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桥
早在唐长庆二年(822年),明州刺史应彪就在东渡门外奉化江口架设“东津浮桥(后移置今灵桥址),甬人交口称便。相传始建时,由于江阔水深流急,桥基总难打牢。正当山穷水尽、一筹莫展之际,一场骤风暴雨不期而降,眨眼之间又云破天开,半空中出现一道虹,七彩辉映,经久不散,桥工们心领神会,当即照着虹的位置下桩,结果桥桩很快打成,桥就造起;因有此灵异,遂取名“灵显(现)桥,简称灵桥。传说虽神奇,构筑实简陋桥系16只扁舟排列组合而成,上铺木板,全靠船体承负桥身重量,唯随潮汐涨落上下起伏,行走其上,极不稳固,时有链崩桥断,舟覆人溺之患,进入台风暴雨、大潮汛期,更是险象横生,惊人心魄。1926年8月,就曾发生40余人在此罹难的惨剧。1932年,邑人慷慨解囊,集资兴建钢结构桥。工程由德国人汤姆生承包,于1934年5月破土动工,至1936年6月竣工通车,一座长九十七点五米,宽二十米,无桥墩、下承式三轴钢梁环洞桥,横空出世,气吞如虹。桥体银灰色,直柱林立,拱梁飞架,颗颗铆钉犹如点点繁星,线条简明流畅,造型壮丽挺拔,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甬人的骄傲。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四日下午,我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军六十五师许昌连勇士,从江北下白沙渡江挺进到灵桥东堍,与盘踞在桥头三座楼房里顽抗的敌军展开激战,灵桥终于被攻占了,但是五名战士的热血却洒在了桥头上。灵桥可以作证: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五日拂晓,六十五师官兵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灵桥,与兄弟部队在市中心会师,宁波全城宣告解放!解放了的宁波人民,在新生的人民政权领导下,正着手翻开历史的新篇章,但盘踞在舟山群岛的国民党军队妄图阻挡解放大军的进军步伐,从一九四九年九月中旬开始,对以灵桥为中心的市区进行了二十八次大轰炸,灵桥桥面落下了累累弹坑,江厦街、东渡路、百丈街等地5800余间房屋在连日大火中被焚毁,昔日繁华之地沦为一片废墟。在反轰炸、保路桥的日日夜夜里,宁波第一代市政工人身穿号衣的市建设局职工们,脚蹬草鞋,自带饭盒,冒着轰炸余波的危险,一次次挺身抢修灵桥和附近路面。在连续四个多月的轰炸中,灵桥始终屹立在奉化江上,解放大军和渡海作战物资,按计划源源不断地通过灵桥hellip;hellip;经历了宁波解放枪声和血火洗礼的灵桥,如今虽已年过花甲,但仍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老宁波都知道,桥西北堍的江厦街,是钱庄银楼云集的金融大本营,为往昔甬城最繁华之所在。历经宋、元、明、清而不衰,故甬人常以“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这句话为荣。
关键字: 国民党 建设局 新篇章 日日夜夜 源源不断 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