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荒在北京:参观作家故居
老荒在北京:参观作家故居
老舍故居
老舍故居位于北京东城区丰富胡同19号, 是一座普通的四合院。因院中有老舍亲手栽的柿树,又叫“丹柿小院”。故居离王府井北口很近,从世都百货向西步行百米就到了。难得的闹中取静。
小院面积不大,但二门、影壁、水缸、花草无不显现小康人家的生活情趣。据老舍的女儿统计,院中和墙头瓦上,有花草一百多种。老舍是一位平民作家,他过的日子是充满天伦之乐的。西耳房是老舍的卧室兼书房,主人的眼镜还躺在书桌上。
如果是时间有限或是荷包不鼓,建议外地来京的游客不必非要去什刹海坐昂贵的三轮,在逛王府井的时候顺带参观一下老舍故居,对旧京市民的生活环境也能收获不少感性认识。
故居的展品很多,包括各种版本的老舍作品。有一篇不十分流行的小说,叫《断魂枪》,我很喜欢。故事梗概是:清末,北京城有个武术大师沙子龙,年轻时走镖,人称“断魂枪”。因被火车、快枪夺走了生意,老来改行开了客栈。一日,有个颇会些拳脚的孙老头,在沙子龙徒弟的场子滋事,非要和“断魂枪”比武、学艺。徒弟打他不过,只好带着孙老头往“断魂枪”家走,一路上想着师傅的武艺何等高强,定能把这小老头教训个满地找牙。“断魂枪”沙子龙终于出场,但他十分客气,自谦早就放肉不练了,请孙高手回去。小说的结尾,沙子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关好院门,独自温习“五虎断魂枪”。
故事的情节很小,折射的时代很大。“断魂枪”这个人物笔墨不多,刻画却相当到位。他武德好,为人低调,思想保守,具有传统中国人的价值取向。老舍原想写一部叫《二拳师》的作品,不知何故,只完成了《断魂枪》这一小章。有种说法认为,沙子龙的结局是在义和团抗洋人的战斗中被杀死了。我比较苟同。老舍、鲁迅、和许多那个时代的文人,常对今日称为“国粹”或“文化遗产”的东西持否定态度。因为他们是时强烈的感受是:落后就要挨打。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的时候,老舍的父亲战死在前门楼子。不知舒先生使用的兵器是大刀还是长矛。中国功夫再高,也是敌不过洋枪洋炮的。
老舍的性格和父亲一样,宁可投湖也不肯屈服,最终含冤告别了生活16年的小院。我抄录了《断魂枪》的开场白作为纪念: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从前我这么想过,现在我懂得了。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位于北京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13号。在交道口下车向南,进胡同步行往西200米。注意开放日是每周二、四、六。
茅盾的家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院落。茅盾最后的岁月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这座中型四合院属于典型的高干住宅,有独立的车库。但从屋内的陈设来看,主人的生活异常简朴。沙发、写字台都旧了吧唧,床是普通的铁床。家中值钱的东西,就是后院的藏书了。我突然想起时下流行的“八荣八耻”,建议多组织领导干部来此参观学习。
故居的展览介绍了茅盾文学创作的道路。茅盾工作十分勤奋,但他的作品,现在还读的人不多了。可能是大家上中学时,觉得《白杨礼赞》这种课文太没意思,意识形态又浓厚了些吧。我倒是推荐列位女青年、女中学生、女大学生,能够读一读茅盾的早期作品《虹》。特别是小说的第四章,具体内容不照抄了,总之是女孩子在抱着美好梦想与男性交往时,该先对男人几无例外的欲求有些客观的认识。
由于故居看不到华丽的颜色,参观的时候会觉得有点冷。茅盾是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茅盾的弟弟沈泽民烈士曾任鄂豫皖根据地的一把手,他不赞成张国焘乱杀人,保护了徐海东大将。茅盾对待信仰是真诚的,他不能忘本,否则对不起死去的弟弟。
走出茅盾故居,不必向东原路返回交道口。顺胡同继续向西,可以穿到地安门外大街。过马路经银锭桥,步行去宋庆龄故居、恭王府或郭沫若故居都不远。
郭沫若故居
与文化部长茅盾不同,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家还是满气派的。郭沫若故居位于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原是恭王府的一部分。郭沫若从1963年搬来到1978年逝世,在这里住了15年。
故居占地约7000平米,建筑面积有2000多平米,包括两进的大型四合院和一跨院。环境非常好,有美丽的银杏和茂盛的海棠,花草更不用说了。前院两座小山,顶上有可供下棋的圆石桌。回廊将各间屋子连为一体,下雨不必打伞。每间都是红立柱、绿窗棂、白石阶。郭老的卧室、工作室和客厅,均按原状陈设展览。室内的摆设也讲究,有大幅的字画、精美的石头,主人的品位可见一斑。
郭沫若学问十分了得,殷墟甲骨上的字,属他认识的多了。作为学者,他的观点常引起争议,比如“司母戊”铭文的意思,比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解释,比如对“勾践剑”的识别。当然,做学问是需要自由讨论的空气的。
郭沫若好写诗,为蒋介石和毛泽东都唱过赞歌。却有个顺口溜:“郭老,郭老,诗多,好的少。”十几岁时读过郭院长的《李白与杜甫》,发现作者非常推崇李白,把杜甫看得很扁。我当时惊呆得说不出话来,因为自己一直以为杜甫是个好人。后来明白了,杜甫真是个好人,李白也很伟大,只是郭院长笔下的诗仙却是个开刀整容过的李白,涂油上彩后的李白。后人不利于院长的议论很多,郭老自己的观点确也太偏颇些了。
郭沫若的个人生活是相当不错的。他先和日本妻子,又和中国妻子各生了很多娃。这些娃们吃了大苦。
鲁迅故居
从郭沫若故居出来,坐13路在阜成门下车,鲁迅故居就在路北,即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游客通常是先参观故居东边的鲁迅博物馆。在为作家而设的博物馆中,这是很大很全面的一座了。当不少游人看到刻在桌子上的“早”字,记忆中唤醒的除了少年的先生,还有少年的自己。
西边的鲁迅故居是个很有意思的小四合院:北房后面多接出来一间,面积仅8平米,是先生的卧室兼书房,名叫“老虎尾巴”。先生移居上海后,小院就留给了母亲和朱安。
1924年,鲁迅自己设计改建了这座小院,携母亲搬来居住。此前,先生本已买了大房子,与弟弟周作人一家合住在西直门内八道湾。谁知某日,那个日本弟媳硬说先生偷看她洗澡。于是兄弟关系破裂。我想先生不该这么无聊吧。小日本是惯于“恶人先告状”的,小到家庭纠纷,大到民族战争,莫不如此。
现在,在鲁迅故居的后园,仍可以看见墙外的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种几十年的不变让人觉得格外亲切。
今天的国人,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比鲁迅先生灯下漫笔中的国人强了许多。但有些同胞的心理状态,却还在原地踏步,这是让人高兴不起来的。
老荒在北京:参观作家故居
老舍故居
老舍故居位于北京东城区丰富胡同19号, 是一座普通的四合院。因院中有老舍亲手栽的柿树,又叫“丹柿小院”。故居离王府井北口很近,从世都百货向西步行百米就到了。难得的闹中取静。
小院面积不大,但二门、影壁、水缸、花草无不显现小康人家的生活情趣。据老舍的女儿统计,院中和墙头瓦上,有花草一百多种。老舍是一位平民作家,他过的日子是充满天伦之乐的。西耳房是老舍的卧室兼书房,主人的眼镜还躺在书桌上。
如果是时间有限或是荷包不鼓,建议外地来京的游客不必非要去什刹海坐昂贵的三轮,在逛王府井的时候顺带参观一下老舍故居,对旧京市民的生活环境也能收获不少感性认识。
故居的展品很多,包括各种版本的老舍作品。有一篇不十分流行的小说,叫《断魂枪》,我很喜欢。故事梗概是:清末,北京城有个武术大师沙子龙,年轻时走镖,人称“断魂枪”。因被火车、快枪夺走了生意,老来改行开了客栈。一日,有个颇会些拳脚的孙老头,在沙子龙徒弟的场子滋事,非要和“断魂枪”比武、学艺。徒弟打他不过,只好带着孙老头往“断魂枪”家走,一路上想着师傅的武艺何等高强,定能把这小老头教训个满地找牙。“断魂枪”沙子龙终于出场,但他十分客气,自谦早就放肉不练了,请孙高手回去。小说的结尾,沙子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关好院门,独自温习“五虎断魂枪”。
故事的情节很小,折射的时代很大。“断魂枪”这个人物笔墨不多,刻画却相当到位。他武德好,为人低调,思想保守,具有传统中国人的价值取向。老舍原想写一部叫《二拳师》的作品,不知何故,只完成了《断魂枪》这一小章。有种说法认为,沙子龙的结局是在义和团抗洋人的战斗中被杀死了。我比较苟同。老舍、鲁迅、和许多那个时代的文人,常对今日称为“国粹”或“文化遗产”的东西持否定态度。因为他们是时强烈的感受是:落后就要挨打。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的时候,老舍的父亲战死在前门楼子。不知舒先生使用的兵器是大刀还是长矛。中国功夫再高,也是敌不过洋枪洋炮的。
老舍的性格和父亲一样,宁可投湖也不肯屈服,最终含冤告别了生活16年的小院。我抄录了《断魂枪》的开场白作为纪念: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从前我这么想过,现在我懂得了。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位于北京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13号。在交道口下车向南,进胡同步行往西200米。注意开放日是每周二、四、六。
茅盾的家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院落。茅盾最后的岁月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这座中型四合院属于典型的高干住宅,有独立的车库。但从屋内的陈设来看,主人的生活异常简朴。沙发、写字台都旧了吧唧,床是普通的铁床。家中值钱的东西,就是后院的藏书了。我突然想起时下流行的“八荣八耻”,建议多组织领导干部来此参观学习。
故居的展览介绍了茅盾文学创作的道路。茅盾工作十分勤奋,但他的作品,现在还读的人不多了。可能是大家上中学时,觉得《白杨礼赞》这种课文太没意思,意识形态又浓厚了些吧。我倒是推荐列位女青年、女中学生、女大学生,能够读一读茅盾的早期作品《虹》。特别是小说的第四章,具体内容不照抄了,总之是女孩子在抱着美好梦想与男性交往时,该先对男人几无例外的欲求有些客观的认识。
由于故居看不到华丽的颜色,参观的时候会觉得有点冷。茅盾是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茅盾的弟弟沈泽民烈士曾任鄂豫皖根据地的一把手,他不赞成张国焘乱杀人,保护了徐海东大将。茅盾对待信仰是真诚的,他不能忘本,否则对不起死去的弟弟。
走出茅盾故居,不必向东原路返回交道口。顺胡同继续向西,可以穿到地安门外大街。过马路经银锭桥,步行去宋庆龄故居、恭王府或郭沫若故居都不远。
郭沫若故居
与文化部长茅盾不同,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家还是满气派的。郭沫若故居位于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原是恭王府的一部分。郭沫若从1963年搬来到1978年逝世,在这里住了15年。
故居占地约7000平米,建筑面积有2000多平米,包括两进的大型四合院和一跨院。环境非常好,有美丽的银杏和茂盛的海棠,花草更不用说了。前院两座小山,顶上有可供下棋的圆石桌。回廊将各间屋子连为一体,下雨不必打伞。每间都是红立柱、绿窗棂、白石阶。郭老的卧室、工作室和客厅,均按原状陈设展览。室内的摆设也讲究,有大幅的字画、精美的石头,主人的品位可见一斑。
郭沫若学问十分了得,殷墟甲骨上的字,属他认识的多了。作为学者,他的观点常引起争议,比如“司母戊”铭文的意思,比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解释,比如对“勾践剑”的识别。当然,做学问是需要自由讨论的空气的。
郭沫若好写诗,为蒋介石和毛泽东都唱过赞歌。却有个顺口溜:“郭老,郭老,诗多,好的少。”十几岁时读过郭院长的《李白与杜甫》,发现作者非常推崇李白,把杜甫看得很扁。我当时惊呆得说不出话来,因为自己一直以为杜甫是个好人。后来明白了,杜甫真是个好人,李白也很伟大,只是郭院长笔下的诗仙却是个开刀整容过的李白,涂油上彩后的李白。后人不利于院长的议论很多,郭老自己的观点确也太偏颇些了。
郭沫若的个人生活是相当不错的。他先和日本妻子,又和中国妻子各生了很多娃。这些娃们吃了大苦。
鲁迅故居
从郭沫若故居出来,坐13路在阜成门下车,鲁迅故居就在路北,即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游客通常是先参观故居东边的鲁迅博物馆。在为作家而设的博物馆中,这是很大很全面的一座了。当不少游人看到刻在桌子上的“早”字,记忆中唤醒的除了少年的先生,还有少年的自己。
西边的鲁迅故居是个很有意思的小四合院:北房后面多接出来一间,面积仅8平米,是先生的卧室兼书房,名叫“老虎尾巴”。先生移居上海后,小院就留给了母亲和朱安。
1924年,鲁迅自己设计改建了这座小院,携母亲搬来居住。此前,先生本已买了大房子,与弟弟周作人一家合住在西直门内八道湾。谁知某日,那个日本弟媳硬说先生偷看她洗澡。于是兄弟关系破裂。我想先生不该这么无聊吧。小日本是惯于“恶人先告状”的,小到家庭纠纷,大到民族战争,莫不如此。
现在,在鲁迅故居的后园,仍可以看见墙外的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种几十年的不变让人觉得格外亲切。
今天的国人,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比鲁迅先生灯下漫笔中的国人强了许多。但有些同胞的心理状态,却还在原地踏步,这是让人高兴不起来的。
仅举一例,现在一些国产导演拍的电影,仍然是迎合洋人口味的“中国电影”。有了中国导演和洋人观众的配合,才方便了“到中国看辫子,到日本看木屐,到高丽看笠子,倘若服饰一样,便索然无味了……至于罗素在西湖见轿夫含笑,便赞美中国人,则也许别有意思罢。但是,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
常常,我就偏想起先生的这段话。每每,对自己都是个鞭策。
关键字: 四合院 王府井 茅盾故居 阜成门 鲁迅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