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普陀:怪石嶙峋 树影婆娑
厦门游走记(1)----南普陀 到厦门,习惯的行程都是要去福建名刹南普陀寺,我们也不例外,到达厦门第二天,导游就带我们到南普陀寺参观。南普陀寺位于福建厦门市区的五老峰下。寺坐北朝南。北依峥嵘凌空、白云缭绕、松竹苍翠的五老峰,南濒大海,风光秀丽。 上个世纪,我曾来过厦门也多次来过南普陀寺,这次到来印像是寺庙内外都比过去漂亮了,特别之处是南普陀没有一般寺庙呛人的烟薰火燎,导游介绍说,这是由于寺里时限定每名游人香客只能购买一根香。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中叶,初名普照寺,五代名泗洲院,宋时称无尽岩,宋治平年间(1064-1067)重建后又改为"普照"。元明之后屡有兴废。清康熙年间(1621-1669)由靖海将军施琅重建,因与浙江普陀山相对应,寺内供奉观音菩萨,故改名南普陀寺,闽南佛教圣地之一。寺内有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和鼓楼、钟楼等主要建筑。西侧为闽南佛学院,东侧为僧房。放生池是花岗岩石条砌筑,东西长,南北短,北池壁正中嵌“放生”石刻碑。寺周围保留不少题刻。著名的有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陈第、沈有容的题名石刻和清朝乾隆的御制碑。寺内有拾级而上,拾级而上,只见两旁怪石嶙峋,树木婆娑,岩石上留下了不少文人墨客的题刻,既有佛界用语,也有赞美山水之词,如 “法性常留”、“大好河山”,为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刹增色不少。山坡有一大石,上刻特大的“佛”字,高一丈四尺,宽一丈,传系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振慧所书,笔力苍劲,行书饱满,最为引人注目。寺内还藏有台湾林爽文、庄大田、朱一贵起义的史料、实物以及1962年郭沫若游寺的题诗手迹。寺后五老峰松竹苍翠,岩壑幽美,半山还建有太虚亭,名山古刹,相得益彰。 爬上了五老峰,极目远眺,厦门大学尽收眼底,红白相间的房子掩映在绿树丛中,背靠着五老峰,面向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难怪人们说厦门大学是国内最漂亮的大学,在这样的环境读书无疑是一种福气。
关键字: 五老峰 南普陀寺 大海 白云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