发现已经没有位置可坐了,无法,只好在店外旁边的一小块空地上蹲着吃,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下馆子。我旁边蹲着一位大约40多岁,身着浅灰色夹克,非常朴素的中年男子。和他聊的过程中得知,他一直住在这里,靠拉三轮为生。他说:“我就喜欢这口,一个星期怎么也得到这吃上两三回,以后估计是吃不上了。”“拆迁以后,给的拆迁费在这是买不起房子的。我打算去顺义买套大点的房子,那里便宜,然后用剩下的钱开个小馆子和小卖部什么的。不过再也没这里方便了。”说话间,不禁流露出些许伤感。
吃完后,再去爆肚冯,那里已经不再营业,老板说每天只卖固定的量,再多弄不过来。我一看表还不到6点。无奈只好回家,走出胡同口时,看到墙上已经被扯的破破烂烂的拆迁公告。上面的内容已经无法完整的辨识了,只见最底下八个
关键字: 前门 月盛斋 老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