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坐公交车遛弯3:天宁寺
转载
连着两天去天宁寺未遂,越发让人心挂。昨天是冬至,我们有个说法是“冬至大过年”,就是冬至把春节都比下去了的意思,于是想给自己找个借口:去天宁寺顺便可以祈福啊。不过在万事俱备的最后一刻,还是被窗外呼啸的风声的气势压倒,后来听院口买水果的大姐说昨天都没敢出摊,不然人和水果都要冻坏。幸亏,幸亏!
今天没风了,无论如何也按捺不住向往的心情了,全副武装出门。从我这里居然没有直接到“广安门北”的公交车线路,这是什么道理?没办法退而求其次选择坐395路2站到“槐柏树街西口”站,有些地图显示貌似走个200m可以穿到广安门北街,有些又显示没路了,不管了,试一试吧。
站牌在西便门内大街上,下车一看后边北侧有个家属院大门,一条大路奔向西,也不管人家大门挂着来访登记的牌子,仗着脸和脑袋全蒙着,大摇大摆走进去。
果然走多不远就到了路边,看到熟悉的佛塔和大烟囱了。可是路边有围墙,而且外高内低,又把人家“闲人免进”的办公楼院子绕了一圈,也没找到台阶和出口,又是一个看得见挨不着啊。边上垃圾站有楼梯上屋顶,琢磨是不是可以从这里出去,假装去问路,结果人家很热心的给指了道:原来退回去一点点,绕到南边院子,再往西就能出去了。
院子挂的牌子是“五院招待所”,回来一查才知道是兵器工业部五院(现在叫五洲),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俺大学时代的老乡兼死党老黄的工作单位啊,那么近,等他回来述职时聚会容易了。
绕了这几下觉得目的地的距离又远点了,不过远方的路口前天认道时见过,可以放心了。
出了大门,先穿过广安门北街,再穿老北京外城护城河,然后还得穿广安门北滨河路地下通道。
护城河桥上有人在放风筝,真是个好办法,哪比这开阔的没车没树地界啊。桥西是滨河公园,老头老太太在门口下棋。
终于不再有其他意外的到了天宁寺的山门,只要方向对了总是能到的。天宁寺古代是敕建的寺庙,现在是国家级文保单位。今天不贪心,专心致志的只到一个点,最好的时间拍出的照片色彩也会好。
今天没风了,一群老头老太太坐在山门外的台基上晒太阳拉家常。
山门殿里前面供奉弥勒佛,后面站着持杵韦驮,所以也叫韦驮殿。
天宁寺的前身是北魏延兴年间(公元476年)所建的光林寺,自建成至今寺宇屡毁屡建,名称先后改为弘业寺、天王寺、大万安寺,明宣德年间(公元1455年)称今名“天宁寺”。天宁寺塔是辽代都城中心的标志,元军入京火烧北京城,天宁寺砖塔幸免于难,后元大都城址北移。因此它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佛塔的重要实例,还是研究辽代南京(今称北京)城址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据。
啥也不说,先扑到后院去看最著名的佛塔。
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涅磐后,其弟子为在中原传播佛教,将一包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献给隋文帝,隋文帝颁旨在中原三十州各建一塔秘藏,陕西法门寺塔(已经在地宫出土了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天宁寺塔均为其中之一。初建时为木塔,后辽代改建成实心砖塔。虽然塔身实心不设置楼梯,不能登塔眺望,似乎是专门用来安放佛舍利的。但是辽代与隋朝相距数百年,而且契丹族随着辽王朝的灭亡而神秘消失,这个“迷失的王朝”史记甚少,因此,天宁寺塔下是否有安放佛舍利的地宫,便成为天宁寺头号之谜。
天宁寺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57.8米。塔一般为“七级浮屠”,十三层为最高级别,多为皇家特许。天宁寺塔在整体造型和局部手法上表现了辽代密檐砖塔的建筑风格。
塔基为方形平台。底部为须弥座,两道束腰。下层束腰壶门内雕狮兽头,间柱上浮雕缠枝莲纹,转角处雕金刚力士像。上层束腰壶门内雕坐佛像,间柱及转角处均雕有金刚力士像。基座上部是平座,勾栏、斗拱均仿木结构。再上为三层仰莲座,莲瓣初建时是铁制,可以注油燃灯,清代重修后改成砖制。
塔身东南西北四个正方向辟拱门,门侧雕男性形象的天王像,门内雕坐佛像,门顶雕飘带和飞天。其余四面为直棂窗,窗侧雕女性形象的菩萨像,西南和东南窗顶分别为坐狮的文殊菩萨和坐象的普贤菩萨,其余两面窗顶为密宗供奉的五大虚空藏菩萨。天王与菩萨,一刚一柔,相得益彰。塔身转角砖柱上浮雕升降龙。
塔檐为飞檐叠栱十三层,逐层收迭,使塔的外轮廓形成缓和弧线。每层塔檐下施仿木结构的双抄砖雕斗拱。檐下所挂风铃,清脆的叮当作响。
塔顶为两层八角仰莲上托小须弥座承宝珠塔刹。
天宁寺塔雕塑工艺精湛,手法细腻,造型优美生动。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塔身正南面的两尊天王浮雕。两位天王体魄威武,宽胸阔背,紧握双拳,肌肉起伏剧烈。一位怒目而视,一位张嘴呵斥,观者不禁觉得眼前耳边犹如电闪雷鸣。两尊雕像对肌体和力量的描绘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可惜除了南和西南侧塔身,其他方向的大塑像损毁过于严重,几乎已经无法看清。
天宁寺塔前设有香炉,奇怪的是香炉北侧有一个小小的石制须弥座,不知道是什么用途。
塔基上面东侧有一块顶部破碎的石碑,碑文已经几乎被磨平,无法辨看。
南侧塔基外有另一块完整的石碑,样式与接引殿前的类似,碑文也是几乎被磨平了。
塔基侧面镶有一块石碑,虽然残破,但大约可以判断是民国时修缮后,所立以示纪念的。
天宁寺免费进入,但是管理比很多收费的都要好得多。各处的中英文介绍简洁到位,估计是奥运时重点推介的。塔底放着数块小牌子,指引正确的顺时针绕行方向。
有位信徒一遍遍绕着塔走,口中虔诚念着的佛经。我虽然不懂,但是也跟着踩在不知道是因为岁月侵袭还是因为信徒走得太多而坑坑洼洼的地面,绕行一圈,默默为家人和自己祈祷。
看完了天宁寺塔,转过来看各座殿宇。
中轴线上在山门和佛塔之间的是接引殿,供奉金丝楠木质地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接引佛),即把信徒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寓意接引众信徒进入佛门广接佛缘。不知道这位接引佛是否就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了西天后,撑着无底船来接他们的那位。
接引殿前有三块石碑,奇怪,总觉得该是双数对称的才对啊;可是怎么会那么巧合呢,前天在都城隍庙前也是看到三块石碑。不过这里佛塔前有一块石碑的模样很相似,不知道是不是从这里搬过去的,但是如果是这样更奇怪了,好好的为什么要搬过去?
接引殿背面窗槛墙隐约可以看到以前漆的大字“锻炼身体保卫祖国”。
过去接引殿南有释迦殿,天宁寺塔北有三大士殿,民国时被拆除,山门也跟着向北移。这两座被拆殿宇可以肯定至少有一座的地位高于接引殿。因为现状的所有庙宇都是采用硬山,这是庙宇中常用在配殿或附属用房的建筑形式,与天宁寺敕建寺庙的地位不符,天宁寺的主殿至少应采用歇山,甚至庑殿。
接引殿山墙上分布了一些像钉子一样的物件,不知道是什么用途。
后院西侧配殿是弥陀殿,供奉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分别表示无量寿、慈悲、智慧,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后两位是他的胁侍。
(15)
现在的天宁寺塔后是个小四合院“兰若”。兰若也是佛教名词,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静、空闲、远离之处,是供修道者居住静修的地方。院里的影壁书:“塔影”二字。
没想到的是,现在天宁寺里住的是尼姑。我见到了两位。右边那位从办公室里出来,不知道要去搬什么东西。左边这位从外面办事回来,披着斗篷骑着自行车,像个普通的小姑娘一样快乐的大声叫门、和门卫打招呼,要不是看到她裤子打的绑腿,谁会想到她是出家人呢。
据说现在的出家也很人性化了,他们可以通过电视、报纸了解世界,每年也有假期回家探望父母,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出家就完全斩断俗缘。
天宁寺山门外,西侧有棵国槐古树,树身上挂绿色牌子,我记得挂红色牌子的是比较久远的,绿色牌子只是一般久远吧。这天宁寺真是奇怪,门前的古树也是只有一棵,而不是对称一边一棵。树下是2004年寺塔修复时立的纪念碑。
从天宁寺前街出来,顺着广安门北滨河路往北走,到了天宁寺塔东边的居民住宅楼区,宣武区政府专门对这里的环境进行了整治。可惜天宁塔影怎么都躲不过西侧墙外,北京第二热电厂的大烟囱,俺们冬天在屋里幸福的温暖,有它的大功劳。不过话说回来,像北京这样满地是宝的地方,选址要躲开也还真不容易呢。
继续往北走,胡同的路牌写着”北京唱片厂”,唱片厂的厂区刚好在天宁寺北侧,文物部门有意向要搬迁北京唱片厂,扩大天宁寺的规模。
上次在香山饭店,我是在得偿所愿后舒出一口气中离开的;这次离开天宁寺塔,我又有这种感觉了。
关键字: 天宁寺 广安门 阿弥陀佛 须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