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笏园
十笏园,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位于潍城区胡家牌坊街。明清之际为缙绅邸宅,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丁善宝改建为私人花园,因此又名丁家花园。又因其地甚小,人喻之为“十个笏板。清末状元曹鸿勋题名“十笏园。园内水木清华,建筑布局新巧,融我国南北方建筑艺术于一体。园内有春雨楼、漪览亭、水帘洞、小瀑布等景点。壁上镶嵌“扬州八家郑板桥、金农等人真迹石刻。清代潍县县令,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书画真迹和碑刻陈列在园内。十笏园被国内建筑界誉为“北国园林,能绕水石之盛者,以此为最,于1988年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园址南部临街“倒座一排,院内前部以水池为中心, 四周配置四合式庭院。建筑轴线东、中、西 3条,各布庭院三、四进不等。东路主体建筑碧云斋原为丁氏居室; 西路主体建筑诵芬书屋、深柳读书堂、秋声馆与静如山房等,为丁氏私塾和客房;中路为花园中心,十笏草画位于水池前;四照亭居于池中,砚香楼、北厅位于最后。水池东岸堆叠半壁假山,山顶、山脚配置蔚秀亭、落霞 亭、漪岚亭和稳如舟等亭舍;水池西岸经矩形游廊南通西跨院,北达春雨楼和砚香楼庭院。池岸以太湖石堆砌 自然驳岸,将半壁山和游廊呈弧状连接一起。三路共建亭、台、楼、榭 24处,房舍 67间。其中山顶落霞亭为 1949年以后增建。为突出砚香楼前的空间效果,对假山上下的四照亭、稳如舟、蓬莱三仙岛、蔚秀亭、漪岚亭、小沧浪亭等建筑景点,均采取小尺度构筑。在造景处理上,池东以摹拟自然景观为主,建筑为辅;池西则以建 筑实景为主,仿自然驳岸叠石为辅,虚实呼应,富而不俗,是一处兼具江南、江北园林风格的私家小园优秀实例。1978年潍坊市博物馆迁于此,并按原貌进行了局部维修。1987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现为胶莱平原西部历史、民俗和郑板桥书画收藏研究场所。
关键字: 书画家 博物馆 建筑界 文物保护 潍坊市 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