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昌闻名于世的还因为佛教史上的一段佳话,那就是笃信佛教的高昌国王麴文泰与大唐高僧玄奘之间的生死之谊。
玄奘,本名陈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8岁就已是高僧的玄奘,以类似“偷渡”的方式从长安出发,开始了他的西行孤征。他长袍裹身,褡裢斜挎,一个人带着一匹瘦马,走入“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茫茫大漠。奔向佛教地的路极其艰辛,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玄奘取回真经的决心,遇到危险时,他总是呼唤保佑旅行者的观音菩萨。在沙漠中,玄奘不慎打翻水袋,“千里之资,一朝斯罄”,为此差点让他圆寂黄沙。而在高昌却受到最大礼遇,成为他西行成功的基石。
当时的高昌王麴文泰听说中原有个过路高僧玄奘来此,便率大臣、妃子一起为之接风洗尘,以佛教徒般的热情款待这个大唐来的高僧。不仅拜为国师,而且结为兄弟,并邀请唐玄奘为其讲法道经。麴文泰每次请玄奘讲经,必亲捧香炉迎接,玄奘就坐法位时,跪地给玄奘当台阶踩,并许诺以弟子身份终身供养玄奘。
其恭敬之态传遍大街小巷。玄奘在高昌升坛说法,主持佛事一月有余,仍没让麴文泰过够佛教瘾,麴文泰看到玄奘学识渊博,谈吐文雅,执意请求玄奘留在高昌担任国师。玄奘重任在肩要继续西行,麴文泰婉辞相留,玄奘执意不允,最后以绝食明志,麴文泰被玄奘的执著和大无畏的精神所感动,便答应玄奘西行取经,但要求在高昌讲经一个月,从印度回来后再在高昌住三年。后两人意气相投,结为兄弟。
当玄奘按计划离开高昌时,麴文泰为玄奘写了24封致西域各国的通行文书,还赠送了马匹和25名仆役,制作法衣30套,送上黄金100两,银钱300()()枚,绫绢500匹,可供玄奘20年的资用。出发那天,全城夹道相送,高昌王麴文泰抱住玄奘失声恸哭,亲送至100里外的交河城,才依依惜别,谱写了一曲千载流传的历史佳话。其情殷殷,其意切切,两人都期待着西行回来后的重逢。玄奘取经归来,特意再到高昌,以表谢意。事过境迁,麴文泰已亡,高昌国也灭,取而代之的是唐朝的西州。
玄奘用极其开放的胸怀吸纳异域文化、传播中华文明,他用自己的双足,开创出了一条从中原经西域、波斯,到印度全境的文化之路。他西行的历史意义,早已超越了时间、空间和宗教的限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大唐西域记》也一度成为探险家和寻宝人的行动宝典。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出疆旅游电话: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电话: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