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古思今好去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
偶然被一档电视节目深深吸引,竟然忘了换台,其介绍的就是这座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一一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当时就觉得:一定要去实地看一看!忽然想起《北京博物馆通票》,还真找着了,电话、地址一应俱全,在大山子那边,位置稍偏了一点。经过几个月的牵肠挂肚,终于在3月18日成行。
一翻周折后终于看到了这座红顶白楼。从外表看大门紧闭,真是不起眼,一会儿就有保安来开门,非常礼貌地请我们进去。置身院中的感觉别有洞天,雅致的陈设更象是私家别墅。这时,一位讲解兼售票的小姐微笑着走来,对我手中的通票一点儿也不见怪。门票是古香古色的黑白底背景,特别的是:中间是彩色的凸起藏品图,两张票图案还不一样,这样精致的门票谁还会丢掉呢?现在,我正拿着它们四处宣传呢。
随着讲解员进入展厅,立刻溶入另一个世界。悠扬的古曲,古香古色的陈设,与历史的距离在这一刻被拉近了。不自觉地,我们放慢脚步,压低声音,仿佛怕惊扰了前辈似的。怀着对古人的崇敬,在细细品味中,心也渐渐静了下来。
整个展厅分两层,一楼主要是明清家具,分别按不同风格,以小间展示,对古典家具,本人并不在行,但想象一下,几百年前制作的物件,现在这么完好地摆在你面前,这本身就已经够让人激动的了。二楼是现代油画,其中陈逸飞的《大提琴》和《小提琴》让我们这些外行人记忆深刻。还有陶瓷展厅估计要到5月份展出。
在这里,处处有典故,稍不留神,可能就会错过。明代的家具以简朴为主,色调温和,清代则喜好精雕细琢,颜色深沉;皇家家具才可以用五爪龙,大象腿形的椅柱和蝙蝠图案,象征太平、幸福;a字形的柜子可以自动关门,但摆放在一起就不太美观了;漆雕是先一遍遍刷漆,再细雕出栩栩如生的图案。讲解小姐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让我们卓实见识了不少。还有,藏在古物背后的故事更是耐人寻味,馆主胡总的第一件藏品,是一件四幅的军窑瓷片挂屏,那是在1982年,挪用了1600元买电视机的专款呢,收藏之路就由此开始了。而大导演李翰祥突然过世的前一天,有出售意向而未完成交易的几件珍品,因家人尊从他的遗愿,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不知他在冥冥之中是否就是想如此安排的呢?
一个大衣柜引起了我的注意,据说是清末的,相比现在的衣柜要高大很多。不知为什么,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也许是因为曾听父亲说过:奶奶的嫁妆中有一大衣柜,大得在分给村民时,搬不进屋去,只好放在院中,任凭风吹日晒了很多年却没怎么变样。虽然我没有亲眼见过,估计应跟眼前这个柜子差不多吧。由此让我想起奶奶迭宕起伏的一生,用她自己的话说:什么福也享了,什么苦也受了。从富家女到街头乞丐,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经得起如此变故的。而奶奶豁达开朗,依然热爱生活,很少提起过去或抱怨什么。遗憾的是她老人家在世时,我却无法体会到这些,而是在经历了这些年世态炎凉之后,由这旧物件悟出了点儿什么------
参观是短暂的,但那一幕幕深深地印进了我的脑海。在这时光飞逝的岁月中,今天恐怕都想不起昨天做了些什么,而能在某年某时某地暂停下来,不是一件很难得的事吗?这也许就是我此行的最大收获吧。
关键字: 博物馆 如数家珍 电视机 精雕细琢