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归来
记忆中最早知道梵净山,却是在武侠小说里,是侠客高人退隐之地,而侠客高人多选择景色优美而常人难到之地居住,因此梵净山于我一直有种神秘的吸引。后来慢慢了解到:梵净山位于贵州东北部铜仁地区,跨江口、松桃、印江三县,是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570.5米,历来作为黔东名山佛教胜地、是代表未来的弥勒佛的道场。早在1986年就被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划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区内险峰怪石林立、造型奇特,有著名的蘑菇石、万卷书、金顶。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多种古老的珍稀树木如珙桐等,黔金丝猴等珍禽异兽亦栖息于此。由于交通不便宣传不足等种种原因,至今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南方小城炎热的仲夏,同伴获得意外的假期,带着对梵净山的幻想与向往,我们在决定出发不到24小时内收拾行囊,匆匆踏上开往贵州玉屏方向的列车。列车经过16小时的行驶,穿越粤、湘、黔三省,在次日中午13:06时抵达铜仁地区的玉屏车站。刚走出舒适的空调车厢,热浪立即扑面而来。高原火辣辣的太阳悬在头顶,明晃晃的阳光格外刺眼。小小的站台,拥挤的人群,不起眼的车站大楼,就是贵州给我的第一印象。出站后往左转前行约50米,是简陋狭小的汽车站,没有直达梵净山的车,于是买了往江口县城的车票。司机说13:30发车,票面打着立即上车,我们却在没有空调、闷热难耐的破旧中巴车上等了近半小时,司机才慢腾腾的发动车子。原是为着节省时间免中转麻烦,选择直接到江口的班车,谁知却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这条从玉屏经民和、岑巩往江口的县道,大半是窄窄的崎岖的盘山土路,晴天烈日风大尘多,三个半小时下来,我们头上脸上身上已积了厚厚一层尘土。好不容易到了江口汽车站,立即又买了往梵净山的票,17:50发车。从江口往梵净山去的车况略好,路况也好些,是两车道的柏油路。车子在山间盘旋,窗外夕阳斜照,青翠的行道树掠过眼帘,高高低低的梯田错落有致散布山间。凉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秧苗轻轻摇曳,间或看到两三头牛慢吞吞地走在田垄上,处处洋溢着田园气息。午间的燥热早已消失无踪,心情变得轻松愉快。清澈的太平河伴着公路蜿蜒,偶尔可见靠近村落人家处,孩童在游泳嬉戏,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一小时后,到达梵净山山门所在地——黑湾河。至此,我们已经连续奔波二十多小时。是夜,投栈吃饭,早早歇息。次日早起,正式开始登山之旅。资料显示,山门到山脚鱼坳还有9公里的路程。看看手表,七点不到,时间尚早,我们决定慢慢走过去,当作登山前的热身。山路略窄,但修得很好。路两旁一边是满目青翠的山坡,一边是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清晨舒爽的风轻轻地吹着,我们信步前行,呼吸着山谷中的清新空气,聆听着林间不知名鸟儿悦耳的歌唱,分辨着路旁各种不同的花儿草儿。路上没几个行人,偶尔有几辆车子鸣着喇叭从身旁呼啸而过,划破山中的宁静。没走多远,夹道的修篁间出现一个古朴的牌坊,上书“梵净山”三个大字,大概是以前的山门吧。牌坊两旁立着一些大大小小古旧的石碑,记载着梵净山过去的种种,昔日的繁华与热闹现在已归于平淡。这就是碑林。稍作停留继续前行,不远处有一座横跨河道的铁索桥,对岸是修葺一新的观音阁,山墙上夺目的色彩、殿阁间摇曳的彩带、大殿外漆成金黄俗气的弥勒佛像,让观音阁变得象个花哨的外来客,不再相容于四周的青山绿水。对这样的寺庙没多大兴趣,摇摇头直接走过。山穷水复、柳暗花明,鸟叫虫鸣、莺声燕语,就这样边走边看边听,行行复行行,三小时后,我们到了鱼坳。休息片刻,吃过早点补充体力,我们准备登山。通往登山台阶的小道旁,站着许多抬滑竿的山民。看见我们背着包,立即围了上前,七嘴八舌地鼓动我们坐滑竿,说山路难行我们这样子很难登顶。他们并不知道,我们选择梵净山,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想用自己的脚踏足那传说中的7980级台阶!微笑摇头,脱离他们的包围,来到零起步处。面对真实呈现眼前的台阶,心里不禁暗暗思量,自己能否坚持走完这些台阶,顺利完成对自我体能与毅力的考验。如果能够一鼓作气坚持到底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大不了就地留宿调整状态次日继续,反正在山上食宿方便得很。毕竟对自己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初步预计午后我们就能坐在峰顶笑看风云。算了,多想无益,行动最实际,与同伴喊着拍子,一起踏出上山的第一步。 刚开始几十步,久经磨练的青石台阶还算平稳,再往上就渐显沧桑,变得陡峭、崎岖不平了。我们小心翼翼地慢慢往上攀登。途中,与江口县的父母官“狭路相逢”,多次到过梵净山的他告诉我们,上山路途遥远且前半段三千多步比较陡峭,后半段情况稍好,不妨前松后紧安排时间保留体力。谢过他的指点,我们继续前进虽说是周末,上山的游人并不多,碰到的多是梵净山附近的当地人,间或有三两个远道而来进山礼佛的香客。时近正午,行走于山间小径却无烈日暴晒之虞,皆因梵净山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头顶上永远是一片浓密的绿荫。阳光偶尔穿透层林,斑驳地洒在青石上,犹如星之碎片。台阶时高时低,随着山势逶迤。沿途古木参天、幼树挺拔,树下枯叶朽木青苔蘑菇共存,林中珍禽异兽繁衍生息,自然界的生物在此得以自由地成长。我们并没有看到传说中聪明慧黠的金丝猴,也许,它们正躲在密林深处用那双大眼睛窥视着我们。那可爱的鸽子花,已在五月绽放她的美丽,此刻混迹于漫山的绿树中,我们却无法将她辨认出来。走了约一半路程,路上不断重复着类似的景致,想停下来居高临下眺望远方的景色,均被茂密的枝叶遮挡了视线。开始时的新鲜感渐渐消失,疲倦悄悄找上我们。从清晨坚持到现在,的确有点累了,脚步也慢慢变得沉重起来。身上的衣服已经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好几回,不为生计只为兴之所致而挥汗如雨的感觉很痛快。累了随意捡个有太阳的地儿坐下休息,让阳光烘干汗湿的衣服,然后再继续上路。虽是仲夏,有两回坐在太阳晒不到的荫地里,时间略长就会发觉凉飕飕的山风吹得汗毛也竖起。山上的清凉与山下的炎热形成鲜明的对比,难怪人们夏天都爱往山上跑。近八千个台阶的山路尽头似乎还是遥遥不可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为了让漫漫长路走得轻松一点,于是把自己幻想成马拉松选手,将登山途中的休息补给小站设为不同时段的目标:1000步、1380步、1800步、2088步、2400步、3200步、3600步、4500步、6600步,誓要将它们依次逐个拿下。沿途不时遇到素昧平生的游人,彼此本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想法,互相打气加油,共同为登顶而努力。在体力不支时,这友好的鼓励无疑能振奋士气。就这样,我们一步一步往上攀登,一步一步向每个目标靠拢,一步一步逼近峰顶。记忆中最早知道梵净山,却是在武侠小说里,是侠客高人退隐之地,而侠客高人多选择景色优美而常人难到之地居住,因此梵净山于我一直有种神秘的吸引。后来慢慢了解到:梵净山位于贵州东北部铜仁地区,跨江口、松桃、印江三县,是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570.5米,历来作为黔东名山佛教胜地、是代表未来的弥勒佛的道场。早在1986年就被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划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区内险峰怪石林立、造型奇特,有著名的蘑菇石、万卷书、金顶。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多种古老的珍稀树木如珙桐等,黔金丝猴等珍禽异兽亦栖息于此。由于交通不便宣传不足等种种原因,至今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南方小城炎热的仲夏,同伴获得意外的假期,带着对梵净山的幻想与向往,我们在决定出发不到24小时内收拾行囊,匆匆踏上开往贵州玉屏方向的列车。列车经过16小时的行驶,穿越粤、湘、黔三省,在次日中午13:06时抵达铜仁地区的玉屏车站。刚走出舒适的空调车厢,热浪立即扑面而来。高原火辣辣的太阳悬在头顶,明晃晃的阳光格外刺眼。小小的站台,拥挤的人群,不起眼的车站大楼,就是贵州给我的第一印象。出站后往左转前行约50米,是简陋狭小的汽车站,没有直达梵净山的车,于是买了往江口县城的车票。司机说13:30发车,票面打着立即上车,我们却在没有空调、闷热难耐的破旧中巴车上等了近半小时,司机才慢腾腾的发动车子。原是为着节省时间免中转麻烦,选择直接到江口的班车,谁知却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这条从玉屏经民和、岑巩往江口的县道,大半是窄窄的崎岖的盘山土路,晴天烈日风大尘多,三个半小时下来,我们头上脸上身上已积了厚厚一层尘土。好不容易到了江口汽车站,立即又买了往梵净山的票,17:50发车。从江口往梵净山去的车况略好,路况也好些,是两车道的柏油路。车子在山间盘旋,窗外夕阳斜照,青翠的行道树掠过眼帘,高高低低的梯田错落有致散布山间。凉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秧苗轻轻摇曳,间或看到两三头牛慢吞吞地走在田垄上,处处洋溢着田园气息。午间的燥热早已消失无踪,心情变得轻松愉快。清澈的太平河伴着公路蜿蜒,偶尔可见靠近村落人家处,孩童在游泳嬉戏,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一小时后,到达梵净山山门所在地——黑湾河。至此,我们已经连续奔波二十多小时。是夜,投栈吃饭,早早歇息。次日早起,正式开始登山之旅。资料显示,山门到山脚鱼坳还有9公里的路程。看看手表,七点不到,时间尚早,我们决定慢慢走过去,当作登山前的热身。山路略窄,但修得很好。路两旁一边是满目青翠的山坡,一边是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清晨舒爽的风轻轻地吹着,我们信步前行,呼吸着山谷中的清新空气,聆听着林间不知名鸟儿悦耳的歌唱,分辨着路旁各种不同的花儿草儿。路上没几个行人,偶尔有几辆车子鸣着喇叭从身旁呼啸而过,划破山中的宁静。没走多远,夹道的修篁间出现一个古朴的牌坊,上书“梵净山”三个大字,大概是以前的山门吧。牌坊两旁立着一些大大小小古旧的石碑,记载着梵净山过去的种种,昔日的繁华与热闹现在已归于平淡。这就是碑林。稍作停留继续前行,不远处有一座横跨河道的铁索桥,对岸是修葺一新的观音阁,山墙上夺目的色彩、殿阁间摇曳的彩带、大殿外漆成金黄俗气的弥勒佛像,让观音阁变得象个花哨的外来客,不再相容于四周的青山绿水。对这样的寺庙没多大兴趣,摇摇头直接走过。山穷水复、柳暗花明,鸟叫虫鸣、莺声燕语,就这样边走边看边听,行行复行行,三小时后,我们到了鱼坳。休息片刻,吃过早点补充体力,我们准备登山。通往登山台阶的小道旁,站着许多抬滑竿的山民。看见我们背着包,立即围了上前,七嘴八舌地鼓动我们坐滑竿,说山路难行我们这样子很难登顶。他们并不知道,我们选择梵净山,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想用自己的脚踏足那传说中的7980级台阶!微笑摇头,脱离他们的包围,来到零起步处。面对真实呈现眼前的台阶,心里不禁暗暗思量,自己能否坚持走完这些台阶,顺利完成对自我体能与毅力的考验。如果能够一鼓作气坚持到底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大不了就地留宿调整状态次日继续,反正在山上食宿方便得很。毕竟对自己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初步预计午后我们就能坐在峰顶笑看风云。算了,多想无益,行动最实际,与同伴喊着拍子,一起踏出上山的第一步。 刚开始几十步,久经磨练的青石台阶还算平稳,再往上就渐显沧桑,变得陡峭、崎岖不平了。我们小心翼翼地慢慢往上攀登。途中,与江口县的父母官“狭路相逢”,多次到过梵净山的他告诉我们,上山路途遥远且前半段三千多步比较陡峭,后半段情况稍好,不妨前松后紧安排时间保留体力。谢过他的指点,我们继续前进虽说是周末,上山的游人并不多,碰到的多是梵净山附近的当地人,间或有三两个远道而来进山礼佛的香客。时近正午,行走于山间小径却无烈日暴晒之虞,皆因梵净山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头顶上永远是一片浓密的绿荫。阳光偶尔穿透层林,斑驳地洒在青石上,犹如星之碎片。台阶时高时低,随着山势逶迤。沿途古木参天、幼树挺拔,树下枯叶朽木青苔蘑菇共存,林中珍禽异兽繁衍生息,自然界的生物在此得以自由地成长。我们并没有看到传说中聪明慧黠的金丝猴,也许,它们正躲在密林深处用那双大眼睛窥视着我们。那可爱的鸽子花,已在五月绽放她的美丽,此刻混迹于漫山的绿树中,我们却无法将她辨认出来。走了约一半路程,路上不断重复着类似的景致,想停下来居高临下眺望远方的景色,均被茂密的枝叶遮挡了视线。开始时的新鲜感渐渐消失,疲倦悄悄找上我们。从清晨坚持到现在,的确有点累了,脚步也慢慢变得沉重起来。身上的衣服已经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好几回,不为生计只为兴之所致而挥汗如雨的感觉很痛快。累了随意捡个有太阳的地儿坐下休息,让阳光烘干汗湿的衣服,然后再继续上路。虽是仲夏,有两回坐在太阳晒不到的荫地里,时间略长就会发觉凉飕飕的山风吹得汗毛也竖起。山上的清凉与山下的炎热形成鲜明的对比,难怪人们夏天都爱往山上跑。近八千个台阶的山路尽头似乎还是遥遥不可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为了让漫漫长路走得轻松一点,于是把自己幻想成马拉松选手,将登山途中的休息补给小站设为不同时段的目标:1000步、1380步、1800步、2088步、2400步、3200步、3600步、4500步、6600步,誓要将它们依次逐个拿下。沿途不时遇到素昧平生的游人,彼此本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想法,互相打气加油,共同为登顶而努力。在体力不支时,这友好的鼓励无疑能振奋士气。就这样,我们一步一步往上攀登,一步一步向每个目标靠拢,一步一步逼近峰顶。终于,金顶近在眼前,终于,胜利在望。此时云雾也渐渐笼罩了金顶,隐约露出小小的峰尖,白的雾黑的峰,好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我们在路边的小亭子坐下来休息,回首向来处,我被左前方不远处的那个小山坡吸引:郁郁葱葱的草地上,缀满了繁星般的洁白花朵。仔细辨认,竟是最爱的高山百合!一阵山风吹过,百合特有的清香沁入心脾,精神为之一振。虽然长在山坡上只能远观不可近赏,但她千真万确呈现在眼前。我惊喜交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大片的野生百合花!她竟然在我最疲惫不堪的时刻,悄然来袭攻我不备,瞬间,快乐溢满心田!舍不得离开,对着百合花海呆坐,直等到云雾渐散,疲倦尽消,我们才继续上路。下午三点,终于到达今夜的落脚点——镇国寺旁的木楼招待所。放下行囊休息片刻,我们重新出门,趁着午后太阳下山之前这段时间游览金顶。经镇国寺门前上去是一块篮球场大小的平坦泥地,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小径,分别通向老金顶和新金顶。我们决定先到老金顶看蘑菇石、万卷书,明日再上新金顶。就在往老金顶的路上,我们重遇高山百合,亭亭玉立在山巅。这回可以走到跟前近距离欣赏她那美丽的容颜,内心充满欢欣。她的花朵较平日常见的百合要小,花瓣正面呈鲜黄色,背面是白色,瓣片两侧缀满暗红色的斑点,近蕊部仍带着嫩绿。生长在这里的百合,面对严峻的气候环境,更显高洁本色。高山上的天气瞬息万变,片刻之前还是阳光普照,转眼又是云封雾锁,眼前的老金顶、身后的新金顶,都掩映在缕缕云雾间,更显缥缈神秘。起风了,风吹衣袂飘飘举,真有点羽化登仙的感觉。越往高处,山风越大,仿佛只要脚尖轻沾,人就能御风而行。承恩寺的断垣残壁间,有热爱户外的朋友扎下几个醒目的帐篷。古老的寺庙,摩登的旅人,相映成趣。蘑菇石下,一对情侣喁喁细语,莫非想让伫立千万年的巨石见证他们的爱情?但愿人间数十寒暑后,他们仍然记得年轻时携手蘑菇石下的情景。万卷书,层层叠叠堆放在山崖,任凭风吹雨打沧海变桑田,始终默默地等待着有心人前来翻阅。云雾越来越浓,对面的新金顶已完全消失在浓雾里。山风夹杂着雨丝,纷纷扬扬飘落在发梢上。寒冷饥饿同时涌上心头,我们小心步下老金顶,回到旅馆休息。黄昏,窗外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树木被雨水滋润,叶子泛起油亮的光泽。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岚,在雨雾的渲染下,越发显得苍翠。两只不畏雨水的鸟儿,拖着长长的尾巴,先后掠过窗前,隐没在远处的丛林中。山里的夜来得快,刚才还见天光,喝杯茶的功夫就完全暗了下来。晚饭时,向旅馆里的人打听明日早起看日出的时刻,回复大概04:45时日出。只是这样的天气,恐怕看到日出的机会甚微。虽然希望不大,但还是想碰运气,临睡前依旧调好闹钟。次日凌晨,醒来披衣观天,头上是厚厚的云层,身旁是浓浓的雾团,太阳不知躲到哪儿去了,看来高山观日出是没指望的了,转身回房继续倒头大睡。六点多起来,晓雾依旧在山间徘徊,久久不肯散去。错过了日出,不甘心连新金顶一并放弃,与同伴商量后,冒着零星的细雨,攀登新金顶。通往新金顶的台阶是新修的,光滑平整,早已被雾水打湿,走在上面非得小心不可。风还是拼命地刮着,人扶着铁索立在岩边,感觉飘飘欲坠,恐怕一撒手,人就会随风而去。低头弯腰俯身,摸索着上了几十个台阶,还是无法与强劲的山风抗衡,唯有认输往下撤。双手牢牢抓住铁索,双脚一步一步慢慢往下移,不知过了多久,双脚重新踏在结实泥土地的那刻,紧张的心情才松驰下来。回旅馆吃早餐,看到昨日上山的游人,大多抵御不了山间的寒气,陆续下山了。饭后,雾气还是没有散去的迹象,细雨重又随风飘来,看来我们这回是无缘登上新金顶了。罢罢罢,下山去吧,世事岂能尽如人意?能够成功抵达,能够完成自我考验,能够看到高山百合,收获已经颇丰,不能再贪心。留点遗憾,给自己日后重来的机会与借口。决定以后整理行囊,我们离开金顶,沿昨日来时路下山。绵密的雨丝很快就濡湿了身上的雨衣,圆而大的雨珠沿着帽檐滴落在面颊,带来丝丝凉意。夹道的灌木丛,叶片上积聚了大大小小晶莹的珠露,不小心碰触,纷纷扬扬又是一场小小的降水。台阶湿润后容易滑脚,我们小心地行走在上面。大约下了五百步,雨停了,回望金顶,依然是云雾缭绕。下山原比上山轻松,我们不疾不徐地漫步林中,悠然自得地观赏小径两侧的森森古树,呼吸着树木身上散发出来的怡人香氛。梵净山的生态保持良好,丝毫不见人为破坏。听说政府有意提高辖内原居民的意识,即使是林中掉落的树枝,也是听其自然随意躺在地上,绝不会被谁捡去当薪材之用。其它动植物更是着意保护,免遭人为伤害。四小时后,我们抵达鱼坳。十分钟后,登上小面的往山门驰去。半小时后,我们已经置身山门外。此时已过响午,我们随意选了一间干净的小馆吃午饭,一小时后乘车离开梵净山,奔赴镇远古城。就这样,我们来去匆匆,告别了梵净山。温馨提示:1、前往:游客可乘飞机抵铜仁后换汽车前往,乘火车可在玉屏站下车换乘汽车。玉屏车站有发往江口、印江、铜仁的班车。建议先往铜仁再转车至江口或印江,此线路相对直接往江口或印江的车次要多、车况及路况更佳。2、梵净山上山路线分为南线和北线,南线从江口上,需全程徒步或坐滑杆,北线从印江上,可乘车直接上山。3、梵净山门票实行淡旺季票价,旺季5月~10月50元/人,淡季11月~次年4月30元/人。4、从梵净山山门(黑湾河售票处)至山脚鱼坳有9公里路程,路况甚好,沿途景色秀丽,若有兴致不妨漫步其间细心欣赏,步行约三小时。若希望保留体力可直接在山门乘坐小面的直达山脚停车场,车行约20~25分钟,车费10元/人。5、梵净山以台阶众多闻名,自备登山杖可节省不少体力。登山途中不时可见蛇的踪影,登山杖可兼作打草惊蛇之用。6、登山途中虽时时可闻溪涧水流之声,实则并无处可接山泉。上山体力消耗大,应在上山前准备充足的饮用水,或沿途在各补给小站购买食水。7、从鱼坳上山,沿途每隔千步左右有补给小站,可提供简单食宿。山顶住宿有几处,条件较为简陋,最好自备睡袋。洗热水澡需另外收费。8、山上海拔超2000米,气温较山下低,山间天气变幻无常,即使夏天也应预备一件薄毛衣或厚风衣,轻便雨衣亦不可少。
关键字: 梵净山 珍禽异兽 蘑菇石 观音阁 金丝猴 铜仁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