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骑拾趣----葛仙故里
野骑拾趣----葛仙故里去葛仙观的路很多,但初次游览的陌生,竟误入苍茫的山野之间。足下山路逶迤曲折。桐、槐、楝、榆等树木搭成了绿色长廊,春风飘摇着,迎面的山溪,随路而转,淙淙有声,一边流过山下的村庄,一边积汇成一个偌大的湖泊,叫葛仙湖。 湖水清澄碧透,西北角的几棵柳树,几乎卧波而眠,鱼不怕人,倏地向我游来,近前捉它,打个涟漪又去。湖之南,是绿油油的麦田,有不知名的鸟儿在上面欢快地盘旋着。走出沟壑,没多时,便扑进一个杏树簇拥的村落里。小桥流水,五六户人家。杏花怒放着,散发着淡淡幽香,使人忍不住要驻足于这一片艳丽的花海中,任思绪放飞。一位大娘从山上归来,身后背着一大捆干柴,赶着一群山羊,还跟着一只花狗。她说,这村叫杏树沟,是湛北乡侯楼村的一个自然村,距离襄城9公里,离葛仙观1公里。 看来,这段山路没有白走,值得。因为我看到了真正的“世外杏源”。我想,当年,葛仙寻道修炼,一定经过这里,看上这方湖光山色、碧水蓝天的风水宝地,才修起这座千年道观。 这时,清顺治年间,襄城知县周应运的《游仙翁观》诗,悠然溜进脑海: “欲访真源何处逢,盘旋数里上云峰。楼台缥缈笼晴旭,松柏蓊郁透晚钟。铉鼎无凡留舐犬,井泉有水简腾龙。神仙自是青冥客,漫向烟霞觅旧踪。” 对面的山叫仙翁山,南北走向,高352米,原叫具茨山。传说,远古时期,黄帝等七位圣人来这里拜访过隐士大槐,遂显名于天下。晋朝惠帝太安年间(302——304年)著名道士葛洪来这里隐炼修道,便有了今日的雅号。北宋初年,大将焦赞孟良在此结寨落草,于南北两端留下焦赞山、孟良山的印记,但逐渐被人淡忘。 山东麓的槐树林有百亩之大,中间也有山溪,穿过它,仍是一种享受。带点仙气道貌的棵棵槐树,赭黑修高,翠叶翳天。太阳光从浓荫中筛下来,不落地,就被野草杂花托住,与升腾的氤氲合在一起,形成了团团云霞。此时,漫山遍野,万树银花,香气弥漫,我真的成“香客”了。葛仙观就坐落在这片槐树林中。
关键字: 山野 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