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里-鲁迅笔下风情园
在绍兴鲁迅纪念馆西北侧,有一朱家台门,又称“老磐庐,它西接周家新台门,东邻周家老台门,北临东咸欢河。朱家台门环境幽雅,且寓古迹,为古城绍兴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花园台门建筑。朱家台门的主人叫朱阆仙,即买下周家新台门的“朱文公的子孙。朱家台门原为越王望花宫故址,系明初名将胡大海官宅的一部分。台门内有百年罗汉松、盘槐、红梅、绿萼梅等不少名贵花木,还有400平方米的一方水池,岁旱不干。清宣统元年,绍兴名士程柏堂亲书“此地为越王望花宫故址,此池下通龙泉,并勒石于池畔,“磐庐因石而得名。关于这块磐石,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这磐石为明代重臣朱赓故物。当年,朱赓荣归故里,途经山东,见到此石,摩挲留恋甚久,其门生适在当地做官,权重一时,便割爱将这磐石馈赠恩师。清光绪年间,朱阆仙发迹,在此大兴土木,又向朱赓后裔购进磐石,并置石于池之北首,还命名其宅为“磐庐。绍兴府教谕(相当于现在的市教委主任) 翁焘曾拜谒此石,并刻有“金廷相公故物 翁焘拜题等字样。 这方池一带的建筑堪称经典之作。方池中建有一亭,圆石为柱,上刻楹联“地似三山春似海,花为四壁船为家,此联出自朱阆仙的亲家,擅写魏碑的陶浚宣之手笔,亭柱的另一楹联是“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横额“鱼乐国为董其昌所题。亭北石桥,直通池中船厅,计有三间,中间一间朝南开门,门楣上方悬有“乐水匾,西首一间朝西开门,门楣上方悬有“宛在水中央匾,东首一间朝东开门,门楣上方也悬有一匾,匾名待考。船厅东边原有扇面亭,从建筑到室内桌椅等陈设均为扇形,别具风格。西边是花坛,植有奇花异草,因时而异。北岸有圆洞门通内室。这圆洞门用四块巨石凿成,上有汪恂篆额“磐庐,旁边有何诗孙撰书的楹联:“泽绵文阙里,墅傍小琅琊。其门框后两扇拉门,合成一个“寿字,构思别致。圆洞门背面,上有“云谷绍芬四字,也为汪恂于“宣统辛亥六月所题,两旁楹联是:“乌柏依然台省地,莺花留得考亭春。如此美景,惜毁于“文革。由于历史原因,朱家花园一直成为百姓居住的杂家大院,2003年春节前后,随着鲁迅故里改造工程的全面启动,居民们陆续搬迁。整修后的朱家台门以鲁迅笔下的人物、风俗为载体,将绍兴独特的人文内涵、历史典故呈现在游客的面前,是解读鲁迅作品的一个很好的辅助陈列。 “鲁迅笔下风情园,总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依次设立“绍俗祝福、“越俗漫话、“迎神赛会、“男婚女嫁等几个主题陈列馆。第一进为“绍俗祝福。祝福是绍兴旧时新年的一种风俗习惯。大厅内设有窗墙,墙上花窗的花格用“祝福两字,用以点明陈列主题,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绍俗版画,大堂正中“南朝圣众祭位肃然,八仙桌上五牲福礼齐全,又在祝福厅两侧小厢房内配以相关的新年竹枝词作为辅助陈列。第二进为“越俗漫话。主要是以丰子恺的漫画配合周作人的亲笔题诗,以木板雕刻的形式展现绍兴的民俗。精巧的木刻、通俗的画面和雅致的文字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在越俗漫话厅天井中,种有一棵桂花树,树下设有绍俗夏季纳凉风情的场景雕塑:祖孙二人在纳凉,祖母摇着芭蕉扇,正在给孙儿讲故事。通过此情节雕塑增强了展厅的饱满度,丰富了展厅的内容。第三进为“迎神赛会。主要用大型微缩景观的展示方式配以简明的历史渊源说明,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地展现“迎神赛会的壮观场面:游行队伍正在抬神巡行,鸣锣喝道,火铳震天。有舞狮、舞龙的,踩高跷、调无常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驻足观望,街上店铺林立,远处几座大山隐约在望,近处河上还嬉戏着几只白鹅。第四进为“男婚女嫁。主要用彩塑的形式演示了婚礼、洞房、迎亲等场景。正厅为婚礼场景彩塑造型,除新娘新郎外,充分凸现绍兴特有的喜庆风俗,如男女双方有“主家老
关键字: 桂花树 男婚女嫁 芭蕉扇 讲故事 迎神赛会 风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