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江西1700年前的四座神秘祭坛
夕照古坛
这四座祭坛的设计显然是经过精心考虑的。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随地均可祭祀。最初的祭祀场所是比较简单的,如大树下、水边或在杆下。但随着祭祀规范化,逐步出现了固定而又规范的场所。这四座祭坛的朝向不尽相同,那么这其中存在着什么样的奥妙?
《礼记·祭法》注:“封土为坛”,即用土石堆砌成一个高出地面的祭坛。因祭祀对象不同,坛有不同的形状。祭天用圆坛,古称“圆丘”;祭地用方坛,古称“方丘”。坛的高度和宽度因时间、地点、等级而不相同。坛和墠通常位于城郊,偶尔也有设于山上的。秦汉封禅礼,就是在泰山顶封土为坛以祭天,叫“封”;又在梁父山扫地为墠以祭地,叫“禅”;合称为“封禅”。
不过千百年后,武功山上四座祭坛不同的朝向,依旧让人迷惑不解。今年6月,北京神州新纪录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近年来完成了包括七项国家和世界地质公园规划的高级工程师李同德赶赴当地,对祭坛的朝向之谜作了初步破解。李同德认为,古祭坛建筑形式独特,坛为块石拱顶结构,通称无梁殿。葛仙坛面朝正东,契合道教的紫气东来之意,是典型的道教建筑;汪仙坛紧靠葛仙坛之后,面朝东南,也是道教建筑文化的表现形式;求嗣坛,面朝正南,为求子之坛,因观音居于南海的传说,求嗣坛自然面朝正南。而冲应坛的朝向寓意,根据现存文字、图像资料,以及其复杂的祭祀对象,尚很难破解相关谜团。对此,李同德没有作出有关结论。
江南地区罕见的石构文化
古祭坛作为历史遗迹,充满着原始祭祀与宗教祭祀的双重内涵。今人难以理解的是,四座古坛均没有石灰和黏土之类的东西,完全由山石堆成,在近2000米高的山顶上,是一个连树都不能生长的大风之处,为何古祭坛能历经千载屹立不毁?
李同德在现场勘查之后认为,这四座古祭坛不仅在研究道教文化中有着极高的价值,在建筑史上也是一大奇迹,古祭坛这样结构的无梁殿,在我国其他一些地方如山西、四川、河南等地也有,而武功山的金顶四坛(古祭坛)布局奇特,国内少有,其块石结构无梁殿可能是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建筑结构;其结构跨度(内跨3.9米)可能也是同类型建筑之最(其中葛仙坛3.9米×4.4米,汪仙坛3.8米×4.2米)。
芦溪县文物局局长龙成前说,地处海拔1900多米的高山,这一客观原因,决定了山顶的建筑不便用木料搭建,而“跨吉袁间,屹立最高”、古代交通不畅的客观条件,使得建设者考虑最多的是就地取材——遍山的石块成为最好的材料,也成为江南地区罕见的石构文化。不过历经1700年的风雨,古祭坛一度年久失修,漏水、风化现象严重,在近些年,当地各部门都已经着手对其进行过多次维护。
2005年,浙江杭州古文物专家就曾经受邀赶赴萍乡,对古祭坛进行过修缮。值得注意的是,其采用的是古代传统工艺,采用桐油、糯米浆等古时普遍采用的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用作黏合和防水剂。同时用当地与古祭坛原有相同、相近石料雕刻成鳖鱼和葫芦,修补好毁坏的部分。
祷告求嗣得文天祥之说
古代先民的祭祀活动,必然将其神化,掺杂着盲目崇拜,在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中尤其如此。不过,在近些年国内逐渐吹起的祭祀风,更多的是在一种肃穆的气氛中,追思先民们如何创造文明。
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津津乐道的故事,在明嘉靖年间编撰的《武功山志》也有刊载。770多年前的宋绍定年间(公元1232年)的一个普通日子里,吉水县人文仪身穿儒服虔诚拜倒在葛仙坛前,祷告求嗣。四年之后,文仪有了第一个儿子,他就是后来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文仪认为是自己的虔诚感动了上天,特意在葛仙坛前建铜瓦报恩,而若干年后,文天祥也亲写“葛仙坛”三个大字,以表示谢意。当地县志同样有相似记载:“后丞相生而有紫气之兆。逮长魁天下,书‘葛仙坛’三大字,以额兹山昭灵贶也”。祭坛前的香火燃过千百年,文仪当年报恩建立的铜瓦早已不复存在,他当年拜坛得子的故事如今听来也成了一笑了之的故事。只不过,这四座神秘祭坛却逐渐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认同。
关键字: 江西 物品 盛大 神秘祭坛 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