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尽是黄金甲
在安徽黄山附近歙县高山峻岭之中有个隐藏着几十个古朴村寨的霞坑镇,2007年3月13日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我来到这里,被她秀丽的风光所吸引,将她誉为“摄影家乐园”并不过份,摄影家们习惯称这里为“石潭景区”,可能因石潭乃山门所系。 从杭州出发长途汽车沿杭徽公路4个多小时到达霞坑镇的霞井村,转乘中巴车,4公里的路程后就到了石潭村。石潭村在大山山脚下,山民吴晓莉赶来接我们,晓莉找来一辆农用车载我们上山,车在崎岖不平且不断急转弯的狭窄山道上爬行约半个多小时,便到了北岭。晓莉告诉我们,“原来北岭通往外界唯一的通道是一条羊肠小道,村民们靠骡子将生活用品,生产资料,建筑材料运进来,这条土石路刚修好。”北岭是个自然村落,也是最高点,到几个摄影地的距离较平均,故为摄影爱好者青睐。 我和摄友章胜贤住在北岭村晓莉家,晓莉30岁,丈夫在外打工,她带着10岁儿子留守,山里妇女十分勤劳,娇小的她一人种着十几亩油菜、茶叶、桑树、竹林,还利用家中闲房办起摄影之家,有40个床位,每人每天吃住一起收30元,伙食标准6菜1汤,也可自己下厨,加菜另算。晚饭老章主勺搞了一顿绿色“山菜宴”,刚挖出来的春笋,新鲜的蕨菜,带甜味的油菜,南瓜的花瓣,肥嫩的黄瓜,和叫不出名字的乡间野菜,还有一吃忘不了的黄黄的煎土鸡蛋、香香的小鸡煲山蘑菇,很实惠可口。晓莉家中露台屹立于山巅,是最佳摄影点,据说几个大师就在此处拍摄了获奖大作。 晚饭后,雷声炸耳,大雨瓢泼,晓莉给我们泡上特级的黄山毛尖茶,此茶自种自采自烤,味道甘醇,我们在竹林包围的民居里边观雨景、边品茶、边聊天,还用大木盆热水泡着脚丫子,十分惬意。晚上雨渐渐小了,四周归于宁静,只有雨点扫过竹叶的“沙沙”声,偶尔有几声狗叫,潮湿而清新的山风从窗外飘进来,滋润着总是接受尘埃的肺叶,带走喧闹都市的烦躁和疲惫,“春雨伴春眠”,就在这样肆意地享受“绿色氧吧”中进入梦乡。 第二、三天,我们都是天蒙蒙亮就迫不及待上山。不伦登上那个山头,极目所至,“漫山遍野尽是黄金甲”,黄澄澄的油菜花,沿着山坡层层叠叠,金灿灿的一片接一片,还有桃花、梨花点缀其间。人沐着香风行走其中,仿佛是在金黄色的海洋中徜徉。遗憾的是在山里的几天都是阴雨,“山里的天,孩儿脸,一天有三变”,才晴了一会儿,转眼间狂风大作,乌云密布,陈雨淋沥。又一会儿,雨尚未全停,太阳还没露脸,云海就汹涌而至,山顶上的白墙灰瓦古村落在云海中若隐若现,有如水墨画般的仙境,真一个天上人间!我赶紧撑起雨伞,架起相机拍下美景。 老章是个记实摄影家,他拍的《钱塘记忆》系列片,横跨杭州城半个世纪变迁。他喜欢用200定黑白胶片,相机常保持较快速度,以抓拍活动人物瞬间。他约我埋伏在山头桑田里,用长焦镜头对准对面山脊小路上放学的山娃子,可这是《摄影家乐园》,山娃子对摄影师们的惯用伎俩了如指掌,一上路就发现“敌情”,竞主动对我们喊话:“喂!不给照片不准拍!不准拍!”。使计划中的“纪实”受挫,是个缺憾。 15日下山时大雨下个不停,农用车是坐不成了,晓莉戴着大竹叶帽在前带路,我们撑着伞小心跟随着,在泥泞的羊肠小道上高一脚低一脚地摸索了两个多小时,才回到山脚石潭,沿途又是一番风景,可雨太大,拍出的照片不清晰,真是缺憾。 没有几丝阳光的照片是缺憾,还有残破的祠堂、凉亭也是一种缺憾…,但有缺憾的美或许更加贴近现实,使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不由地萌生了贡菊开花“漫山遍野尽是白银甲”的秋季再来石潭的冲动!(附图1-24:[原创]《石潭漫山遍野尽是黄金甲》2007年4月15日摄于安徽歙县霞坑镇)
关键字: 品牌 安徽黄山 油菜花 网游 黄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