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
乾隆皇帝为了对少数民族“怀柔,在山庄外沿墙修建了11座少数民族寺庙,现仅存七座庙宇和一处遗址,被称为外八庙。有分别为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修建的仿布达拉宫和扎什伦布寺的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有由蒙古活佛亲自选址建造的普乐寺,有为安置哈萨克族首领修建的俗称伊犁庙的安远庙,还有仿雍和宫大佛建造的俗称大佛寺的普宁寺,此外还有殊象寺、溥佑寺等,溥仁寺俗称罗汉堂,原有500尊木制罗汉像,1950年毁于雷击产生的大火中,后来政府为其他建筑安装了避雷针。山庄内的万树园还建有大型蒙古包作为皇帝接见蒙古大汗的地点。由于北京夏季炎热,而少数民族一般都是生活在比较凉爽的地区,因此接见少数民族领袖和外国使节一般都是在避暑山庄进行。就是现在,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一起总面积也要比承德市建成区的总面积还大,是调节承德气候的主要绿地。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年,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以独特的风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当年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发现承德这片地方地势良好,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又直达清王朝的发祥地--北方,是满清皇帝家乡的门户,还可俯视关内,外控蒙古各部,于是选定在这里建行宫。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在此大兴土木,疏浚湖泊,修路造宫,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建成36景,并建好山庄的围墙。雍正朝代暂停修建。干隆六年(1741年)到干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继续修建直至完工,建成的避暑山庄新增加干隆36景和山庄外的外八庙,形成界墙内约占地564公顷,其规模壮观,是别具一格的皇家园林,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古代园林建筑杰作。
关键字: 外八庙 建筑艺术 普宁寺 避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