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崇州街子古镇(下)
从古寺出来,便有下山的小巴。由于时间尚早,我成了车上唯一的乘客,感觉像打车一样。只花了三块大洋,十几分钟的时间,从山路上七拐八拐地便到了山脚下的古镇。
天空中飘起了毛毛细雨,虽然细小,却滋润着古老的街巷。古镇还没有完全苏醒,巷子两边的店铺和人家,多数还上着门板。一清早就开始爬山,此时肚子在咕咕抗议了。顺着街道前行觅食,终于在一条街的拐角处看到了一家“阿婆伤心凉粉”。说实话,真不习惯拿凉粉当早餐,但一时也没找到其它更合适的店铺。
食罢出来,雨还在下。拐进另一条街,便看到了传说中的水渠。传说此地的居民自古就将味江和都江堰环山渠的清泉引入街道两侧的水渠,临水而居。妇女在渠边择菜洗衣,洗衣的声音与水流的叮咚之声交相辉映,一片安居乐业的景象。谁曾想,这座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镇也曾是5.12地震中的灾区之一。
这座千年的古镇,曾经目击了宋代王小波起义;古镇的一方水土养育了唐代“一瓢诗人”唐求,滋养了千年的银杏、古楠。王小波起义以失败告终,在此就不多说了。来说说这一瓢诗人唐求,他每写完一首诗,便将诗稿团成一团,投到一个大葫芦里。晚年病中,他将装满诗稿的葫芦瓢投入味江,曰:“兹瓢倘不沦没,得之者始知吾苦心耳。”后来葫芦漂到下游新渠镇,有人认出是唐求的诗瓢,连忙捞起,得其中可辨诗作三十五首半。从此人们争相传抄,唐求也得了“一瓢诗人”这个名号。
元末明初,这座曾经繁华的古镇因战事不断而百业凋敝,落没到只剩下味江边的河街子一条街,得名街子场,并一直沿用下来。一个不老的传说更是从这里流传开来。《中国通史》曾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子朱允文曾一度神秘失踪。而民间多位专家考证,朱允文其实就隐居在街子光严禅院的上古寺附近,一住就是十余年。
东张西望地在街中行走,一位好心的老人看到我这个背包客,便告诉我古街的尽头有座廊桥,过了廊桥还有座御龙桥,到了古镇不能不看。
廊桥,是可以遮风避雨的桥梁建筑,古镇的老人们喜欢聚集于此,或许聊家长里短,或许谈家国大事,亦或交流着其它心得,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实着每一天的日子。
前行片刻,一尊石像矗立在眼前,若不是他手中握个大葫芦,真要把他当成李冰。不同朝代的古人,雕成石像咋长得这么像呢?
离石像不远,便是御龙桥了,桥前推着砖石,貌似还没有完全竣工的样子。桥的两端各有一座三叠檐牌楼,檐角雕工精美。两对石狮分别守于牌楼之前。桥下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味江了,水流并不大,也许此时不是雨季吧。据说此桥始建于乾隆年间,却几经损毁,到嘉庆二十三年终于修复成功。但在5.12地震中,此桥再次损坏。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再次修复。这样一座古老的长桥,真是多劫多难呀!
在桥上远眺,灯盏窝上架起的小石桥,看上去那样秀美、那样单薄,让人不忍心踩上去。
再次返回古街时,店铺全部开了门,一片祥和的景象。古井老灶前的那口八角井,依然静静地躺在那里,三百五十年了,鉴证着每一个晨曦与黄昏。此井深邃古老,既为古镇居民提供饮用之水,又备防火之需。
店内的老灶青梅窖酒和相思鱼,看上去极为诱人。不过对于刚吃过阿婆伤心凉粉的俺来说,肚子容量实在有限,只能作罢。
走在古老的街道中,一砖一瓦、一只水缸、一块招牌,都散发着古韵。雨若有若无地飘洒,打湿了路面上的青石板。远远地,看到街的尽头竖起一座塔。问路边廊下小坐的居民,那是座什么塔。人家先是很怪异的表情,然后告诉俺那是字库。想象中的字库是收集一些怪异文字的地方,像藏经阁那样,没想到居然是座塔。后来看了介绍才知道,人家这个字库是焚烧字纸的设施,建于1852年,也就是咸丰年间。只可惜此字库已不是最原始的字库,因为5.12地震中,该塔塔身及塔刹严重受损。此时看到的字库,是不久前刚刚修复完毕的。
字库前的广场上还推积着一些建筑材料。四株高大粗壮的银杏树在广场中心拔地而起。据说这是“一瓢诗人”唐求当年亲手所载,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呃,快要成精了……
街口的石牌坊下方还围着施工围栏。古镇的很多地方一派欣欣向荣的建设景象。据说2009年街子政府投资十个亿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开发,欲把古镇打造成为一个“慢生活”休闲小镇,并争取在2010年5月让古镇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街子,加油!
(走访时间:2009年10月)
关键字: 建筑材料 银杏树 青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