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岩游记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海拔92.7米,耸峙在鼓浪屿中部偏南的龙头山顶。相传郑成功当年在这里安营扎寨,操练将士,觉得到这里的景色远胜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山顶上有两块巨大的岩石,一高一低,高的一块直立,低的一块横陈,成为鼓浪屿的标志,被称为骆驼峰。《旭亭记》描写日光岩“山罗海绕,极目东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为梵刹呈奇”。进入日光岩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高40多米的巨岩。凌空而立,巨岩峭壁上,横刻“天风海涛”四个大字,下面并列两行大字“鼓浪洞天”、“鹭江第一”,激扬文字,予人以强烈的震撼。日光岩下,有一座红砖大楼,这就是郑成功纪念馆。馆内展出各种文物、资料、照片、雕塑、模型300余件,如诗如歌般地演绎了当年延平郡王郑成功帆樯乘风下海峡,浴血奋战赤嵌楼,驱逐红毛鬼,收复台湾岛,维护祖国统一的壮举,斯德斯行,深得国人的仰慕和钦敬。进入山门,便是日光寺。这里原是一个山洞,巨岩如瓦,覆盖其上,故称“一片瓦”。“一片瓦”巨石嵌空,天然形成神仙殿堂。每当清晨,朝阳从五老峰上冉冉升起,日光寺便首先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因而以日光名寺。明正德年间改建为尼姑庵,日光寺遂改名为“莲花庵”。日光寺屡毁屡建。清朝同治年间,建圆明殿,供奉弥勒佛,并在寺庙前建一八角亭,上挂“日光寺”匾额。日光寺虽是一座规模较小的寺庙,但其大雄殿、弥勒殿对面而设的格局,在全国也属罕见。从莲花庵向上前进,有“九夏生寒”、“鹭江龙窟”两处题刻刻在石巷两旁。石巷由两块森然壁立的高大岩石夹峙而成,上有大树荫蔽,空气潮湿,夏天更是凉风习习,爽人心脾。据说“九夏生寒”寒自“鹭江龙窟”。龙窟是龙的居所,相传远古时代鼓浪屿曾经有龙的出没,至今日光岩仍有“龙头山”的称谓。沿石巷上行,便是龙头山寨。相传这是郑成功屯兵时留下的寨门,曾因致力抗日而发动“福建事变”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错将军见景生情,慨然写下了一首七绝,对郑成功推崇之至:“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屯维今古同;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题诗凭吊:“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觥觥不可淘”。诗的头两句赞扬郑成功在战场上叱咤风云、镇定自若的英雄气概。后两句歌颂郑成功不朽的民族气节。诗中引用了《抱朴子》一书中“虫沙猿鹤”的典故,歌颂抗清将士的不屈不挠,宁死不屈、前赴后继的大无畏英雄气概长留人间。寨门右侧有“宛在亭”,“宛在亭”下有一巨石,上端平坦,高15米,宽6米,坐南朝北,与厦门隔江相望,相传是郑成功水师操练台。巨石下方刻有“闽海雄风”的赞誉,另一块岩石上刻有郑成功手书行草五绝诗一首:“礼乐依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开寿域,东海酿流霞”,抒发了郑成功尽忠报国、匡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在“闽海雄风”碑附近,还有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题刻“脚力尽时山更好”七个大字,融隶篆于一体,笔法俊逸潇洒,寓意风趣体贴。游人至此,无不勉力攀登:更上一层楼,风光在顶峰。从寨门拾级而上,途经“古避暑洞”,这是一个由两块巨岩相互倾斜而成的“人”字形洞穴,洞宽五丈见方,两端洞口相通,洞顶上方有清代台湾诗人施士洁的隶书石刻。夏日至此,洞内清风徐来,凉意自生,委实为游客逗留片刻的好地方。洞左有一座窈窕小亭,挺起细细腰骨,似为游客遮阳避雨,因名“伞亭”。旁边的岩顶,还有海蚀地貌造成的神仙遗踪——一个“仙人”洗脚的石盆,长年累月盛着水。近旁还有“仙人”的脚印,看似三分象,想有三分真,自然也添趣不少。穿过“古避暑洞”,攀着悬崖峭壁,爬梯往上,跨过天桥,便来到日光岩顶的百米高台。岩顶平台不大,四周环绕栏杆,置身其中宛如站在一艘驶向大海的巨型游轮中。淋浴天风,倾听海涛,云蒸霞蔚,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人世的艰辛,心底的烦恼,都在这云舒云卷中灰飞尘净。纵目远眺,厦鼓景色,鹭江风光,奔来眼底,大担、二担、圭峰、青屿尽入图画。好风沁人,耳际传来动听的《日光岩铭》:“日光岩,石磊磊,环海梯天成玉垒,上有浩浩之天风,下有泱泱之大海……”
关键字: 日光岩 骆驼峰 鼓浪屿 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