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定慧禅寺(定慧寺)
中华寺庙一绝定慧寺定慧寺位于如皋古城东南角,初建于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是一座建筑风格独特的山门北向的千年古刹。据唐代道宣和尚撰写的《续高僧传》记载,隋开皇十一年十一月,晋王扬广(即后来的隋炀帝)在扬州金城殿设千僧会,佛教天台宗实际开创者智_大师应邀赴扬州授菩萨戒,途径如皋,诛茅建寺,取名定慧寺,同时建七级宝塔一座。到宋代时,由于兵火洗劫,定慧寺已经颓败,只剩下断璧残垣。宋元_进士、曾任如皋知县的史声写过一首凭吊定慧寺的诗:寺名定慧知何代,桥古碑横不记年;古树乱鸦啼晚照,故园新碟舞春烟。七层宝塔化成路,五色云衢散上天;惟有玉莲池内水,沧浪深处老龙眠。现存的定慧寺主体建筑系明朝万历年间重建。那时,有个叫素芳的和尚带着性乾、性德两个徒弟来到定慧寺,稍加修葺就暂时住下了。性乾决心修复定慧寺。为了筹款,他用油灯烤脚踝、用铁索盘胸等以示虔诚的手段向大众募化。善男信女深受感动,纷纷捐助。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7年),重修寺院工程动工。不久,大殿便落成了。性乾又立誓取海外的檀香木雕刻佛像。于是他偏袒南游。后来在郁林洲(今广西玉林市)从海外归来的商船上获得一棵一丈六尺长的檀香巨木并就地雕成_卢大佛像。万历四十三年(公无1615年)佛像运抵如皋,置于大殿内。在此期间,寺中湛明上人募建了钟鼓楼,云石上人募建了藏经楼,德林上人到嘉禾(今浙江嘉兴市)购买了藏经收藏。德林上人德学兼优,影响深远,定慧寺空前兴旺。到了清朝,定慧寺的大殿、钟鼓楼、藏经楼又多次动工整修,古建筑一直保护完好,直到1966年“文革前,定慧寺基本保持了明清以来的风貌。十年动乱中,寺内所藏文物悉被毁掠,和尚被赶出庙宇,佛像全被砸毁,殿堂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1983年1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复定慧寺并对外开放。而今,金像重现,殿宇生辉,香烟缭绕,信徒和游客络绎不绝。定慧寺原本是山门南向的。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扰如皋,为了保护城里老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公元1554年修筑了城墙。由于地区扩展,新砌的城墙将定慧寺包入城内。这样,定慧寺北有古城河(玉带河),南有护城濠河,西有宋朝龙图阁学士王觌园的玉莲池(已废),东有寺院开浚的放生池,形成了“水环寺的地势。明万历年间重修定慧寺时,为方便起见,将山门改为北向,整个建筑亦调起来,原山门处改建成藏经楼。定慧寺占地面积约16亩,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外为楼堂,内为殿宇,布局严整,建筑宏伟。山门上“定慧禅寺四个金字在夕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门前置石狮一对,门上设门簪,下安抱鼓石。山门为九檩穿斗式硬山建筑,进山门就是天王殿,迎面一尊在肚弥勒佛像,憨态十足,笑容可掬。两边一副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弥勒佛背座面是韦驮天尊像,一坐一立。殿东西两侧有四大天王塑像,一执利剑,一抱琵瑟,一捧雨伞,一擒龙兽。传说有四大天王执掌乾坤,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殿后一庭院,院中安放万年宝鼎一尊,高丈余。东西两侧是刚重建不久的仿雄宝殿的护门。过二门便是定慧寺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巍峨雄伟,金碧辉煌。大殿为合掌形状串角砖木结构,四个飞檐翘角挂有铜铃。脊正中安放高二米的锡葫芦一尊,两端各有一个党转法轮。饯脊有吻兽。殿高十多米,为九歇式。前附卷棚式走廊,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梁架六副。采用大内额承托梁架。柱为圆木,用接柱造,穿插枋。柱础在素覆盆石构上再置一层鼓形木墩。画梁雕栋,梁枋间安设疏密、层数不等的隔架。大雄宝殿正中,一丈六尺高的_卢大佛(即俗称的如来佛)端坐于莲花之上。在佛额上镶夜明珠一颗,全身用赤金贴塑,红中透黄,光泽灼目。大佛身后佛光中千佛相绕,姿态优美,表情各异。上界是香、花二圣,两侧为梵王,帝释。大殿两厢是金塑十八罗汉。十二圆觉菩萨坐骑各异,隐现云中,呈飞舞状。_卢大佛背壁有“慈航普渡的“五十三参佛山一座。佛山上共塑了一百五十尊大小佛像。观音大士居中而坐,善财、龙女侍立两侧。整座佛山布局疏密有致,庄重优美。_卢主佛及全堂佛像为浙江美术学院副教授、雕塑家詹振辉先生所塑,被中国壁画大师袁运甫教授誉为“当代中国佛像之冠。大雄宝殿这后为藏经楼,前附卷廊,廊檐下安设密檐斗拱。楼檐下悬“法宝阁匾一方。楼上为藏经处,珍藏各种版本藏经。楼下为玉佛堂,供奉1990年由缅甸请回的玉石卧佛一尊。卧佛长12英尺,重6.5吨,由整块洁白的汉白玉石精雕而成。佛像神态安详,庄严飘逸,游人叹为观止。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桉为中轴的两侧,环绕众多的楼堂、寮房。东侧有祖堂、观音堂、引堂、方丈室、关帝殿、云水台、功德林等,西侧有华严楼、念佛楼、斋堂、讲经堂、寮房等,形成“楼抱殿的格局。
关键字: 万历年 四大天王 大雄宝殿 天王殿 定慧寺 钟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