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黄龙溪,寻找四川小镇之美
古镇黄龙溪,寻找四川小镇之美题记: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注定了孤独,也许我们只是在寻觅相同的灵魂,让我们在孤独时候可以相互温暖。 第一次知道黄龙溪是因为《芙蓉镇》,谢晋在这里让姜文出了名让刘小庆再放光彩,也让这个川西小镇名声大噪,知道已经很久了,不曾想过去:“去黄龙溪吧!”“那里有什么?”“有古镇和焦皮肘子!”表弟在网那端告诉我。其实我刚刚去了丽江,本来就不应该再去这样的地方,人们常说:“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其实感情也是这样的,有的人这一生经历了真正的幸福,对身边的其他人多半是视而不见的“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这应该是幸福的事,可是我以为这也是一种悲哀,其实每处风景依然有它独特的美丽,所以我觉得什么时候都应该带着感恩的心去看我们身边的景和物,才能让自己永远有一颗鲜活的心。知道黄龙溪位于四川平原的南部,距离成都四十公里双流县境内,府河和鹿溪河流经这里,是四川有名的十大水乡之一,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也是古代军事重地,三国时诸葛亮曾经囤重兵在此。 古人云“黄龙渡青江,真龙内中藏”,据说黄龙溪由此得名。成都发往各个旅游景区的车全部在新南门车站,驱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东临锦河,北靠牧马山的古镇黄龙溪。穿过高高的“黄龙古镇”的牌坊,拾级而下,一条深深的小巷通向黄龙溪的尽头。来之前我是有心理准备的,因为我知道我去了美丽的丽江,应该没有什么古镇能替代丽江在我心中的美丽了。可是我觉得黄龙溪更像是一个乡间小镇,这里没有丽江的雅,没有丽江的幽,没有丽江的风情。 这里像我的故乡,准确的说它没有我的故乡,四川著名的水乡——五通桥的美丽,可是我今天踏上的是黄龙溪。这里没有丽江导游挥动的黄旗,没有带队的喇叭声。街道的两边,卖的就是红薯,山药,野生菌…不过我觉得那些手艺人编的小虫,小动物真的是栩栩入神,要不是我怕这些活灵活现的家伙真想带几只回家,这里最多自家制作和采购来的古镇特产———竹叶烟熏豆豉和芝麻糕,可是现代的人已经对这些失去了食欲。走进黄龙溪,就能看见兜售花环和花篮的的老人,虽然她们几乎没有什么颜彩搭配的概念,红红绿绿的,不贵,花篮三元,花环一元,全部是鲜花。 没有来之前知道这里已经是老年人在守望着故土了,可是他们仍然用自己的双手编制着生活。我的心情真的非常感慨,记得小时侯,在外婆家,外婆家居住的地方,曾经是商业非常发达的地方,是有名的盐码头。后来商业萎缩后,妈妈她们那辈几乎全部出去工作了,到了四面八方,也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又把我们寄养在老家。外婆她们这一代人,在抚养完自己的子女后又肩负着养育我们这一代的任务。现在我们已经离开了故乡,只是在有时间,和有心情的时候才回去。 这里的民居多半是明清时期留下的,保存的还是比较好,如果说华丽它不能与成都琴台路的古建筑相比;如果说富足肯定是比不上徽商和晋商的豪宅,如果说娟秀还不如远在云南的纳西民居,可是它就像我的家乡,让人觉得熟悉,亲切。外婆家居住条街也有非常好的民居,记得表哥他们以前居住的房子就非常好,前几年回去已经显得非常冷清,地上长满了青苔,小时候热闹的场面已经没有了,只要悄悄盛开花说明这里依然有人家居住。 黄龙溪的民居一般都是一楼一底,可以想象的出当年这里的繁华,那时一定是个世外桃园,现在走在青石板铺上的小巷里,看见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傍水而建,临江飞檐翘角的木质吊脚楼是古蜀民居“杆栏”文化的体现,多的是感叹,这就像我的故乡。只是故乡没有黄龙溪的商铺,没有卖香卖蜡的,没有开餐馆的,我的故乡更宁静,这里和故乡不同的是,这里没有故乡更纯粹的宁静,可以想象的出,当年谢晋导演在这里拍电影时,十里八乡的老乡在这里看希奇,后来《家.春.秋》《少年朱德》《海灯法师》来了…,更多的游客来了,他们的思想在变,观念在变。现在这里的人们已经有非常发达的商业意识了。 所以虽然我的故乡一路走来,河的两岸榕树沿着河,街沿着树,那些苍劲雄伟的,奇形怪状的榕树,枝繁叶茂,童童如盖,春天一到就发出浅浅嫩嫩的叶子,夏天则变成了墨绿色,远远比过黄龙溪的榕树多和茂盛。黄龙溪的榕树在刚刚进古镇的那一棵据说是可以实现心愿的树,许多树被人披上了红红的布,它们比我故乡的树更有灵性吧。只是这里比外婆家那条街上的寺庙多,这里镇江寺,潮音寺,古龙寺,每当庙会时你也许会看见往日的喧闹场面。而且这里最有名的是每年正月初二到元宵节的“烧火龙”,那
关键字: 四川 芙蓉镇 黄龙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