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山海经——北京钟鼓楼
北京钟楼的对面是鼓楼;鼓楼的对面,是钟楼。
我是在一个蒙蒙细雨的时节去拜访钟鼓楼的,地安门大街的尽头,地面一片湿滑,仔细向地面的淡淡的红色倒影望去,隐约可见到楼宇的形状,抬起头来,红色的鼓楼赫然眼前了。可自己又怕是被这雾气弥漫了双眼,看不真切,于是用力揉了两下,再仔细的看,仍然是那样的模糊,可是内心已经在坚定的说:这,就是鼓楼了。
我在这混沌的氛围中走到的鼓楼的入口处,同样的再次抬头望向楼上,长长的木梯一直通向无限远处的一点白光,我便在这白光指引下沿着楼梯,经过了无数道岁月的门,踏上了这时间的隧道,也不知几多时,眼前豁然开朗,白光瞬时间被放大了好多倍,我几乎不能睁眼,内心也风起云涌,在经受历史的车轮的撞击,稍一会,回过神来,凝望这内殿通红的鼓楼,正中摆放这若干大鼓,仿佛看到其中有一只,正在被自诩大和民族的友人用刺刀快乐的划开,留下了一声长啸,而这长啸又带动了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数不清的大鼓小鼓一起号叫起来,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悲鸣,这声音绕梁三日,三十日,三百三千三万日,至今仍然没有散去,告诫着每一位来此拜谒的人那曾经的岁月。鼓楼大厅的正中摆放着一架红底黄色盘龙大鼓,堪称这些鼓之中的王者,我不愿去面对那商业化的几元一敲的形式,而是走进了,默默的用心去体会它的精髓,鼓声咚咚起,
振聋发聩,我急忙奔到楼边,想逃避这声音,眼中,漫漫的荡开了一幅水墨北京城,悠长的地安门大街一直在烟雨中向南方延伸去,往前,是景山,再往前,是气势雄浑的紫禁城,不用去看清那些楼宇,只是那上空空无一物的气势,就让我感到下面直向上升的皇权霸气,身后的鼓声仍然雄浑的传来,传了出去,随着雾气一同弥漫在京城上空,我还是被它笼罩着,于是我跑向相反方向:绿色的钟楼沉默的巨人一样站在我眼前,仿佛要将我挡回去,要我不得不坚强去感受这中华历史的呼喊。我没有选择逃避了,因为我知道,不论我逃到那里,即便地域上超出了鼓声的界限,心理却始终有它在做响。我静下心来,沿着鼓楼四周慢慢的踱步,任凭鼓声在我耳中,心里撞击,不去管它,只是向四处遥看,将自己作为鼓声和外界传递的一个媒介,鼓声被我听到,
感觉,然后传递到四周,既而雾气又将已经经受过洗礼的它带回我的心里,我再默默的告诉这鼓楼,然后让它继续的萦绕,传播,留给自己的,只是思索。
我已经走到了鼓楼的楼梯口,慢慢的逆着来时的路走下去,仿佛刚才岁月的门反方向的为我重新开启,我从一个异次元空间回到了现实,可是还是怀疑自己刚才是不是在做梦,因为我的内心因为鼓声还在震颤。红色的鼓楼和绿色的钟楼,在我去的时候,还没有修建成今天的文化广场这个程度,而只是一条简陋的小街,街边有买杂货的小店,更多的是淘卖古玩的商家,我这个古董对于这种氛围是更加珍爱的,有的形式上的东西是可以无限模仿创造,甚至比原来的更好,但是清明上河园毕竟不是一千多年前的汴京,老北京缩微园之中更没有人去居住,而那些所谓的世界公园世界之窗的大观更是让我啼笑皆非,如果说十米的金字塔可以让人趋之若骛,那么纸上谈兵,网上冲浪的旅行也可以让大部分人心满意足,那么还要那些真的遗迹做什么呢?假的就是假的,被破坏了就永远无法恢复,尤其是当中的神韵!破败的巴米扬佛像永远要比现今人们用金箔
贴身,钻石点睛的仿造佛像要好看的多,因为神韵!那些景点我是不去的,有的朋友对我说:人一生能去的地方终究有限,何况大部分人还不是由于精力而是由于金钱去不了,那你也要用心灵去感受么?我的答案:那只能成为遗憾,一生的遗憾,可是那我也不愿意去人造景观,还是那句话:假的就是假的!
在这条没有被破坏神韵的小街从鼓楼走向钟楼,恐怕是我一生唯一一回那时此地的美妙经历了,我不会觉得如今不能故地重游而觉得惋惜,因为毕竟我曾经走过。
钟楼是鼓楼的妹妹,我这样想:她的体积看上去没有鼓楼那样饱满,在加上有着“红男绿女”的说法,我这样的联想大约也算不得错。钟楼通体灰绿,砖石结构,让人的心觉得坚固牢靠,蓝灰色的雨让妹妹多了一些飘忽不定的动感。钟楼上楼梯比鼓楼窄小些,因而也觉得更加狭长,而这终点的亮光却比鼓楼亮,给我增添了几分希望,沿着漆黑的台阶拾步前行,墙壁上慢慢的,隐约的洇出了臆断景象:几百年的一天,皇帝催铸钟匠正急,限其必须在规定之日将大钟铸造出来,可是期限马上就到,钟还是没有眉目,情急之下,钟匠的女儿效仿干将莫邪跳入了火炉,钟匠来不及救女儿,只抢救出一只绣花鞋,每逢敲钟的时候,发出的“锵锵”声音就好比女儿前来索要鞋子的声音。风声吹拂着古旧的大钟,细小的雨滴打在上面,发出了常人听不到的嗡嗡的声音,
女儿化身而成的大钟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身上沾上了一层蒙蒙的水气,是泪珠化成的了,我暗自的想。
钟楼的楼顶由于体积小,要比鼓楼敞亮一些。而这声音,没有掺杂着中华的屈辱,更多的是个人的不幸,听起来大抵没有让人觉得难于忍耐,而都是怀着同情的心情去倾听。这阴郁的天气只能让我更对穷苦人家的悲切。每逢在街上看到那些讨饭的人,特别是老妇人,也许是我自己和妈妈比较亲的缘故,总以为格外的同情,但我是不予施与,与其给她一条生路,反而不如给她一条死路,如果能够生于忧患,那么是她的造化;如果因此瘐毙,那么对她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到了钟楼,可以心情平静的欣赏风景了,北面是一望无际的楼群,楼群后面,是想象中的连绵的山;南面,我刚刚走下的钟楼还在那里倾诉,妹妹在这里聆听,继而回报以清亮的钟声,给哥哥一点畅快。我,也在这里聆听着,感受着……
风,大了,雨,猛了。我不能只无限的眷恋于这对兄妹的思想中,还有事情等待着我要去做,下了钟楼,钟声穿行在鼓声中,鼓声潜伏在种声下。命运,感情,思想,交融在一起,萦绕着钟鼓楼,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铭记。临别时,我回头望去:
红绿的两座楼在烟雾中飘渺不定,兄妹二人在此也矗立了几百年之久。暮鼓晨钟,妹妹早起,用清亮的嗓子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快乐,哥哥稳重,用浑厚的声音晚上呼唤着妹妹早点回家,因为明天还要继续。两座楼,两个人,在北京城还要继续他们的生活,而北京城,而中华民族,也将在这兄妹二人早晚呼喊的声音中走下去,直到永远。
后记:小子这个还算做是游记吧,总觉得和我以往的风格不象啊,大家多包涵啊,毕竟是我的思想的流露。旅游也不能只看不想啊,对吧。钟鼓楼位于北京地安门大街尽头,很多公交车到这里的,下面还有kfc,想烦了走累了就来吃点洋味的东西,也算是解脱啊!
关键字: 北京城 地安门 钟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