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散记:涛声依旧的汨罗江哟
【一】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闽南童谣 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烧肉粽啊......烧肉粽,卖烧肉粽......)端午节,俗称:五月节,在闽南是个大节日。除了传统的包粽子、赛龙舟外,还是纪念女娲娘娘,为了修补“共工怒撞不周山”酿成的“天大窟窿”,而炼石补天的日子(插上一句,《红楼梦》中的那块石头,或称宝玉,据说就是女娲练石时落下的),演变至今练石是不现实的,人们就用“煎麦饼”(闽南方言读作:煎饦,或煎‘饣追’,据《北齐书·陆路和传》记载:梁人人见之而喜,于是设供,具‘饣追’薄饼。这就是俗语话说的“煎‘饣追’补天”)的方式,照样也能堵住这个节气的绵绵暴雨(这只是一个地方的习俗,或称迷信吧,据说除了闽南外,在西蜀也有“蒸‘饣追’”的习惯,这其中的渊源目前还无人考证,除了闽、蜀简称字中都有“虫”的图腾外,还有相同的“悬棺”的现象。其实认真回想一下,闽南的“音乐活化石”南音的祖师爷,不正是后蜀皇帝孟昶吗?)。当然现在的天气,已经远远偏离了以往的节气。坊间新流行的民谣叫做:人不讲道理,天不按甲子,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真实写照。以前有民谚:未吃五月节粽,破裘(棉衣之类的)不甘放。是说过了端午节后,才能真正算是夏天到了,那些冬衣之类的毛衫、棉被就可以收藏起来了。我们再瞧瞧当今,还没到清明、谷雨时节,就已经艳阳高照,暑气连连了。原来的老话:清明谷雨冷死虎母。只能放进故纸堆里,束之高阁啦。在苏杭和闽南一带,端午节还保留有除“五毒”去“四害“的习俗(这与古代的“兰浴”有关,据《大戴礼经·夏小正》记载:五月蓄兰为沐浴。故周以来有朱索桃印饰门、艾人悬户、系五彩丝、挂赤符,以禳灾辟邪之习。),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艾叶、插桃枝以避邪毒,有的人家还要喝上一杯“雄黄酒”。再啰唆一句,当年在西湖边找到爱情的“千年蛇精”白娘子就是喝了这酒,方露出原形,惊死许仙,才有了后来的“盗灵芝,救郎君”和“水漫金山,法海收妖”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可是,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和缅怀呢? 原来感情朴素的民众,因为生怕“忧国忧民,怀石投江”殉国的屈原,被江里的鱼虾所分食,才想出了这招用香喷喷的肉粽,去与鱼虾们“通融”。后来又怕这些生灵不通人情,才又用这锣鼓喧天的赛龙舟,一来惊扰、赶跑它们,二来继续寻找、打捞。这样的民俗也就代代和他的楚辞《离骚》一样传承了下来,到了现在纪念节庆年年有,而且热闹非凡。但是能完整背诵“逸响伟辞,卓绝一世”(鲁讯语)的《离骚》的人,却越来越少,除了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二】 说起湖北秭归,大家都知道,它是位于长江三峡江边上的一座小城,还知道这是屈原和王昭君的故里。而提起湖南汩罗,一个以江取名的县城,恐怕就有些陌生了。但是总能依稀记起,这里曾经是屈原九年流放和最终灵魂归隐的地方,一个离岳阳古城仅七十多公里的地方。 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汩罗江)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汩罗江畔的玉笥山)当我坐着班车由岳阳来到汩罗,这条发源于江西幕阜山,渊源流淌了千百年的江水,还是涛声依旧,一往无前地向洞庭湖滚滚而去。不变的是,岸边青葱翠绿的玉笥山,以及烈女峰上的那十二堆墓塚和眼前的这座祠堂。来到这里,我只有默默地鞠了一个躬,坐在江边,掏出带来的酒葫芦,把酒撒入江中,对着涛涛江水,来遥祭这位埋藏在心中许久的心仪万分的浪漫诗人。知道屈原,是从小时候的电影开始的。认识屈原是从读他的楚辞才清晰的。来到汩罗江畔,也只有大声地朗诵出他的诗篇,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人与事当然随着江上的云彩飘走了,时光也像这流水般,溜走了千年,但是他的浩浩诗篇还在,他的伟大灵魂永不消失。 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屈原(公元前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人(今湖北秭归县)。 屈原的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楚怀王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既明于治乱,又娴熟于辞令,故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列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富国强兵、威震诸侯的时代。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贵族“既得利益集团”发生了“不同政见”,受上官大夫等人的排斥、诬陷,屈原逐渐和楚怀王越来越疏远了。 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全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应”(小时候看电影看到这里,恨死他们啦,尤其是那个张仪,以后才知道,他和苏秦是同窗,全出自鬼谷子门下。在那个时代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一个连横,一个合纵”,搞得整个历史舞台好像就他俩的),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让楚怀王放弃和齐国修盟。受骗后的怀王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其未能成功。最后在张仪的策动下,怀王二十四年,秦楚结下了“黄棘之盟”,楚国彻底陷入了秦国的“圈套”,屈原亦即被逐出郢都。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但是怀王仍然没有接受屈原,要对秦国“狼子野心”的警惕。同年,楚怀王在“武关会盟”中,被秦国扣留,最终客死他乡。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靖绥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交集,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国,空负了自己浪漫的政治理想。历史由此记下了一位叫做屈原的郁闷的“三闾大夫”,和他那些开创一代楚辞风格的代表作:《九辨》、《九歌》、《渔父》、《离骚》、《国殇》、《天问》……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树影婆娑的屈子祠)【三】 从汩罗回来的每年端午节,我都会重温一遍屈原的《离骚》。今天当我读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电话响了,原来是伯父寄来一些自家包的粽子,拿到手时还是温温的,嚼了一口在嘴里,顿时满齿生香,一股热乎乎的雾气润湿了我的双眼,不完全是为了屈原。附录:屈原的《离骚》(因为喜欢,所以抄录。这是一篇大气磅礴、遣词优美、悲壮苍凉的浪漫色彩的楚辞。看了五十遍,你准喜欢,读了二百遍后,应该就能记牢了。译文可上网搜索。)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
关键字: 厨房 汨罗江 粽子 红楼梦 赛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