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过中秋希冀希冀再希冀!
吃月饼、赏月成为中秋必不可少的活动
吃喝:中秋佳节来临的前两天,老妈已经在忙碌,准备应节的食品和菜肴。广式点心就不用说了,大鱼大肉也不用说了,特别的是逢中秋时节,多了几样应节的食物:
芋头:要挑小小的,比鸡蛋略小,入口粉糯粉糯的,甘香甘香的,如摊凉了再剥皮来食,那甘香味尤甚,很值得回味的。而个子大的芋头味道就差些了,时而还有水生生的感觉。
菱角:广东是这么个叫法。形态多样,颜色也多样,而我最喜欢象牛角般、黑漆漆的菱角,这种菱角蒸后那外壳也是硬梆梆的,要耐心地慢慢用牙齿咬去那硬梆梆的外壳,露出那白璧无瑕的菱肉,将其整个剥下来,带着成就感慢慢地放入口里,那菱肉嫩滑嫩滑的、水汪汪的,甜甜的,用牙齿咬着吃太匆忙了,含吮着慢慢吃才是享受的事情。
柚子:全身是宝的水果。果肉饱含水分,甘甜甘甜中又透着一丝丝酸酸的味道,引人入胜。那果皮据说是辟邪之宝,但晒干了也是药引之一。
田螺:民间有传,中秋之日吃田螺,可以明目。所以每逢中秋节,田螺是必现的一道菜肴,老妈做的田螺味道分外好,因为她除了放了豆豉、辣椒等调味料外,还放了一种叫紫苏叶的调味料,恰好将田螺的泥腥味辟去,所以味道格外的好吃。
玩乐:明月皎洁的中秋,节目多多,听大人说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啦,几家人聚在一起神侃赏月啦!看镇里武术队的队员舞火龙啦、点着纸做的灯笼四处玩啦。
最开心的和伙伴们一齐做拱塔:中秋节前的几天,我们已经分配任务,一些人专门收集砖瓦,一些人专门收集干柴枯枝,最好是竹壳,晒干后的竹壳烧起来那火焰特别的旺。到中秋节当日,各自在家吃完团圆饭后,就聚集到一个预先找好的比较空旷的地方,大家纷纷动手做拱塔,先在地上挖个洞,再用砖头和着稀泥打好地基,地基的一面用砖头砌成一个小门,以方便放干柴枯枝或竹壳进去。再用余下的砖瓦添砖加瓦的砌成一个呈尖拱型的塔状体,这不但要讲究手艺,且过程中要小心翼翼的,稍不小心那拱塔可散掉的,ok,在大家的添砖加瓦和呵护下,拱塔完成了,大家兴高采烈的拍着手掌以示兴贺。到点火了,先放一些干硬的柴草,让火势慢慢的大起来,之后就随便放那先前收集的干柴枯枝、竹壳等,直烧到塔体冒着热烟,再洒一些琉璜粉于塔体上,于是大家期待的画面出现了:那琉璜粉经热腾腾的砖瓦一烫,发生化学反应,于是塔体跳跃着五颜六色的火苗,好看极了,伙伴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脸蛋通红通红的,大家围着绚丽多姿的拱塔拍着手掌,叫着、唱着、跳着、喧闹着。琉璜没有了,柴草也没有了,大家才依依不舍看着拱塔慢慢的黯淡下去,直至看不到一丝火星才各自回家或玩其他的节目。
就是在还是学生哥的时代,节目也多的是,同学们相约带着月饼、零食、酒类找一个静静的、上无半片瓦片能舒舒服服看星星、看月亮的地方,大口大口地吃着、大口大口地喝着、天南地北地侃着,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是多达20多人,带着月饼、零食和酒类外,还自己做了十多斤田螺,到仙湖公园玩通宵,海侃、摔跤、讲鬼故事,最后耐不住疲倦,就用荷叶当被子盖在身上就呼呼入睡了。狂玩的结果就是翌日差不多一半人都流鼻水(感冒)了。事隔多年,到今天每逢聚会又会成为热聊主题之一。
现在很久很久没这样疯过了。
现在中秋对于我来说,那感觉越来越淡薄了,如不是见到月饼,仅仅以为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日子罢了。值得一说的间中会在中秋和几个朋友开车到海边,喝着凉冰冰的啤酒,看着那圆圆的皎月,大家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间中还哼几句曲子,舒服极了。
关键字: 一条龙 中国人 吃喝玩乐 广东 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