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位于新疆的东部,东临干肃,北接蒙古,自古被称作“西域襟喉,中华拱衙”,是新疆的东大门。哈密地区辖哈密、巴里坤、伊吾一市二县。哈密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古称昆吾,汉称伊吾卢。汉明帝在这里设“宜禾都尉”,并驻兵屯田。北魏置伊吾郡,隋设伊吾郡和柔远镇,唐看西伊州,后改称伊州,元称哈密力,明永乐年间设哈密卫,清康熙年间,册封哈密回部首领额贝都拉为“一等札萨克达尔汗.”(世袭王公),称“哈密王”。哈密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饶。中外驰名的哈密瓜,哈密红枣肉厚核小,亦为名土特产。吐哈油田的大规模开发为哈密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膀。哈密有绚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它地处丝绸之路的北新道,又有众多的烽隧、古城、古墓葬、古碑及岩画等名胜古迹遗存,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交相辉映,巧妙融合,具有极大的旅游吸引魅力。东疆漫游,定能令你不虚此行。
土特产
早在汉代,哈密一带就普遍种植哈密瓜,当时称“甜瓜”。哈密瓜之名始于清康熙年间,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维吾尔族首领额贝都拉被封为一等札隆克,从此,哈密向朝廷进贡甜瓜。据清《回疆志》记载:“自康熙初,哈密投诚,此瓜始于贡,谓之哈密瓜”。
哈密瓜以甘甜质美而闻名于世。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的《肃州新志》记载:“瓜州之名虽著不及哈密之佳,鲜美胜于 崖密,各地移植,其味终逊”刘文海在《西行见闻记》中说:“哈密瓜佳天下,……余曾环游在世界两次,又足迹几遍全国, 所尝之瓜未有美于此者。”近数十年来,哈密注重科学种植,优化品种,保持和发展了哈密瓜的特有品味。每年瓜季,哈密瓜源源外运,畅销国内外。冬季、瓜市上各色瓜瓣琳琅满目,人们冒着寒冷吃几口冰脆甘冽的哈密瓜,别有一番风味。哈密瓜还可制作瓜干、瓜汁、瓜罐头等,特别是当地制作的瓜膳,品种甚多,且色、香、味俱佳,游人至此,不可不尝。
哈密的民间刺绣也象剪纸一样源远流长。特别是维吾尔、哈萨克妇女,几乎人人都是刺绣的能手,也非常善于运用刺绣来美化服饰和装饰生活。在她们的花帽、枕头、衣边、挂单、花毡、搭兜上能够看到各种精美的刺绣。
哈密维吾尔民间的刺绣品除具有本民族传统特色外,还融入某些民族艺术的精华,传花色、构图和色泽为多样。从花样品种看,除花、马、虫、兽外还有博古以及花纹集锦等。从构图看,柜边、花纹讲求对称和有机地相互结合构成;从色泽上看,多以重色铺底,求金求银,花团深浅,彩线搭配精心,整幅的效果对比强烈,斑斓夺目。
哈密的民间刺绣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生活基础,维吾尔、哈萨克姑娘出嫁时,必须亲手刺绣一套嫁妆,这似乎已成为惯例,姑娘们大可施展她们的刺绣技艺。
哈密大枣个大、皮薄、核小、肉厚、色泽光鲜、含糖量高,可与我国著名的山东金丝小枣媲美。历史上哈密王曾把大枣作为贡品送进清宫。清代资料有“枣大疑仙种”的记载。
哈密大枣,干、鲜食皆宜,还可煮食,泡汤、加工罐头、制作枣羹,并能入药,中药称“白益红”,有“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平胃、通九窍、久服轻身延年”之功能。
哈密五堡是有名的枣乡,家家栽有红枣。初夏开花,九月果熟,收获季节,核桃大的鲜枣艳如红宝石,挂满枝头,每树可采二、三十公斤。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红枣已成为哈密三大园艺产品之一。枣园种植面积亦与日俱增。
景 点
1、丝路烽燧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它往外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御作用的,新疆境内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例证。新疆的烽燧遍布天山南北,它们与丝绸之路中道与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护卫丝路畅通的重要作用。目前哈密地区尚保留各时代的烽燧共51座,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区。其中尤数巴里坤县保存的烽燧数量最多,共有29座,哈密市和伊吾县则分别有19座和3座。
哈密地区最早的烽燧建于唐代,现境内尚遗存唐烽燧4座,这就是哈密二堡的拉克苏木烽燧、柳树泉的下马不拉克烽燧、巴里昆三塘湖烽燧、伊吾前山阔吐尔肖纳烽燧。它们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而现今保存的绝大部分烽燧则都是清代建筑的。目前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县城往西至萨尔乔克一线,这里每隔2―3千米就有一座,连绵相望有13座之多,城如岑参诗所云:“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蔚为丝绸之路的一大壮观!萨尔乔克烽隧和巴里坤南湖滨的两个烽燧形状基本相同,基座成正方形,隧体为向上收缩的棱柱形,均为夯土建筑,夯土中夹有红柳枝,并多用圆木构架。萨尔乔克烽隧长宽各8米,高7米多,隧体上下穿架着四层直径8厘米左右的木棍。巴里坤湖滨烽隧离公路400米,隧题高大完整,长宽均达10米以上,高9米多,隧体中穿凿的圆木直径粗达25厘米,烽隧东南还有积新薪院落遗址。在落日余晖下串联一线的巴里坤烽隧显得格外的古朴、严整,它再现了古丝路昔日的辉煌。
2、回王坟
又称哈密王墓,该陵墓位于哈密市西郊回城沙枣井。陵墓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3公顷,四周有围墙。建筑群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大拱拜(即回王坟),埋葬着七世回王伯锡尔及其大小福晋,八世回王默哈莫德及其王妃、王族40人。下方上圆,通高17.8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雄伟壮观,素雅庄重。第二部分是南边的五座亭式木结构小拱拜,东西排列,为历代回王陵墓,现完整保存的只有两座。第三部分为艾提卡大礼拜寺,该寺东西长60米,南北宽36米,占地2280平方米,可容纳5000人做礼拜。大寺顶棚内由108根雕花木柱承重,四壁饰花卉图案及阿拉伯文古兰经,是哈密地区最大清真寺。
3、巴里坤湖
古称蒲类海,位于巴里坤城西18千米左右。湖面略成椭圆形,东西宽约9千米,南北长13千米,面积113平方千米,湖面海拔1582米,湖中有一南北向砂堤,将湖分隔成东、西两部分。东湖碧波荡漾,西湖一片银白,湖东有大片沼泽湿地,湖周是辽阔的牧场。该湖是新疆著名的盐湖。清代诗人史善长曾作诗赞曰:“滟滟溶溶波一片,古苇纤鳞都不见,周三百里磨青铜,历万千年澄匹练”,独具“迷离市罩山峦”的奇景。巴里坤湖流传着“汉姑泉”和“蒲类海”的美好传说。每当盛夏这里帐篷星点,牛、羊、骆、马成群,湖光山色,分外迷人。哈萨克族牧人常在湖滨草原举行盛大的“阿肯弹唱会”。
4、盖斯墓
又称“圣人墓”、“绿拱拜”,位于哈密市大营门西南的一座台地上。据传,唐朝初期,先知穆罕默德派遣盖斯、吾外斯、万嘎斯等三贤来华传教,三人都仙逝于中国。盖斯病逝于星星峡,哈密王曾为其在星星峡修墓。1945年,哈密教徒捐款将盖斯遗骸迁葬于现墓中。
相传盖斯墓遗骸长约六尺余,胸部肋骨之间皮肉相连,颏下的胡须犹存。盖斯墓东西长22米,南北宽12米,通高15米,基座方形,圆形拱顶,遍覆绿色琉璃砖,四周为木柱支撑的回廊,四角飞檐,是一座融阿拉伯与汉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物。
5、鸣沙山
鸣沙山南距口门子约12千米,东侧有302省国道通过。鸣沙山位于巴里坤盆地东缘,四周高山环绕,方圆约25平方千米,地面海拔2010米,沙山相对高度由35米至115米不等,沙丘大都作西北东南走向,西坡缓,东坡陡。沙丘由金黄细砂组成,峰脊尖峭,蜿蜒蛇行,沙丘互相衔接。沙山底部柳条河散流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草甸沼泽,水份经蒸发在鸣沙山周围形成一个偌大的蒸汽共鸣箱。当人们从鸣沙山顶向下滑动时,由沙粒相互挤压碰撞产生的压电能可以转变为弹性能,再由弹性能转变为音响能,该音响能经柳条河共鸣箱共振放大后便可发出“嗡嗡嗡”、“嘶嘶嘶”似轰炸机掠空般的轰鸣声。当多人共同下滑时,其声响震耳欲聋。滑沙人、听鸣沙人无不被激越的鸣沙声激动而欢呼跳跃,手舞足蹈,喝彩声震天。现该处设有旅游接待站,备有滑沙爬犁,沙山上建有二百多级登山木梯,为滑沙娱乐活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鸣沙山腹地近年还发现了面积颇大的丘间盆地,盆地中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树高达2米以上的沙棘林,总面积逾0.6公顷,还有一个长年有水的小月牙泉。鸣沙山沙面下湿沙层分布明显,因此沙上上常生长有茵印绿草,沙丘低洼处还有成片的沙间草药分布,景观颇为奇丽。
相传,唐代樊梨花曾在鸣沙山安营扎寨,一夜之间就被风沙埋没。西杂述诗中“雾里辕门似有痕,相传四十八营屯,可怜一夜风沙恶,埋没英雄在覆盆。”就是对这段故事的描述。这里曾发掘出古代兵器、盔甲残片等文物,似也印证了上述传说。游人面对古兵营和樊梨花马桩等遗迹。怀古之幽思则油然而生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出疆旅游电话: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电话: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