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故居
钱钟书故居,位于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系钱家祖遗产业--钱绳武堂,建于1923年,占地面积为二亩四分八厘八毫,系七开间三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筑之特点。目前,除小部分被拆毁外,大部分尚保存基本完好,是无锡不多的书香宅第。 这所宅第,系钱钟书的祖父钱福炯于1923年筹建的,是一组江南常见的具有传统风格的民居建筑:前后共两进,面阔均为七间。 1926年钱钟书的叔父钱孙卿先生因子女较多,在征得其父同意后,于后园西北角添建楼房三楹;之后又接建楼房一楹,因园内有一树盛开的梅花,故名“梅花书屋。故居大门东侧的三间房,除最东一间是家祠外,其余两间为先生的父亲钱基博教授寒暑假回家期间课子讲学之所,名为“后东塾。先生少年时期常和几位堂兄弟在此读书、听讲、习字、作文。钱教授所著的一本散文集,就是以此塾为书名的,叫作《后东塾读书记》。钱氏旧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极具历史人文价值。仅从本世纪以来,在“爱国、爱民、爱学习的家风熏陶下,江南钱氏家庭中人才辈出。仅“钱绳武堂一脉,有钱基博、钱钟书父子这样的文化学术泰斗,也有钱钟韩、钱钟教、钱钟鲁、钱钟泰这样的科学院院士、学者教授,还有著名工商人士钱基厚、钱钟汉父子。在迎接黎明的日子里,钱钟汉受父亲委托,代表无锡工商界代表荣德生先生过江到苏北解放区,同我党领导人洽谈迎接解放大军解放无锡事宜,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有年仅22岁为革命惨遭杀害的共产党员钱钟仪烈士。钱氏家庭的众多成员为了拯救苦难深重的祖国,有的走上科学救国之路,有的走上实业救国之路,有的走上武装革命之路。他们按照自已的抱负,走各自的道路,但他们最后又都集合在社会主义旗帜下。
关键字: 历史人文 工商界 文化学术 社会主义 科学院 解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