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景区旁边的饭店吃的。
住:-
景点:杜甫草堂,门票60元/人。
典故: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备注:草堂内有卖纪念品的地方,都是一些价格昂贵却无实用的东西,并不建议购买。
描述:“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借用冯至的一句话,对于杜甫,我只略知他的几首诗歌,还是上中学时学到的,这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便是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尤其是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不知道被多少学子引用进了高考作文里。这次朋友从远方来而来,说一定要去杜甫的草堂看看,我便陪着他游览了一番。 走入诗圣的故居,很快就会被浓郁的书法、诗画和楹联氛围所感染,也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体味到了沉淀千年的文化底蕴,即使是睡眠严重不足的我也精神为之一振。虽然是冬天,但依然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萦绕厅堂的潺潺流水。我们最先来到的是草堂大廨,后上网查才知道,廨在古时是官吏办公的地方,因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验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了如此命名。厅中摆放的是由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雕塑的杜甫铜像,我不懂艺术,也看不出好坏,但从那消瘦的身形也可以想到他那忧国忧民的模样。 出大廨就来到了位于同一中轴线上的诗史堂。这里不仅有著名雕塑家所雕的杜甫的半身像,还有很多名人的题词,我印象最深的是郭沫若写的“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的对联,简短的话语却很形象的描述了杜甫的一生。出诗史堂,穿过杜甫诗中描述的“新添水槛供垂钓”,横亘在小溪之上的小石桥及“水槛”,迎面而开的便是“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柴门”了,简单的事物,因为有了诗句的衬托而显得格外美丽。 草堂内多竹。无论是在堂前屋后,庭院之中,还是在小路两侧,处处竹树掩映,相信这也是杜甫刚正不阿精神的代表吧。后来经工作人员介绍,我们才得知,由于茅屋十分破旧,即使经过多年的修补也没能保存下来,现在景区中的,茅屋、柴门、水槛、绿树都是根据杜甫的诗中描述的样子修建的。这不禁让我们有些失望,原来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后人杜撰的,不过来此能欣赏到不少名家的作品应该也算值得了吧。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出疆旅游电话: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电话: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