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黄龙山风景区
相传很久以前的一年,东海老龙王三太子奉命到仙都玉虚宫朝圣,见浙闽一带溪河断流、田禾枯列、百姓苦难。遂起怜惜之心,私地放雨。上天闻知,雷霆震怒,着张天师将小太子锁在仙都附近的一块平地上,天长地久,这蛰伏盘卷的小龙,就变地了山。为了纪念好心的小龙,人们取山名为黄龙山。黄龙山:在城北乡境内,景区面积4平方公里,它屹立于新建小平原的东部,它西面平坦开阔,东、南、北三面的低丘环绕。山梁下,有绿雾航的青松族拥着;山梁上,高踞着许许多多不可名状的奇石,跆籍相接;梁下悬崖似鼓如屏,连亘五六里。远远望去,犹如一条盘旋蠕动的苍龙。山中谷幽潭深,古木参天。有金猴捧桃岩、角锥岩、八窗洞、蝙蝠洞、飞舟、铁扁担、珍珠洞等景观,是一处罕有的世外桃源。它四周陡绝,地热血险要,古代建有山寨 一处,是处州北部的军事要塞。山中的黄龙寺,建于唐代,梵音远播,香火不绝,为浙南名刹。宋代文人胡份,元代石抹宜孙,明初名将胡大海、耿再成,农民起义领袖陈滥胡,清代诗人朱彝尊、蔡启樽、袁枚等都留下活动的足迹。 金猴捧桃岩:在城北秀花果园,朝丁南眺望黄龙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猴捧桃岩,它是黄龙山的第一景;山巅上有一中活蹦乱跳的石猴子,捧着大蟠桃,正大胆地张开咀笑呢!如果是晴朗的早晨,在阳光的照耀下,它通红似金,故称金猴捧桃岩。 六牙白象岩:黄龙山入口处,有一族奇石,犹如白象,相传 为佛家四大菩萨之一--普贤大士的坐骑。 狮岩:六牙白象岩的南边山上,立着二块山石,如雄狮高踞着,人们称青狮石,相传为佛家四大菩萨这首--文殊师利的坐骑。略梳岩和十八罗汉石:六牙白象岩和青狮岩和青狮岩西,青松掩蔽中,有星罗棋布的石头,有的直立、有的横卧、有的倾仰、有的团坐,足有二十来块,最著名的是略梳岩和八窗洞。略梳岩,像倒立的山石,顶部圆圆如球,基部由几块小山石支撑,中间非常细小,大有世界足球最高奖--大力神金杯的神采。但当地农民一直认为很像自己的母亲做鞋时所用的角钻,故称角钻岩;它朝南的一面,球形的顶部已塌裂,长期流水的侵蚀,成为梳子般的形状,又叫略梳岩。相传古代有十八勇士在这里和观音比试:发誓要将略梳岩推倒,只见观音不慌不忙地将梳头的梳子,掰成两关,塞到大园石底下。结果任凭十八勇士使出平生之力推它,它依然纹丝不动。这些勇士输了,丧气地留了下来,就变迈十八块山石。 龙潭:黄龙山整体呈“c型,向西开口。开口处有水池三口,依山而存,上下相接,每口足有七八亩水面。《大清一统志》云黄龙山“县西十二里,四壁陡绝,古人屯营列守,旁有池甚清洌,相传 黄龙潜焉,故称龙潭。池在黄龙寺下,作放生池,最上叫宝塔潭,中间为木鱼潭,最外叫罄潭,都以池中的石形而取名。潭上有千寻峭壁,万杆松烟,清影荡壁,竹雾山泉,有飘飘乎羽化而登仙之感。潭内鱼只养不捕,古时候最大的鱼养到数百斤。 黄龙寺浙南名刹;相传唐末湖州德清施坚实,龙纪初(889)以军功官处州刺史。时遂昌卢约已拥兵占领处州,坚实率子约礼、约铨、约言等兵驻缙云,招集义兵、结寨黄龙山相距。施坚实好佛,乾宁三年(896)在山中建 黄龙寺。天佑四年(907)三月,吴越王钱谬、遗子伟潦、传灌和坚实一起攻占温州。五月克处州,卢约战败乱平。不久施坚实辞职,安家于黄龙山下青塘附近。相传他仙游之夜,曾托梦三个子曰“当今皇上赏我功,生赠金紫光绿大夫,列封五都伽蓝护法。儿子们遵父托,遂于寺内塑伽蓝佛像,改寺为护法院。今存有宋末赵崇镳《重修黄龙山护法院记》一文。义军银库黄龙寺,为上州北部军事要塞,历史上有三次建寨。一在唐末处州刺史施坚实,二在元明之际,元将林彬组和明将胡大海、耿再成;三在明下流间陈鉴胡、陶德二、叶宗留义军。明正统十四年(1449),陈鉴湖率福建银矿矿工起义,曾驻军黄龙山,他们带有许多银子。附近村民相传 ,有许多百姓在黄龙山拾银的故事。黄龙寺后参天古木巨石下,存有石缸一处,就是当年农民义军的集体银库。倒立石附近,还流传有藏金银的话儿“角占岩阴人窝金,角钻岩平有窝银。据说银已被人找出挖去,金至今尚未找到。 飞舟银库上行,密林中沿山路向上攀登,不多久即到达黄龙山南脊。山脊四周有似猪如羊,如狮似豹的异石。从山脊向山外望去,田野、山丘、村落历历在目。一石刻“奇形怪状不舟两大字,威严倚立,石外为峭壁,壁上有两巨石,夹首块长数丈,宽丈余,厚七八尺的船形山石。它凌云欲飞,穿云欲渡,俗称飞船,《志》曰称飞来舟。四十年前,电影《两个巡逻兵》,在此拍了战争实地场景,故此处更为人们所钟爱。 西歌上国从主峰向东沿山脊线前行,这里石更奇、峰更秀。有如群龟叠立,有如雄狮踞守,还有扁担横立,八医戒酣睡,它和山下的花果园、北边的金猴捧桃岩,黄同组成一个天然的西游上国。
关键字: 不慌不忙 奇形怪状 纹丝不动 花果园 黄龙寺 黄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