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明代古村—贵州屯堡
今天的贵州,仍然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这里的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时至今日依然恪守着其世代传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习俗,历经600年的沧桑,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这是一段关于明朝移民的历史记忆,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它既保留了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专家称,屯堡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后的明代古村。 明代驻守军队形成了古村屯堡明代是云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时代。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并把军队留在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在当地,军队的居住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600年过去了,屯堡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娱乐方式等依然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 600年前明帝国遍布全国的军屯哨所,早已湮灭无迹,而贵州高原腹地留下的屯堡人和他们的屯堡文化,仍在坚强地证明当年的讨伐厮杀。生存在贵州腹地安顺的广袤土地上的大明帝国的遗民,还顽强地保留着祖先留下的生活传统、服饰习惯、饮食口味甚至语音腔调。 从贵州中部一直向西,向西,就是云南。这是从内地通往这个著名的西南边陲最为便捷的途径。 从600年前开拓的古驿道到后世修建的公路、铁路,都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延伸。 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开始,这条入滇通道上不知发生过多少战争。为了维系中心腹地与边塞南国的一统江山,一代又一代的军人在这里不断洒下鲜血,无论他们手中拿的是长矛、弓箭还是刺刀、步枪。 1381年,雄心勃勃的大明军队逐步把蒙古人的势力赶出中原、塞上、关外。在大明军旗引领下,与元朝政府军征战无数的30万军汉从遥远的东方迤逦而来,为登基不久的朱元璋拿下梦想已久的云南,剿灭盘踞此地的元梁王把匝瓦尔密。鼎定云南之后,朱元璋害怕无数兵将用流血换来的大局又变成权力的真空。一道圣旨将强大的帝国军队留在云贵高原,建立卫所。这个决定改变了数十万人的命运,来自江南、中原的精锐部队沿着横贯高原的咽喉要道次第布防,按照明军的编制驻扎下来。 今天,在这条通道上行走,我们看不到战争的影子。顺着黔滇公路从贵阳出发,一路西行,春阳和煦,曾经的血腥厮杀成为实难寻觅的历史遗迹,湮没在田园山间。而以卫、所、屯、旗命名的地方随处可见。这都是当年朱元璋部队戍守贵州留下的痕迹。 屯堡建筑 从至今仍保存的比较完整的屯堡原始村落来看,村落布局多采用中轴线分割布局和点线分割布局.点线分割布局最具有典型特点,这种布局形式以寨中央空坝为点,向外辐射出纵横交错道(线),巷道把民居分割成一片一片(面),构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在狭长深邃的巷两端做有可供御敌的门:每条巷既能单独防御又 可互相形成整体防御。进入巷中就如进入了迷宫,如敌人冒然进入,关上巷门,就如关门打狗一般。在原始的村落布局上我们发现,屯堡民居极少有单体民居独立存 在,它们都是户靠户的紧挨着,从寨子中心的“点”向外扩展,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屯堡民居建筑具独立, 同时又跟整个寨子的布局浑然一体, 单体和整体做到了完美的结合。 依山傍水,可攻可守 屯堡村寨的选址非常讲究,寨前要有可供灌溉的河流,寨中有饮用水源,寨后有靠山,进则可攻,退则可守。屯田的本质决定了屯堡建筑的风格。屯堡寨子的前面是阡陌纵横的田坎,有丰富的灌溉水源,利于耕种;寨后的靠山高而险峻,登顶可以远眺,观察敌情。原始的屯堡四周都有石砌城垣和雄伟的寨门,寨门和城垣都采用坚固的石料垒砌, 高大雄伟,站在寨门上即可看清进攻之敌的情况,不利于敌方;待进攻之敌筋疲力尽时,则可聚集屯堡中的兵力出而击之, 或于靠山顶燃 放烽火向其它屯堡报信,等待援军共同夹击敌人, 如援军迟缓,坚固的城垣和复杂的巷道又可坚守;寨中有囤聚之粮,有饮用水源,为坚守提供了条件,一般数日无忧;就算敌人攻破了屯堡的外围防守,屯堡寨中民居和巷道还可以独自为堡,与敌人进行巷战,高大的碉楼和巷道民居随处密布的射击孔、梭标孔对入侵之敌同样有致命的威胁。 精雕细刻,琼花瑞草 屯堡建筑虽然把军事功能在首位,但也不完全一味是粗犷的东西。屯堡人的民居建筑雕刻还是十分细腻精巧的,特别是屯堡民居的门头雕刻最为繁富,有花窗、花板、垂花柱。每个部件都饰以不同的图案,最为典型 的是吉语类的福(蝙蝠)、禄(梅花鹿)、寿(麒麟)、喜(喜鹊), 正宗传统的汉族雕刻图案;民居内部的花窗、花门、柱础等雕刻也多如此,有钱的读书人家的门板等处 还雕有诗词书画,这些雕刻图案与当地少数民族的民居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江南汉族移民文化秀丽的地方。凤阳汉装一一屯堡服饰 屯堡女人是屯堡文化的忠实守护者, 一身奇异的“凤阳汉装”一穿就是六百多年。翻阅《安顺府志》会看到这样的记载, “妇女以银 索绾髻分三绺,长簪凤阳妆也”。这明确地说明了屯堡妇女的装束是朱元璋老家汉族妇女和正统装束, 这一身奇异的靓装还为屯堡人惹来了“风头笄”、“凤头鸡”、 “凤头苗”的“等苗夷”称谓。 1902年10月31日, 日本著名的考古学家,人类学家 鸟居龙藏先生对贵州进行考察时,途经天龙屯堡,对屯 堡人进行仔细考察,在他的游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处于偏僻之地,难以接触到新的文化,依然保留明代江南 的民俗,原原本本的头饰发型,这对于后来人口众多的汉族移民,则感到异常稀奇。”是的,屯堡女人这一身装束确实足以让后来汉族移民新奇,到鸟居龙藏考察时 毕竟已经是五百多年前的明代汉族装束了。 一清朝彻底废除明代的屯田制之后,屯堡人由二军户”转变为普通百姓,身份降低了。山外面汉族的装束 随着改朝换代也跟着改变了,只有“处于偏僻之地”的屯堡人依然固我,延续了前朝的正统装束。女人的发型 仍然是“三绺头”,三绺头是一种“前发高束,形似凤凰头”的发型,所以后来汉族移民和清政府官吏又称屯 堡人为“凤头笄”、“凤头鸡”、“凤头苗”。这样的称谓反映了屯堡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少数民族一样受 到歧视。虽然如此,屯堡人心态依然有优越感 自认为是汉族道统的心态仍然存在。女人们的正统装束还是三 绺头,戴银耳环,年青的已婚妇女包白帕,老年妇女包青帕,身穿斜襟右衽的蓝色长衣大袖,一副大明朝江南 汉族女子的风韵。 天龙屯堡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穿这种“奇装异服”的屯堡妇女,在对屯堡文化进行研究、保护、开发的今天, 屯堡女人这身装束已经成为研究明代汉族服饰的活资料,对旅游者来说这简直就是行走在高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屯堡的人与文化 屯堡人——一种对明代汉族移民群体的特称。据《平坝县志》记载,”屯堡者,屯军驻居之地名也……迨屯制既废,不复再以军字呼此种人。唯其住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居住地而名之为屯堡人,实则真正之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后裔嗣也”。 《安顺府志》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口随之至黔。” 当地居民的大量传说及家谱印证了以上记载,说明今天的屯堡人确为明初屯军的后代子孙。屯堡人历经数百年变迁而未被周边环境净化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屯堡文化源于明朝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公元十四世纪中叶,朱元璋力逐群雄,一统中原,建立了明王朝。可是在西南边陲的云南,还有一位前朝梁王把匝刺瓦尔密,踞西南高山之险,仍在负隅顽抗,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亲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统率江南将士三十万人出征。取道贵州,西挺云南,三十万父子兵告别家乡,越长江,过洞庭。 梁王败死,云南收复后,明朝为要长久地控制西南,必须稳定贵州,于是命令整修通往云南的各条一道,并在驿道沿线设卫所,派重兵驻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新皇朱棣派顾成为大将,统兵五万屯驻贵州。至今,当你打开贵州地图,沿古驿道一路看去,就会发现许多与军事相关的地名,如镇远(水镇远驿)、平坝(平安之坝)、安顺(安宁顺达)、关岭(险关峻岭)等等,无不打着当年遣汉制夷,驻守屯兵的印记。 这一屯,就让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后代屯了600年。至今安顺境内,以屯、堡、铺、哨、所、驿、关等为名,冠以王、张、雷、郭、单、蔡、吴、鲍、金、刘等姓氏的屯堡比比皆是。 当年这些屯兵亦兵亦民,自己耕田种菜,与从江南家乡迁徙来的家人一起生儿育女,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随后调北填南而来的人有工匠、平民和犯官等。不管是征南还是填南而来的这些人,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屯堡人”,屯堡人带来了各自的文化,经过六百多年来的继承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
关键字: 优越感 奇装异服 少数民族 居住地 改朝换代 清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