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灯古镇之夜
黄昏时分,来到了千灯老饭店。店里冷冷清清的,一幅萧条的景象。点了个菜,吓了一跳,比古镇周围的饭馆贵出不少。难怪没什么生意,估计当地人是不会到这里来当大头的,也就是我这样的外地人才会慕名而来。好在人家是明码标价,也算不得吭人,愿者上钩嘛。店里没有其他的客人,菜上得很快。整个进餐过程是在一群服务员的众目睽睽下进行的,吃得我这叫一个汗。 匆匆结了帐,为终于摆脱了被人“围观”的尴尬处境而舒了口气。迈出店门,一阵小风吹过,不禁打了个寒颤。再一回头,发现老饭店已经熄了灯。原来我的光顾,延误了她们打烊。 不知千灯这个名字是怎样得来的,但想来应该是有不少灯的。就算没有万家灯火,也得有千家灯火罢。走在青石板小路上,灯并不很多,也不是很亮,倒是皎洁的月光散了一地。不少店铺已打了烊,行人明显减少,一群孩子在巷子中追跑嬉戏着。当那群孩子消失在巷子尽头时,一下子静下来。朦胧的灯光打在老房子的墙壁上,让人很自然地想起影视作品中打更人走街串巷,一边敲着梆子,一边吆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情景。 支起三脚架时,发现其中一条腿的弹簧松了,软绵绵的,像得了无骨症。不得不把三角架当独脚架用,十秒的暴光时间仍因轻微的抖动而模糊不清。正着急时,发现几个小孩从我身后围了过来,瞪着好奇的眼睛打量我的“道具”。我一回头,这群孩子又哗地一下散了,奔跑的脚步声再一次消失在巷子尽头。 出了巷子,沿着河道漫步,河水潮湿的味道一阵阵随风飘来。温柔的光从屋子的窗口透出来,倒映在水里,星星点点地闪烁着。一对恋人在桥头看风景,还有一对小情侣在长廊下呢喃私语。月亮真圆真亮,没有一丝云彩……走累了,就在牡丹亭下的石阶上坐下来,背靠着有些褪色的红色漆柱,看着夜色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对着河对岸的状元码头发呆。 忽然发现,已经很久没有发过呆了。久居城市,每天匆匆地穿梭于水泥丛林,工作和路上占据了一天中一半的时间,余下那一半时间还要睡觉、吃喝、忙活家里家外的一些琐事,各种应酬。在地铁里都要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看报看书。发呆己成了一种奢侈的举动。忽然静下来,得了发呆的机会,便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想过去、想未来…… 街上的人越来越少,气温也越来越低,是该回家的时候了。回到我那临时的窝,一缕月光撒在床前。一个人在这么大的一间屋子里,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却睡不着。一波思念涌上心头,此刻能向谁诉说呢?恐怕只有窗前明月、梁间栖燕了。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关键字: 什么生意 当地人 明码标价 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