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皂河龙王庙
龙王庙,原名为quot;敕建安澜龙王庙quot;,座落于宿迁市西北20公里处的古镇皂河。该建筑群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改建于康熙23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各代皇帝的复修和扩建,形成了现在占地36亩,周围红墙,三院九进封闭式合院的北方宫式建筑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顿于此,并建亭立碑,帑金修缮,故又俗称为quot;乾隆行宫quot;。1983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oo一年六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群位于古老的大运河畔,北临骆马湖,南接废黄河,东连马陵山,又与省级森林公园连成一线。其地理位置傍湖连水,交通方便,四季分明,气候宜人。300多年来,龙王庙行宫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和专家学者不断地研究、探讨。同时,她又以其独特的宫式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向人们展示着其独特的魅力。龙王庙行宫建筑群,布局严整,规模宏大,轴线分明,左右对称,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整体呈长方形,双重围墙。中轴线上建筑物主次清晰,错落有致。自南向北,整个建筑群分为六大部分。最南端为古戏楼,额枋上悬挂 quot;奏平成quot;鎏金匾一块,上下门悬有quot;阳春quot;、quot;白雪quot;金匾各一块。该戏楼主要用于一年一度的初九庙会及清帝驾临时看戏之用,一九七六年被拆毁,现仅存1.4米高的石基。古戏楼向北,为青砖铺设的宽阔广场。广场两边有两根六丈高的木质神杆(俗称旗杆),神杆两边有相对应的quot;河清quot;quot;海晏quot;牌楼,清代乾隆皇帝五次下榻龙王庙,都是从quot;河清quot;quot;海晏quot;牌楼门进出的。广场北侧是山门,亦称禅殿。禅殿大门的两旁,置放两尊清中前期的皇家石狮,雄狮重2.8吨,雌狮重2.76吨。石狮的造型为前脚直立,后脚盘曲,昂首挺胸,雄强威猛,象征着大清帝国不可凌辱和中华民族不可侵犯。整个石狮的造型生动,用料考究,省内独一无二,国内屈指可数。山门正门的正上方,青砖镶嵌着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七个镏金大字quot;敕建安澜龙王庙quot;和一方quot;乾隆御笔quot;印。禅门的两旁有相对的两明两暗的quot;脚门quot;,是皇帝和文武官员进出行宫的通道。过禅门进入第一道院落,中心位置是乾隆皇帝下旨建造的御碑亭,平面呈六角形,面积53平方米,十二根朱红抱柱擎托着六角重檐攒尖顶的伞状黄色琉璃瓦屋面。因其为皇家quot;敕quot;建,黄色瓦饰,形状如伞,人们又称之为quot;皇伞quot;。碑亭正中耸立着一块5米高的御碑,碑帽的正面镌刻quot;圣旨quot;二字,碑身正面刻有圣旨全文,主要内容记叙了康熙、雍正皇帝建庙的原由和修建的经过。碑身的背面刻有乾隆22年第二次下江南时,第一次下榻此处所题写的御笔诗文:quot;皇考勤民瘼,龙祠建皂河,层甍临耸坝,峻宇镇回涡,毖祀精诚达,安澜永佑歌,彭城将往阅,宿顿此经过,捍御方多事,平成竟若何,所希神贶显,沙刷辑洪波。quot;碑身、碑帽的两面分别镌刻有乾隆27年、30年、45年、49年下榻此处所题写的御笔诗文。碑座的
关键字: 一年一度 古戏楼 大清帝国 建筑群 文物保护 龙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